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志明、春娇今又来

日期:2012-04-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这一次,故事从两人相识的195天开始讲述。导演开玩笑,说它是“姣婆再遇脂粉客”。我则在想,快餐式的爱情,过了保鲜期,会品出如何别样的滋味?

 

五月天有首歌叫《志明与春娇》,阿信作词,歌里如此唱道:“走到淡水的海岸,两个人的爱情,已经无人看,已经无人听。”2010年,彭浩翔同名电影上映(下简称《志明》),志明与春娇相识不过7日,却吸引了无数人围观,两个人的爱情,有人看,有人赞。
  时隔两年,带着对前作的记忆和延续,《春娇与志明》再度来袭(下简称《春娇》)。这一次,故事从两人相识的195天开始讲述。导演开玩笑,说它是“姣婆再遇脂粉客”。我则在想,快餐式的爱情,过了保鲜期,会品出如何别样的滋味? 
  
Love in a puff
  
  上一回,“香港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是故事的由头。Puff意为吞云吐雾,也像爱情暧昧的开始,轻烟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只余一阵愉悦的气息。两个人的相遇,不用严重到一见钟情,用电影里的话说,“啱channel”,就可以开始。受电影感染,当时身边不少女性都变本加厉地期望恋爱。
  两年过去,再调查一轮,发现大家印象最深的段落,仍然是从春娇看到花圃边的“蜗牛”开始,志明给她讲路边的贴纸摊绝不可能真在做贴纸生意,志明随地扔下烟头,被警察盘问,两人假装日韩游客,直到被手机铃声点破身份,落荒而逃……这既是志明与春娇情愫渐生的开始,对很多观众来说,也是最体会到in the mood of love的时刻。
  
Love in a buff
  
  和中文一样,电影英文名puff也悄悄调了个,变作buff,俚语解作“烦恼”。新作延续了前作的小清新风格,笑点密集度一如既往。只是,当快餐式的爱情继续下去,观众才有机会看到甜蜜背后的那一地鸡毛。
  因为生活琐事分手后,北漂的志明很快在新的落脚地开始了新的关系:空姐尚优优(杨幂饰),直到重遇春娇。而春娇在经历空窗期之余,也偶遇了靠谱的归宿Sam(徐峥饰)。其间各种纠葛、各种交流的烦恼,复杂得让人想起《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人们总习惯被对方迥异于自己的性格吸引,却又在漫长的相处中,被这差异搞到疲惫不堪,终于各执一端。下一次,再不断重复此种轮回。
  这回,导演不再满足于用各种笑料堆出浪漫情绪,而试图探讨爱情对双方彼此间的影响。到了最后,春娇发现:虽然拒绝了张志明,自己却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志明。类似的话,志明虽然没有明说,但仔细听他的手机铃声,和春娇在第一部里使用的彩铃,完全一样。
  
To be continued
  
  还记得,《志明》最俘获女人心的警句是:“有些事不用一晚上全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到了《春娇》,蓦然变成:“有些事今晚不做就永远不会去做。”在我看来,更相称的一句是表面上不那么相关的:“女人不用什么事都自己做,有些事可以让别人做。”考虑到彭浩翔之前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仇男情结”,不得不说,导演你,真的很懂女人心思。
  其实,像这样的电影,大可每隔三五年便再拍一部续集,从恋爱、再恋到结婚、生子,请来原班人马,讲述感情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故事。
  两个人的爱情,永远to be continued。■
 
 
彭浩翔:见招拆招
 
其实就是惩罚,惩罚那些不看完字幕就来不及要离场的观众。我从小就最讨厌这样的人,所以自己拍电影一定要在字幕后面加点料,谁叫你们不看完再走?想补看的话,再买一次票进来看。
 
撰稿—阙 政
 
已经举家北漂到京的彭浩翔,如今工作在北京,生活也在北京。地界混熟了,连这城市哪里有相亲角、哪里有新鲜好玩的“床吧”都摸得一清二楚,悉数用在了电影里。新作被誉为“接地气”,他很高兴,自称已经成了“北方人”。
  这“北方人”看起来嘻嘻哈哈,但熟悉他的人,也知道此人嬉笑之余,还有怒骂:自己的电影被人非法下载、出盗版碟,他义愤填膺;自己“撒娇女人”的创意疑似被人剽窃,他义正词严。但凡涉及到知识产权,彭浩翔都会变得很认真。而在电影拍摄现场,他则以“没有要求就是最大的要求”闻名。余文乐对此评价:“处女座,你懂的。”
  但采访彭浩翔这件事,却充满了趣味。
  眼前的彭浩翔一身潮装,黑丝紧裹的细腿,和当年“肥彭”的印象相去甚远。人一进门,先看到脚上耀眼的“air mag”:这双鞋早在1989年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2》里首次出现,如今全球限量1500双,每双售价15000美元,收入全部捐献用于帕金森症研究,拉风得可以。导演也唯恐大家漏看,特意按下鞋边电钮,亮起灯来示人。
  据说采访他的最高禁忌用语是“彭胖”,自称“爷为给你们拍戏都瘦成一道闪电了!”但一出场,打的第一个招呼却是:“大家好,我是胖浩翔。”谁叫香港人彭胖两个音不分呢。然而除此纰漏,彭浩翔天生的一张利嘴,直是把提问和回答变成了见招拆招。我真想振臂一呼,嗅觉灵敏的媒体,赶快把他请去开脱口秀吧。
 
