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体育 > 正文

天价臭球,什么情况?

日期:2013-01-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辞旧迎新之际,中超各大俱乐部又开始了新一轮“军备竞赛”。近日,中超大连阿尔滨俱乐部完成了中国足球史上最重磅的一次引进内援,以4000万元的价格,从辽宁宏运手中买下当红国脚于汉超。中超俱乐部疯狂烧钱的举动,再次成为外界热议的焦点……
 

“标王”创天价,为何那么贵?
 
  岁末年初,正是中超的转会时节,于汉超的转会费,即使放在欧洲市场,折合为480万欧元,也算是天价了。于是这次转会,甚至引起了外媒关注,足球强国德国的媒体用惊讶的口吻发问:难道中国足球真的要用钱征服世界?
  回首中国足球历史,只有两次转会费超过3000万元,但都是球员留洋。11年前,孙继海从大连队加盟英超曼城队,其合同交易总金额高达200万英镑,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两年后,董方卓转会曼联队,合同总金额为350万英镑,但由于董方卓没能达到合同中规定的出场率,大连实德俱乐部后来又返还曼联方面约1800万元人民币,因此董方卓的实际转会费不足4000万元。不可思议的是,于汉超的转会费创造了国内球员转会的新纪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坛的球员身价一直不算很高。遥想19年前,中国足球职业化联赛元年,从吉林转会到“十冠军”辽宁队的后卫球员姜峰,身价只有7.5万元。要知道,当时的姜峰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以转会方式加入中国联赛的职业球员。然而,那时的中国联赛非常青涩,很多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姜峰转入辽宁队后的出色表现和姜峰转会的曲折经历,都深深地刺激了中国足球,“姜峰事件”让中国足球业内人士认识到,制定一个转会制度,让球员流动起来,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于是在那年年底的成都金牛会议上(这个会议号称中国足坛的“遵义会议”),出台了中国足球史上第一个国内球员买卖转会的细则。
  如今近20年过去了,从7.5万元到4000万元,中国职业球员“标王”的身价,翻了500多倍!
  于汉超为什么值那么多钱?
  细数如今中超俱乐部中的主力球员,我们不难发现,张琳芃、王大雷、吴曦、郑铮这些当年的“89国奥”球员,已经逐渐占据了中超球场的主力位置。这支曾被称之为“史上最差国奥队”的那批球员,逐渐成为职业联赛的中坚力量,这是否说明中超国内优秀球员严重不足?“史上最差国奥”的这批球员都出生于1989年之后,当时全国可供选择的注册球员只有700多人,而到目前为止,这批球员中继续留在中超联赛中征战的人数不足百人,能在中超球队踢上主力的球员更是屈指可数。二十三四岁的他们正值当打之年,理所当然地成为“抢手货”。正如部分俱乐部的老板所言,这些球员现在都是“奇货可居”,“买一个也就少一个”。
  然而“抢手货”当中,真正值得各中超俱乐部争夺的对象实在过于稀少,直接导致了转会市场中内援身价的暴涨。目前在上海特莱仕效力的武磊无疑是“89国奥”中一个典型的例证,总教头徐根宝对他的标价已超过3000万元,还在不断看涨,其中缘由就是具备同等水平的国奥球员实在太少了。
  水平不高、人才匮乏的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强国相比,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人”。然而正是这样的“穷人”,却在近几年的转会市场中疯狂烧钱,制造出一个个价格虚高的“天价内援”,这不得不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上赛季,前锋队员于大宝从天津泰达俱乐部以2000万的价格转会到大连阿尔滨,董事长赵明阳对此的解释是“于大宝就值这个价”。而如今,他再次以两倍于于大宝的价格签下了于汉超,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接连开出如此巨额的支票呢?
  其实,早在此前传出大连阿尔滨与大连实德“合并”时,赵明阳就已向媒体公开了自己的答案:“我希望我们在未来能和广州恒大成为南北呼应的态势。”对于赵明阳本人来说,“连粤争霸”的局面,正是他所期待的。翻看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履历表,从1994年职业化至今,北方球队拿到了19个顶级联赛冠军中的14个,在中国足球版图上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只是在最近两年,广州恒大连续两年以绝对优势拿到中国顶级联赛的冠军,恒大的重金投入让中国足球的发展重心似乎开始南移。不过随着阿尔滨开始接手大连足球,人们期待阿尔滨以及其他北方球队能重新收复失地。此外,赵明阳在上赛季中超开赛前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自己喜欢足球,所以明知是亏本也要上。如果同投入到球队的数亿元人民币相比,或许这笔用于于汉超的4000万元的转会费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说,除了中超本土优秀球员奇货可居、身价自然不菲外,“恒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令中超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
 

用钱买外援,谁来造新星?
 

