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九”别张国荣

日期:2012-04-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许多复杂或看似矛盾的形容词都可以汇聚在他身上。如果要问整体印象的话,见过他的人会告诉你,“他笑起来让人感觉很温暖”。

 

2003年愚人节,张国荣的死震惊全球。现在大家都知道,自杀是因为严重的抑郁症。但在当年,猝然的离世令舆论措手不及,“情变”、“撞邪”、“中降头”……报刊头条上耸动字眼比比皆是。巨星的盛名让公众笼罩在集体怀念的气氛中,凡是知道他名字的人,都可以参与议论。不管这个人究竟怎样,在2003年的中国,仅仅是舆论,已经足够塑造一个“人们所以为的张国荣”。
  不过随着张国荣的人品性格跟着一次次逝世纪念日逐渐为众人所知,近年来,但凡有点志气的媒体都不会再纠缠于无妄的死因猜测,用耸动的标题哗众取宠。因为他的离世,抑郁症这种疾病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知识普及。有人建议将4月1日定为“世界抑郁症日”,以提醒世人重视这种致病原因复杂、严重影响生存品质和病人尊严的世界第四大疾患。
  
时间,只有你能改变一切
  
  9年前,对许多人而言,张国荣只是个遥远的天皇巨星,我们会在KTV唱他的歌,去电影院看他的电影,却并不了解他本人。是那令人错愕的离去,让我们遇到大量的机会,去重新翻阅那些早已触及、却没有来得及认真翻检的,他的一生。
  2003年4月、5月乃至整个夏天,街边的音像店充满了他的声音,每一块电视屏幕上都不乏他的身影。还记得,友人出面追忆最多的,不是演戏、唱歌如何,而是零零散散关于他的“好”。在数不尽的悼念文章里,他是那个回家路上替邻居小男孩提水的人,会停车询问路边哭泣妇人是否需要帮助的人,总记得朋友喜欢什么悄悄送上的人,是帮助遭受家暴女演员出头的人,是奉养女佣“六姐”颐享天年的人,是在滚滚人潮中还会关心站在风口的记者、对她说“窗口冷,留意冻着”的人,即使在抑郁症的最后时日,仍然在劝慰恐惧非典的朋友……很小的一件件事情,比起他的慈善捐助甚至算不上“义举”,却活生生让人看到一个饱满的张国荣,真诚善良,重情义,对人好。
  人格魅力大概可算是“张国荣大陆接受史”中重要的一环。这9年来,有多少人是先对他的人品产生认可,再萌生听他唱歌看他演戏的好奇;又有多少人因为受到他的作品感染而原谅、体谅,进而理解他的人生选择?无从得知,但必定不在少数。人格魅力就像摩西之杖,退开侮辱与毁谤的滔滔洪水,让张国荣的艺术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见。
  而作品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沟通能力。有人说,“只要你肯用心去听他的歌,就知道他的唱片销量为什么那么好;只要你肯用心去看他的戏,就知道为什么专业人士给他的评价会那么高。”换言之:“只要给他出场的机会,他自己就会搞定。”
  拿电影来说,他演过那么多角色,论艺术家,程蝶衣(《霸王别姬》)、顾家明(《金枝玉叶》、宋丹萍(《夜半歌声》)都大不同;即使是阿飞,王家卫的阿飞(《阿飞正传》)和《蓝江传》的阿飞也天差地别;再说到杀手,《枪王》和《东邪西毒》,又哪有一点相似。正因为所有的角色都演得鲜明,若问他最拿手的角色形象,必定要手忙脚乱地举例子。这在香港电影界是很少见的,大多数重量级明星都有自己相对固化的形象。艺人就像演川剧变脸,纵有万般面具,仍需有一张传世的脸谱。但张国荣没有,作为个体艺术家,他尽其所能地展现出丰富性。
  他对艺术的自觉和突破,事实证明是足以跨越时代的。1989年告别歌坛,他在演唱会上辞别歌迷,说:“如果将来有人问起你们香港80年代的歌星有哪几位,你们随便提一下我,已经足够。”如今再看,“香港80年代歌星”这个名头又怎够涵盖张国荣?有意思的是,上世纪90年代媒体曾报道称“张国荣与大陆90年代的气氛是吻合的”。到现在,却也可以说,“张国荣与大陆21世纪的气氛是吻合的”。纵观他的作品,鲜有意识形态的表达,不是容易被符号化的艺术家,却可以凭个体的出众成就,这样地走在时代尖端,地位尊崇,委实百年难遇。
  而张国荣的真实性格,在海量旧资料,尤其是港台、海外报道的涌入下,经过多年的洗刷,也终于露出原貌:生活中的他,敏感却又开朗,世故而又天真,顽强并且优雅,善良也执著,有品位倒也不拘小节,时而儒雅,时而活跃……许多复杂或看似矛盾的形容词都可以汇聚在他身上。如果要问整体印象的话,见过他的人会告诉你,“他笑起来让人感觉很温暖”。
  