可能自己有点怀旧吧
 
  见招:据说《志明》里融合了很多你的亲身经历,喜欢将干冰扔到马桶里看轻烟袅袅雾霭腾腾的是你,春娇给前男友煮面,也是因为你觉得“女生下面条最让人心动”。到了第二部,春娇仍然给志明送面,7-11便利店“虽然过于咸却渗透着童年滋味”的肉酱意面。这次,又有多少细节是出于夫子自道呢?
  拆招:不少哦,比如请杨幂来演空姐,也是因为我本人比较喜欢空姐嘛。看完《春娇》,好多人对我说,“Brenda这次要红了!”其实Brenda的原型就是我老婆的一个朋友,第一部里头被网友放鸽子,也是她的亲身经历,所以这次就安排个完美的相亲对象给她咯。Brenda本人没电影里那么丑,她要是把牙套一拔下来,哗……连胸都变大两寸哦!我觉得她以后会是杨幂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笑)
  见招:你好多电影里都有K歌的情节,梁洛施在《伊莎贝拉》里唱梅艳芳的《梦伴》,邓丽欣在《破事儿》里唱陈百强的《再见puppy love》,温碧霞在《出埃及记》里唱杨千嬅的《大城小事》,《春娇》里又轮到杨千嬅唱王馨平的《别问我是谁》。出现频率这么高,是不是因为自己很喜欢K歌?
  拆招:我真的超喜欢去K房,就是普通的KTV哦,不是东莞那些。但是我不喜欢唱K,我唱歌超难听,我老婆最憎我唱歌。我喜欢去K房是因为喜欢看人家唱。你知道中国人的性格是比较保守的,但是我发现在K歌的时候就特别放得开,好像一种真性情的流露,很多人还会选择在K房对暗恋对象表白。我就很喜欢看人家放开的样子,很过瘾。
  见招:最近大家都好喜欢拿90年代老明星来开玩笑,前不久《桃姐》还调侃了郭富城熊黛林。《春娇》拿郑伊健的旧情大做文章,效果很是爆笑。而王馨平也已经沉寂歌坛很多年,为什么会想到请他们来客串呢?
  拆招:可能自己有点怀旧吧,王馨平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歌手,《别问我是谁》也是我很喜欢的歌。当年她跟郑嘉颖分手,我伤心了很久哦,因为觉得他们很配啊。至于郑伊健,感觉他应该是那个时代很多少女的梦中情人吧! 
  见招:看你的电影会发现很多熟面孔,有些人好像一直在那里似的,每部片子都有他的角色,比如谷德昭、詹瑞文、缪非临、徐天佑、曾国祥,都合作了不下三四部,是把他们当作“御用演员”一样?
  拆招:詹瑞文好像是部部都有哦(笑),但司徒慧焯就是《志明》才开始合作。他本人也是编剧、导演,这些长期合作的人很多都是我自己的朋友,所以基本上在写剧本的时候就会考虑安排一个角色,把他们写进去。司徒慧焯演的“公公”这个角色本来我想自己演的呢,后来时间上来不及,就转请他演了。
  请人客串请得多了我胆子也大了,现在也敢找大明星!比如这次就有徐峥、黄晓明。找黄晓明演的正是“长得很像黄晓明”的Brenda相亲对象,我想,既然这样不如就叫黄晓明来演吧。余文乐知道了,说:“兄弟你不用想太多了,你找不到黄晓明的。”结果还真的找到哦。
 