  近两个赛季,中超在引进内外援方面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往,转会费在100万欧元以上的外援在中国足坛很少见。现如今,如果哪个俱乐部引进的外援的身价在100万欧元以下,都不好意思说。在去年年初的转会中,身价达到100万欧元或在100万欧元以上的外援接近20人,如广州富力的祖玛,大连阿尔滨的罗申巴克、卡纳莱斯和李·阿迪,山东鲁能的马切纳,上海申花的阿内尔卡和莫伊塞斯,贵州人和的穆斯利,长春亚泰的威尔顿等。在去年6月的第二次转会过程中,中超一些俱乐部出手之阔绰,更是令世界足坛吃惊。比如广州恒大用850万欧元从德甲挖来了巴拉圭国脚巴里奥斯,上海申花掏出700万欧元引进了哥伦比亚国脚莫雷诺,广州富力斥资500万欧元从英超请来了尼日利亚前锋雅库布。连此前在引援上一直比较节省的北京国安,都花了超过200万欧元引进厄瓜多尔国脚格隆。
  目前,在引援支出方面,虽然中超尚不能与英超等欧洲五大联赛比肩,但已经超过了荷兰、土耳其和葡萄牙等国的联赛,直追引援投入超过1亿欧元的西甲联赛。在亚洲足坛,中超更是独占鳌头,不要说昔日各国球星淘金的首选落脚点日本J联赛,就是以“烧钱”著称的石油富国卡塔尔和沙特联赛,都自愧不如。
  据相关方面统计,被欧洲称为“东方巨龙”的中超,去年夏天的转会净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2561万欧元,名列世界第8位。其中,富甲中超的广州恒大掷出1210万欧元罗致巴里奥斯、金英权与黄博文,占联赛总支出近五成。非洲“四大天王”德罗巴(上海申花)、凯塔(大连阿尔滨 )、卡努特(北京国安)和雅库布(广州富力)中前三者为自由转会,因此在这项统计中“贡献”不大,倒是除巴里奥斯外的另两位南美球星莫雷诺(上海申花)和格隆(北京国安)身价合计超过1100万欧元。
  一批身价不菲的大牌球星登陆中超,确实提高了联赛的受关注度,也提高了球队实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恒大,孔卡、穆里奇、克莱奥和巴里奥斯等球星的加盟,使恒大在中超和亚冠赛场上取得了上佳的战绩。与此同时,这些球星的高超球技也让广州球市空前火爆,场均观众人数都在4万左右。
  但我们也应看到,通过“烧钱”引进的大牌球星,并非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申花虽然有阿内尔卡、德罗巴和莫雷诺,但成绩糟糕。富力在联赛中也一度陷入过连续9场比赛中8场不胜的尴尬境地。更严峻的现实是:一些俱乐部宁愿花大钱引进外援,也不愿意培养本土前锋,从而使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长远来看,这种走捷径的方式不利于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一些中超俱乐部不计成本的引援,在一定程度上也搅乱了转会市场规则。为了招揽到大牌外援,某些俱乐部根本不考虑他们的“性价比”,肆意抬高其身价,从而惯坏了一些球星。一位在德甲效力的球星曾接到过中超某俱乐部的邀请,开价年薪300万欧元。而如果这位球星继续留在德甲,年薪不会超过200万欧元。
  在全亚洲范围内,去年夏季转会费出现逆差(入不敷出)的还有沙特,净支出超过1249万欧元。相反,在亚冠与中超竞争激烈的日本和韩国职业联赛均为顺差。日本J联赛净赚近588万欧元,收入主要源于向欧洲输出日本年轻球员。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联赛已经具备强大的造血能力,这使本土俱乐部无需再依赖高价外援。而20年前,日本职业联赛初始时,也聘请了众多高价外援。
 

