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民营院团:路在何方

日期:2012-06-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靠戏吃饭,天经地义。无论是现代舞、话剧还是戏曲、曲艺,创作出好作品,让观众喜欢,永远是不变的王道。

 

尽管每个人都在劝阻,2009年,张军还是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工作辞了。“你将失去一切”,很多人对他说。对于成立国内首个以演员名字命名的民营昆曲院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大家心里都打着问号。
  如今,三年过去了,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推出了“水磨新腔演唱会”,还有常演不衰的园林版昆曲《牡丹亭》,更在培养一批年轻力量充实舞台。这条道路,外人看来似乎风光旖旎,自己实则倍觉艰难辛苦。
  张军并不是个例,近十年来,从金星到萧雅,从孙徐春到张军,一个个昔日舞台上的角儿,在文艺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走入市场,单枪匹马,走出象牙塔,真刀真枪地接触票房、市场、观众、广告等等。一系列与艺术创作看似无关,实则千丝万缕的因素,让他们得到了不少,却又付出了许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据统计,每年上海民营文艺院团的演出场次几乎占了全年演出场次的半壁江山,然而,演出场次的增多并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上海民营文艺院团仍然在艰难中求生存。路是艰难的,道路只有靠自己,才能越走越宽广。
  在党中央号召全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前不久上海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并赋予28字内涵,其中也将“文化繁荣”列入其中。据悉,从今年起, 上海每年为民营院团增加500万元的资金扶助,更在政策、税收与相关演出事宜上给予一定的帮助。虽然这可能在帮助民营院团中尚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从政府到个人,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民营院团同样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真正走上公平、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金短缺
     
  1999年金星舞蹈团创办于北京,2000年迁居上海,是中国首家私人舞蹈团体,经过多年积累,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舞蹈的中坚力量。金星带着她的舞蹈团坚持了十多年,她想告诉全世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是没有艺术人,不是没有艺术家,也不是没有艺术作品的诞生,只是很艰难而已。但是金星和她的舞蹈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努力了十年,都不如去年下半年两个月在电视上露个脸”。金星犀利的“毒舌”不仅仅在自嘲,更是戳中了民营文艺院团的痛点。
  对金星现代舞团来说,民营道路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有最深刻的体验。首先是资金紧张,至今为止,金星仍是租房一族,为了筹办国际舞蹈艺术节“舞在上海”,金星在2006年以80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住房。金星认为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拉企业赞助还是自己掏腰包,金星始终身体力行着自己的舞蹈梦想和舞蹈事业。除了资金问题,作品在国内的推广和宣传也是舞蹈团头疼的问题。2010年下半年,金星担任了《舞林大会》评委,被冠以“毒舌”称号,人气迅速蹿升。对金星来说,这条娱乐路线走得很成功,金星现代舞蹈团渐渐为观众所熟知。事实上,当初在选择金星担任评委前,由于金星变性的经历,节目组一度犹豫不决,后来经一位领导点头,这才使得金星稳坐评委之席。而那位领导的理由很简单:“我看过金星的介绍,得知她卖房办剧团的艰辛,所以想能帮就多帮一些吧!她太不容易了!”
  然而,这样的宣传方式恐怕也只有金星这一例个案,对于大多数民营文艺院团来说,走传统宣传路线仍是主流,甚至不少民间院团,连登上报纸、杂志宣传的机会都很少,完全依靠走社区、下基层,求爹爹告奶奶拉来演出场次。
  卖房卖车的绝不止金星一人。上海萧雅越剧团成立于2002年,是青年越剧演员萧雅从美国归来后创办的上海第一家民营戏曲院团,后改名为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从一开始,萧雅就给剧团定下高标准:按照规范,完整地建制组团;每年创排一部大戏,坚守唯美、标新、求真的艺术特色。十年来,萧雅越剧团先后排演了9部大戏,包括《状元未了情》、《何文秀传奇》、《盘妻索妻》、《秋海棠》等等,演出达900多场,观众人数达到350多万。可以说,作为一家民营文艺院团已经开辟了自己的天空。
  然而,成绩的背后却蕴藏着辛酸。多年来,剧团的演出收入与公司的日常开销仅能勉强持平,创排剧目的经费主要靠萧雅想办法,而她又是个宁愿变卖家产也不愿降低剧目品质的人。创排《秋海棠》时,萧雅越剧团用了5个月的时间向基金会申请创作经费,最后拿到17万元的资助,而剧目实际投入已超过100万元。杯水车薪,收支不平衡严重影响到剧团未来的发展。
  财力的单薄让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即使每台剧目的演出都获得成功,其收入也只够支付公司的办公、租赁费用和员工的基本工资。对于排戏的支出,早些年是萧雅自己拿钱贴补,这些年有了市里文化基金的补助,窘况有所改善。尽管如此,十年里,萧雅自掏腰包前后投入的资金也已经高达1000多万。
  据悉,目前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虽然面向全市所有文化艺术团体提供资金赞助,但每年真正用于民营剧团的经费只占总额的5%至10%,申请起来“门槛”比较高。
     
