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莎士比亚的黄昏恋
阅读提示:在这个不为名、不为利的学术气氛浓郁的剧组中,所有人的愿望只有一个,在上海话剧的舞台上,再一次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当“罗马之柱”焦晃与“埃及艳后”顾永菲于颇具东方韵味的歌舞中携手亮相的时候;当罗马三雄“安东尼”焦晃、“莱必多斯”郑有国、“凯撒”吕梁和劲敌“庞贝”娄际成手牵手跳起酒神舞的时候;当英雄末路,拔出佩剑刺向自己的胸膛,直挺挺地倒下的时候……无情的岁月,对这群执著舞台、散发光热的表演艺术家而言,完全没能带走光彩,却已留下沉淀。
上世纪80年代,在导演胡伟民的带领下,焦晃携手李媛媛演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公元前恢宏的战争与生死,英雄美人的绝爱与毁灭,一场“倾城之恋”令无数申城话剧爱好者如痴如醉。近30载岁月悠悠,老搭档胡伟民、李媛媛相继离世,焦晃的心,却从未离开舞台,正统苏联戏剧教育,熏陶出一代精英话剧人,审美理想与艺术高度,在他们的心中,永不磨灭。如今,曾经的神话在28年后再现申城,人民大舞台上演绎的这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唤醒了多少人曾经对“青话”的永恒回忆,又有多少耳闻多时却未能亲见的观众圆梦。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大部分由70后、60后艺术家所组成的演出,将连续上演整整18场。且不论演员们对如此大的劳动量能否支撑,连续18场的票房如何保证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对此,76岁的焦晃毫不担心:“戏剧靠的是滚动效应,只要这个戏连演5天,大家觉得好,绝对就会口口相传争相来看。一旦滚上去了,下来就难了。只可惜现在很多剧场档期排满,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之所以选择人民大舞台的原因之一,这儿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当年长江剧场的老人,他们熟悉我们,我们对他们也充满了感情。至于我的身体和现在的精力绝对没有问题。通过演出,我自己能感觉到在台上抢回了40年。因此,76岁再演安东尼,我是充满自信的,比较美国百老汇或者莫斯科国家剧院,我绝对不输他们什么!”
不卖老、不服老、不显老——“莎剧王子”激情永在,艺术常新。可以说,这部戏正是一群古稀老人,与莎士比亚的一场黄昏恋。
莎翁经典 焦氏演绎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的罗马和埃及,当时的罗马由凯撒、安东尼和莱必多斯共同执政。大将安东尼沉迷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美色,整日纵酒宴饮,终致政坛与战场的相继失败,两人不甘受辱,双双自尽。该剧成稿于1607年,是莎士比亚艺术成熟期的杰作,时间跨越10年,地域横穿欧亚非,为古往今来戏剧所鲜有。因叙事太过宏大,鲜少被搬上舞台。
1984年,上海青年话剧团在长江剧场首次上演《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其主创阵容多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由曾执导《秦王李世民》的胡伟民担任导演,艺术事业渐入佳境的焦晃携手刚留校执教的李媛媛主演。演出轰动了上海滩,从长江剧场演到解放剧场,前前后后上演了4个月,不仅票房大卖,在业界也获得了普遍好评。1986年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该剧再度上演,经由中央电视台直播,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也令国际同行对中国戏剧界演绎莎士比亚的能力刮目相看。当时话剧圈内外对焦晃在舞台上排山倒海般的艺术魅力给以巨大关注,甚至还打趣说他是“天天吃了人参演戏”。但事实上,焦晃的成功从来都不是靠“灵丹妙药”,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他笑着说道:“记得我们整整排练了6个星期,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要工作到凌晨2点。我是用生命来拥抱安东尼的!每演完一场,全身大汗淋漓,真是耗元气啊!那时的物质条件哪比得上现在,根本没有钱买人参吃,每天最好的营养就是两根香肠、两个鸡蛋。”
时至今日,焦晃不顾76岁高龄,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与演出当中。首演那天,激情四射的他毫无老态,每一次匍匐、转身、摔倒都是如此干脆、潇洒,深沉而温柔的声音,刚毅自负却又柔情似水的性格,依旧是当年“莎剧王子”的风采。难能可贵的是,在焦晃的影响下,娄际成等众多年过古稀的艺术家完全不计名利报酬,每天虽然只有微薄的排练费,却从不迟到早退。岁月仿佛又回到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岁月,一走上舞台,就已然置身人物之中,每每听见排练场上的争吵,大家心中都会“暗喜”——又一出好戏要诞生了。
弥补遗憾 坚守舞台