挥金如土后,看谁更会玩
 
  2012年中超金元当道,果然“魅力无穷”。在恒大“金元足球”战略的带动下,其他俱乐部也都加大投入招兵买马。一时间,明星名帅蜂拥而入。然而不是每一个钻石王老五都能玩转足球。财大气粗的恒大蝉联冠军,后程发力的阿尔滨扶摇直上锁定第五,而拥有阿内尔卡、德罗巴两名国际巨星的申花等队战绩平庸。倒是投入不多的江苏舜天以小搏大,一举拿下中超榜眼,也赢得了“草根英雄”的美名。相比之下,河南建业、上海申鑫的降级,实力不强是次因、财力不济才是主因。还有艰难保级的宏运、实德,整个赛季都为钱所困,若想取得好成绩纯属妄想。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借此送给告别中国足坛的八星实德:一路走好,有钱再来。
  常言道:钱多好办事。上赛季初,恒大老板许家印一句“7个亿的目标,没有变化”让恒大继续领跑中超投资榜。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再加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优异成绩理想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夺冠之路并不平坦,但考虑到上赛季三线作战,伤病不断,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投入,很难保证多线飘红。引援方面,许家印邀得意大利名帅里皮来队执教,成为中超史上最大牌教练,价钱自是不菲,1200万欧元的薪水不仅冠绝中超,在欧洲也是一流水平。同时,恒大又斥巨资招入德甲最佳射手巴里奥斯,一下花费了3530万欧元,包括850万欧元的转会费以及4年的薪水2680万欧元。
  奖金方面,从超级杯800万元、亚冠6300万元,中超赛场4700万元,到足协杯360万元,恒大本赛季奖金总额已经超过了1.2亿元,远超京沪鲁等中超老牌豪门。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投资,恒大在软件方面也花费不少。比如球队出钱包机把球迷拉到客场,打亚冠客场时甚至连厨师、米面都空运过去,赛程紧张时队员们可享用老板的私人飞机。
  相比这下,申花俱乐部却是大投入低回报。上赛季,朱老板投资近2亿元,买来了阿内尔卡、德罗巴这样的大牌球员。可是,他们2012年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在解释为何买这两人时,朱骏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原因,看着好就买来了。”联赛刚开始时,申花队的主教练是法国人蒂加纳。前者带队成绩不理想,被朱骏炒了鱿鱼。大牌阿内尔卡因此还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执教经历。后来,申花队请来了阿根廷籍教练巴蒂斯塔。阿根廷人虽然让申花队止住了下滑的颓势,但依旧无法改变球队糟糕的状况,只拿到了第九名。其实赛季初,申花队还野心勃勃,称要在联赛和足协杯中拿到一个冠军,进军亚冠。可是,联赛大幕落下,他们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对于成绩,投资人朱骏倒是并不在意,他说他的申花更在乎关注度,“我每年都不会给球队制定具体的成绩指标”。
  如果评选中超最有影响力的投资人,朱骏毫无疑问是最佳人选。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老板,朱骏在中超联赛中可谓是翻云覆雨:2006,联城送给当时最强大的鲁能5比1的大比分;2007年,主导联城和申花合并;2008到2010年,和鲁能国安一边争冠一边唇枪舌剑,其间还试图收购利物浦,更是在和利物浦的友谊赛中亲自上场5分钟,一秀脚法;2012年,朱骏则引进德罗巴、阿内尔卡轰动一时,不让恒大和许家印“独乐”。
  有人说,朱老板绝对算是中超的一朵奇葩,在中超联赛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他的存在给中超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也是中超最受关注的投资人,在他的周边,要么是鲁能、国安等大型国企投资的俱乐部,要么是不差钱的恒大、富力、阿尔滨等房地产企业投资的俱乐部,但朱骏仍旧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像一条鲶鱼一样搅活了整个中超。
  在申花的身上,朱骏的痕迹是如此地明显,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申花已经不再是上海的申花,而是朱骏的申花。中超不再单纯是足球的竞赛场,而更像是一个人的游乐场。游戏人生,游戏足球,或许是朱骏最佳的写照。在走过了风起云涌的2012赛季之后,朱骏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或许,对于商人朱骏来说,他需要的永远都是关注和卖点,至于球队成绩或培养球星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
  2013新年伊始,朱骏新赛季面临的最大难题或许还有股权问题。目前在股权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要朱骏再向足球投钱几乎是个奢望。2013赛季,投资人朱骏会带给中超怎样的新“游戏”?!
  与申花一样,北京国安本赛季投入2亿,虽然取得第三名的不错成绩,可是其引进的外援和内援却是一批“水货”。球队这2亿都干了些什么呢?国安队在去年转会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前所未有地签下了5名内援和3名外援。其中,之前引进的马努、雷纳尔多和卡鲁德洛维奇一直表现不佳。此外,国安创队史最高的300万转会费引入南美解放者最佳射手格隆,不过他在赛季仅打入1球。另一名外援卡努特拿着200万美元的大合同却一直在养伤,赛季也仅有1球入账。除此之外,今年转会过来的内援,投入产出比也很低,如毛剑卿 、张晓彬几乎是从未上过场。俱乐部名誉董事长罗宁不止一次指出,外援贡献的价值和俱乐部投入完全不成比例,外援不给力使得国安攻击力大幅度下滑。主帅帕切科220万美元的年薪位列中超教练薪水榜第4。但2012赛季老帕被指战术僵化、用人保守,一度让他身处下课的风口浪尖,他引入的马努被永久印上了“水货”的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舜天本赛季却是“花小钱办大事”,仅投入1.5亿,却差点把“高富帅”恒大拉下马,最终拿到联赛亚军。舜天花钱从来都是只买最好的,不买最贵的。以德国《转会市场》的身价计算,目前舜天全队身价仅为500万欧元,而恒大队则达到了1620万欧元,是舜天队的3倍之多。江苏舜天目前一共有5名外援,身价总和大概为300万欧元,不及一个巴里奥斯。
  由此可见,对中超各大俱乐部而言,光靠疯狂烧钱还远远不够,还需看谁更会“玩”,而且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来说,疯狂烧钱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只有不断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l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