人才难求
     
  资金短缺,几乎是所有民营院团共同面临的问题。与体制内的专业剧团相比,每一分收入所得,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在今天文化市场多元、文艺娱乐异常丰富的情况下,无形的压力既现实又无奈。
  另外,人才的短缺也是民营院团的一大发展障碍。金星现代舞团目前共有15名演员,男演员平均年龄30岁,女演员平均年龄29岁。现代舞的表演需要演员自身人生经验的沉淀,30岁至40岁是现代舞演员的黄金年龄。这就意味着,演员的培养需要较长的过程,其间不仅仅是舞蹈技巧的训练,更需要对人生体验的感悟,年轻后备演员的缺乏在未来会成为发展的掣肘。
  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邀请国有艺术院团的演员参与演出,不仅费用高,而且不能保证长期演出。正如萧雅所说的那样,“优秀演员很难请,自己培养的演员又留不住”。在初创时期,萧雅当时采取一戏一聘制,后来经过一两个戏的摸索,有了相对固定的班底。公司开始想培养自己的演员,萧雅还曾亲自挑选戏校学生,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演员培养出来后最终还是流失了。此外,没有相对稳定的排练场所,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的时候,他们只能在别人排练的空隙期间排练一两次。
  无独有偶,上海有名的“昆曲王子”张军亦面临着人才难求的困境。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目前共有7人,演员只有两个人。因为缺人,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的演出,多半还要靠各个昆曲院团的支持与合作。昆曲观众人数少,演出票价低,如果没有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投入资助,单纯依靠演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难谈发展。尽管现在张军同样开始培养一批孩子,希望能充实自己的班底,但将来这群孩子的出路如何,何去何从,还很难确定。毕竟,民营院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又没有体制上的保障,留不住人才,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归根结底,资金和人才的困难是目前上海民营文艺院团面临的两大顽疾,也是全国民营文艺院团共同的考验,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民营文艺院团很难与国有文艺院团进行公平竞争,未来发展之路堪忧。
  
何去何从
  
  不少人认为,民营剧团作为国有院团的补充,应该发挥其自身优势,到国有院团去不了的地方演出,挣国有院团挣不了的钱,很多常年坚持在农村演出的民营剧团都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对此,萧雅越剧团创办人萧雅并不认同,她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做‘补充’,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主体’?”为此,她提出了“与国有院团平等竞争”的呼吁。
  “上海市周边的演出市场比较小,我们不得不跨省演出,但这样一来,增大了演出成本,而政府补贴又没了。很多地方邀请我们去演出,因为收入不够成本支出,我们不敢去。每年光演出场次,我们就无法与国有院团相比。”另外,虽然国家级文艺评奖和文化活动都对民营剧团开放,但到了省、市一级,情况就变了。多数展演、出访活动还是集中在国有院团身上。“我们年年无偿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群众文化活动,却从未踏进艺术节的主流演出剧场。”萧雅说。
  下基层难,登大型舞台更难。2011年12月7日,金星现代舞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迷魅上海》,开场时,金星为回馈现场观众,亲自上阵,临时编排了一段独舞。这是《迷魅上海》首次在上海演出,没有做任何广告,全凭金星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两条信息。演出结束后,金星激动不已,“我太高兴了,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观众自己买票进来看,民营文艺院团不容易,我那么多年的努力还不如前几天在电视上露个面来得容易。”金星一句话道出了民营文艺院团的辛酸和不懈的拼搏精神。
  虽然资金、人才匮乏,但是上海大大小小的民营文艺院团仍然在不懈地打造自己的天空。像下河迷仓,始终坚持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自由实验室,不被商业化的艺术格局侵蚀。坚持舞台自身的强烈感、原创性和相关性。这是上海唯一免费为演员提供尝试的场所。“当艺术家申请演出时,我只有一个标准 :他们必须是真诚的。如果以后他们走得更远,出名了,那么我的工作就结束了。”其老板王景国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再比如孙徐春,曾经帅气儒雅的“沪剧王子”,如今一样在文艺市场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前十年是“摸索观望期”,虽然曾经举办过多次个人演唱会,也曾推动过周立波、胡晴云与毛威的清口秀演出,成绩不俗,可孙徐春并没有停滞不前。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期”,他的目标瞄准了话剧演出市场,这几天,由关栋天与金星两位角儿担纲的《尴尬》就是孙徐春全新的手笔,尚未演出,已然吊足了观众胃口,票房也颇为理想。在他看来,未来的十年,民营院团依然大有作为。“十年之后,我就会好好总结一下这20年来获得的经验,相信会是精彩的一笔。”
  靠戏吃饭,天经地义。无论是现代舞、话剧还是戏曲、曲艺,创作出好作品,让观众喜欢,永远是不变的王道。或许郭德纲、周立波只有一个,但德云社与“海派清口”所造成的演出火爆现象,票房连锁反应,还是给了民营院团不少启发与刺激的。或许像滑稽戏、相声这样“短小简单成本低”的文艺形式,更容易取得效益,然而艺术毕竟是多元而丰富的,把握好创作规律,捕捉到市场脉搏,总是谋求发展的必然之路。
  要想依靠演出收入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吃饭戏”、常演不衰的戏,牢牢抓住观众的胃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观众意识,为观众排戏,演观众爱看的戏。2002年,萧雅选择编排的越剧《状元未了情》就是这样一出戏。自2002年首演至今,《状元未了情》演出了300多场,每到一处观众都点名要看,已经成为萧雅公司的吃饭戏。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都肯定了这出戏。类似这样的例子越多,民营院团的道路就越稳当,越宽广。■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