“1984年上演的版本有简陋之处,我们希望这次重新演出,能够更为完善。”在演出前的采访中,焦晃这样说起重演《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初衷。的确,可以升降的乐池象征了辽阔的大海,罗马式立柱与门廊更显恢宏,浮雕背景颇具艺术功底,变幻的灯光与音乐渲染了战争的血腥,大将服饰一改原本毛毡质地的简陋,转为真皮制作的气派,美人装束则是天鹅绒长裙与闪亮礼服交替,钻冠与颈链更衬女王的美艳不凡。制作人朱大坤介绍,用在舞美与服饰方面的花费不惜成本,高达数十万元,只为呈现这出跨时近10年,横越欧亚非的“大制作”。
如果说硬件的改善,算是随着时代而日新月异的进步,那么,不求名利,坚守在话剧舞台,燃烧艺术生命的焦晃、顾永菲以及所有的表演艺术家,才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真正成其为经典之作的“魂”。从剧初的英雄美人、歌舞升平,到剧中的政治风云、激烈鏖战,再到剧终的不甘受辱,毅然自裁……“莎剧王子”既显炽热爱恋,又不失英雄尊严,“最美繁漪”虽是美艳多变,悍然之处亦不输须眉。
原本4个小时的演出版本,此次重演时被精简至3个小时,更是环环相扣,中场无休。“这是一出幅度非常大的戏,如果用温度来比喻的话,是从120摄氏度到零下20摄氏度。”焦晃向《新民周刊》记者解读,“在精力上,我提得起,演得动,有信心向舞台抢回40年,演出安东尼,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人家说我吃了人参来演戏,这就有点瞎扯了。”
事实上,再度上演此剧的另一目的,恰是焦晃在节目册上前言所写的——“谨以此剧演出纪念已故著名导演胡伟民先生”。说起胡伟民与青话的关系,与自己的缘分,焦晃无限唏嘘:“胡伟民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我跟他排戏时,经常是说了上半句,下半句话就晓得了,不用讲了……可以说,这部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舞台演出。”
莎剧探索 永不停歇
一别经年,如今,白领戏、悬疑剧当道的话剧圈已然物是人非,重排这部莎翁经典,成了焦晃挥之不去的愿望。“我总觉得,上海的戏剧队伍曾经是那么振奋、辉煌。到了今天,却没有以往那般的盛况了。我不是反对现在的一些话剧,但各人取舍不同,我不关心,也不爱看。我总觉得,上海这座城市,多一些经典戏剧的演绎与探索,总是有意义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城市戏剧高规格的标志。尤其在中国,在上海,从上世纪50年代起,莎剧的中国化道路就在前辈手里开始探索起来。我热爱舞台,放不下舞台,所以,趁自己身体还可以,就希望能再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的天空阅尽了人类自古以来种种的社会进程、生活变迁。一些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戏剧性的结局,特别醒目。可反映出来的问题,虽程度不同,性质却与一般世人的人生课题没有什么两样。”在焦晃眼中,《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程式化戏剧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较之他最为人熟知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这出剧对人的认识更为成熟,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量更大。“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好多作品,都不遗余力地讴歌了人的个性的解放,张扬人的意志和情绪。可属于他经典剧作的《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强调的却是人个性的偏执发展带来的悲剧性结果。尽管安东尼有着为人看重的人格高贵的魅力,尽管克莉奥佩特拉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作为,今天的人们也不想过多计较,看过算数。但明白无误的是,他们悲剧性的种子,恰是植于他们主观世界的盲目性里,在严酷的客观条件下,不可避免地沦为了失败者。可谓‘有情人生,无情世界’。”焦晃认为,莎士比亚通过本剧,自具体的戏剧事件中抽象出来要表示的思想,超越了剧中人物各自的表述,他从历史天空的高度,热情地表达了他对人自身良好发展的关怀和期望。
“曾经有一批老观众、老记者,都在长江剧院看过我们演的这出戏,听说我们再度上演的消息,他们都热泪盈眶。是这些人,和我们一起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希望,上海能够多一点经典剧作。”焦晃对如今的话剧圈生态不予置评,但忍不住表示:“我认为戏剧还是应该尽可能向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量,不能总是唱唱跳跳拉倒。”虽然这些年淡出舞台,也很少接报酬丰厚的影视剧表演,但焦晃并没有放弃对上海戏剧的关注。习惯寂寞的他常常“宅”在家中,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太极拳、打坐、读书和养花。勤于思考的他,懂得厚积薄发的意义所在。
“这几十年来,我没有偷过一天懒。”焦晃骄傲地宣称,而演出前,还连续几夜排练至凌晨三四点的整个剧组,都和他一样,秉持着“什么戏都想演!没有一种快乐,能比得上创作的快乐”的理念。在这个不为名、不为利的学术气氛浓郁的剧组中,所有人的愿望只有一个,在上海话剧的舞台上,再一次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