物转星移,仍见星光灿烂
  
  9年来,应景式的怀念逐渐退场,却有更多的真情切意,随着时间的沉淀,更显深厚。还记得2009年音乐人姚谦亲自在电台读出《六年,给L的一封信》:“每回从湾仔步行走到中环,总隐约以为还有可能在路上遇见你……”对于很多人而言,张国荣就像是一个“这么远那么近”的朋友,每到4月,各大电台纷纷播着纪念节目,对他的追忆就这样弥漫在早春的空气里,带着淡淡的伤感,还有集体回忆的温暖。
  事实是,每年张国荣的忌日和生日,全国各地都有“荣迷”自发组织活动纪念。从星光大道沿岸的慈善欣赏会,到各大高校的主题影展;从文华酒店外的花海追思,到致敬晚会;从“继续张国荣”,到世界巡回的《霸王别姬》艺术展;从香港到上海,苏州到安徽,北京到大连……9年来活动有增无减,拥趸日益壮大,用满满的诚意,让“风继续吹”。
  事实是,张国荣的“新”唱片,每年都在出。2003年《一切随风》,2004年《钟情张国荣》,2005年《Salute》环球复刻王系列,2006年《戏魅》,2007年《Leslie Cheung Forever》,2008年顶级的雨果公司为他定做直刻超级母盘《张国荣LPCD45》,2009年精选辑《最红》、《最热》一出市即蝉联香港唱片销量榜多周冠军,几次卖断货,2010年《I am What I am》,2011年《热情演唱会》10周年金CD……在唱片业不景气的今天,一个已经过世的歌手,仍然每年在出唱片,这真是一个“奇迹”。
  事实是,张国荣的主题影展,全世界都在办。英国曼彻斯特,澳大利亚,日本东京、大阪,韩国首尔,美国洛杉矶、纽约、芝加哥,加拿大蒙特利尔、多伦多,瑞士纽察图,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荷兰鹿特丹都举办过“张国荣纪念影展”。
  事实是,张国荣还在不断拿奖。2005年金像奖协会评选“电影百年百部华语片”,张国荣一人占了八部。2006年张国荣当选日本NHK“国际十佳男演员”,是唯一上榜的华人。2007年当选新浪粤港十年“最怀念明星奖”。2010年香港电台“爱香港的理由”评选结果揭晓,第一名:张国荣。2010年在美国CNN“过去50年闻名全球的5大指标音乐人”评选中和杰克逊、披头士、猫王和鲍勃·马利同列,是唯一上榜的亚洲歌手。
  而这些,还远远不是全部。
  事实是,他已经离开9年,却好像一直都在。
  《永远记得》里这样唱:
  明日岁月里,留住今天的根据,就像细水,逐年来凝聚。
  时代跌宕里,谁又永远记得谁,但愿记忆,像霓虹,是不朽的证据。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