小清新我喜欢,重口味我也喜欢
  
  见招: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话用在杨幂身上再合适不过。不喜欢她的人看完《春娇》吐槽连连:“她一说话我就出戏!”“全片就她不和谐。”但是在影院、在校园、在发布会现场,只要杨幂一露脸,现场总会掀起巨大的反响。甚至还有不知彭浩翔余文乐为何物的粉丝专程为她而来,沿途跟足几座城市,新生代红人的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而在电影里,她的每次出场几乎都是紧身、低胸,还有和余文乐的舌吻镜头,如此安排是否刻意?
  拆招:还在剧本阶段就想找个合适的人来演尚优优,刚巧微博上看到杨幂,感觉她很适合,马上就和她联系,她也答应了。当时她还没有现在这么红,我很庆幸可以一早约到她,价钱不用那么贵。至于衣服的问题,因为剧组资金很紧张,所以只能给她小一号的衣服穿。
  见招:听说杨幂性格直接,在一次发布会上,某记者提问杨幂“裸露的程度是否与片酬有关”,她的回应是:“我是一个职业演员,不是卖肉的,不会以露肉的多少来衡量片酬的多少。” 嘴这么厉害,你们合作的时候会不会受不了?
  拆招:完全不会啊,因为我们的嘴更厉害!跟我们争,完全没可能赢的啦。(余文乐补充:“导演的嘴确实厉害,他还老是把自己当成杨幂来跟我示范对戏,一会儿把自己当杨幂跟我演吻戏,一会儿把自己当杨幂跟我演床戏,最受不了的是我啦!”)
  见招:从成名作《买凶拍人》到现在,你的电影里似乎总是充满了和“性”有关的话题,不少搞笑的段落也与此有关,就连被誉为“小清新”的志明春娇系列也有不少“Joeseph”之类的成人笑话。说得不好听一点,那么多黄段子用在电影里,是因为自己平时积累得太多,忍不住技痒吗?有没有献媚年轻人,投其所好的意思?会不会觉得自己的电影有点走“性喜剧”的路子?
  拆招:不能说是“性喜剧”,这些情节的安排其实是和电影内容相关联的。比如《志明》里这类笑话比较多,因为当时志明还是单身,身边一群男人帮,聚在一起自然会讲这些话题。到了《春娇》,变成讲两个人的关系,这种话题就少了。我自己虽然……现在站起来跳两下,四周就会落满黄段子(笑),但是如果和电影没有关系,还是不会拍进去。
  见招:《买凶拍人》一路走来,彭浩翔的电影总有点“重口味”,到了《维多利亚一号》,惊悚片的定位更是将血腥暴力发挥到极致。但间或,你也有《伊莎贝拉》、《志明》、《春娇》这样的“小清新”问世,那你究竟是小清新,还是重口味?
  拆招:其实我都是,小清新我喜欢,重口味我也喜欢。人不是单一的,我有很多面,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恐怖片我拍过《四夜奇谭》,爱情片也有《伊莎贝拉》,目前来讲只有动作片没拍过,以后如果有机会也想尝试一下。
 
续集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张志明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见招:前作中那样完美的志明,为什么到了续集,安排他“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脚踏两条船,显露出种种不得人心的特点?很多女性看完电影就用“贱”来形容新的志明,这样做岂不是自毁形象?
  拆招:续集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张志明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他是很生活化的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第一部写的是志明和春娇恋爱的开始,为期只有短短7天。众所周知,爱情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特别完美,一个男人在认识的头7天就表现得很贱也没有可能。但是时间长了就看出变化来,尤其女人在放弃过一次之后,就会不断在前度和后来者之间进行比较。如果她觉得还是前度比较好,就会回到前度。
  见招:当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志明》放映到了结尾,字幕滚动,一部分观众起身欲离开,还没走到门口,又齐齐止步、回头——因为大屏幕上,一边滚字幕,一边还有花絮播放。此次《春娇》结尾同样有“彩蛋”,甚至是重磅彩蛋——有观众评价:如果电影票60元,最后的彩蛋就值回40元。这么做,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拆招:其实就是惩罚,惩罚那些不看完字幕就来不及要离场的观众。我从小就最讨厌这样的人,所以自己拍电影一定要在字幕后面加点料,谁叫你们不看完再走?想补看的话,再买一次票进来看。
  见招:怎么想到《志明与春娇》的续集要叫《春娇与志明》呢?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初起了这样的题目,万一要拍第三部的话,起名会很令人头痛哦?
  拆招:老实说啦,第三部之所以还没拍,就是因为还没有想到名字该起什么!这部叫《春娇与志明》,因为我不想叫它《志明与春娇2》啊,为什么不想呢,因为我“不二”。其实我很抗拒拍续集,拍《春娇》是因为已经有了故事的可能性,不是为了2而2。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拖了差不多一年半才拍,也是因为想不到好名字,谁知道最后原来这么简单,只要把前后调一下就可以了喔。
  见招:2年前,《志明》上映,首周票房失利,不想接下来的三周,却因为微博造势逆流而上,突破400万。受此启发,《春娇》早在去年已开始微博营销,多方鼓动网友自发拍摄方言版视频上传。一时间,电影未出而相关信息已铺天盖地,饥饿营销可谓相当成功。导演本人还亲自起草了煽情的广告词:“记得那年在哪和谁看志明春娇吗?今天你那春娇志明还在么?”如今《春娇》3月30日内地首映在即,再给观众推荐一句吧!
  拆招:这是一部你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事后,大概感觉如此宣传仍然不够给力,导演更在微博补充说明:“天津陈某,重病数周,看完春娇与志明优先场,片刻痊愈。广州张女士,一直A杯,看春娇未及半已升至C,完场更成E,人生从此丰盛。上海郭小军大学考两年未成,父母差点放弃,一看完就成功考入哈佛,最后郭自己嫌远转往清华。你看,全国无数见证,春娇与志明,绝非单单一部电影,而是拥有神奇效力能保平安。”)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