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舌尖》来自草根:专访《舌尖上的中国》顾问沈宏非

日期:2012-06-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沈宏非之于《舌尖》,似乎就是一把胡椒粉,并不影响食物的本味,一旦出场,却能留下特别的印记。

 

比起传统纪录片动不动一大串顾问名单的阵仗,《舌尖》的顾问只有两位,“馋宗大师”沈宏非不遑多让。问及对《舌尖》的出力,他却不愿专美,将自己的劳动轻轻带过。言谈间,给人这样的印象:沈宏非之于《舌尖》,似乎就是一把胡椒粉,并不影响食物的本味,一旦出场,却能留下特别的印记。
  《新民周刊》:陈晓卿是怎么找到你做《舌尖》顾问的?顾问在这部纪录片里起到什么作用呢?
  沈宏非:完全是巧合,我和陈晓卿是很多年的朋友。《舌尖》我主要参与了前期策划讨论和后期文字润色工作,还有就是推荐和安排一些采访点。
  《新民周刊》:《舌尖》里哪些“点”或“菜”是来自你的引荐?为何选择这些作为中国美食的代表?
  沈宏非:三阳南货店、汪姐,还有嘉兴粽子,是我推荐的。选三阳南货店是因为我童年时候经常走过店门口,印象很深,里面的东西都很有吸引力。(最吸引的是?)火腿吧!汪姐是住在老城隍庙附近的老上海,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我觉得她是天生的厨师。前些年她开了一家私房菜,朋友带我去吃,就认识了。这次《时间的味道》要讲“糟醉”对食物产生的影响,我就想到了她,会自制很美味的糟鸡、醉蟹。这些“点”放在《时间的味道》一章里,并不是为了梳理中国美食,而是让食物为主题服务,凸显“时间”对食物起的作用。
  《新民周刊》:陈晓卿强调《舌尖》不是完全的美食纪录片,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都说《舌尖》有文化,你觉得它的“文化”体现在哪里?
  沈宏非:纪录片拍摄前我们反复讨论过角度问题。想过从人文角度梳理中国饮食,想过用甜酸苦辣咸“五味”来串,也想过分地域、菜系,但最后还是决定聚焦在饮食和中国人的“关系”上。很多写饮食的都会涉及到文化,但是各自的切入点不同,像古书里常见“地主食谱”,是有钱有闲的文人写的东西。但《舌尖》的主角是劳动人民,很草根。
  《新民周刊》:用一部7集纪录片拍中国饮食难免挂一漏万,如今呈现给观众的《舌尖》,其中素材是经过怎样的筛选?
  沈宏非:每一集的素材都由分组编导负责募集。如果说筛选标准的话,会尽量避开工业化生产。比如说虾酱,也可以去采访邵万生的工厂流水线,但选择的是大澳的手工作坊。拍腊味也用的是香港“和兴腊味”自家的小工厂。
  《新民周刊》: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
  沈宏非:最触动我的是“黄馍馍”的故事(见第二章《主食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故事发生在陕北,我没有去过那里,感觉很新鲜;另外黄国盛这个人物也特别鲜活,干的是很辛苦的活,性格非常朴实。很多综合因素,让他给我的印象最深。
  《新民周刊》:旁白多、对白少,剪接节奏飞快,还有特别的拍摄角度,都让观众感觉《舌尖》风格“西化”,不太像中国的纪录片,你觉得呢?
  沈宏非:我想问问什么是中国的纪录片?中国的纪录片尚未形成它独有的美学吧。确实《舌尖》看起来很像BBC拍中国,但是又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要说瑕疵的话,就是7集的篇幅太短了些。拍纪录片的都抱着穷尽某个主题的心思,内容多导致节奏太快,整体显得仓促,这是《舌尖》的问题。希望以后拍第二季、第三季,篇幅长了,可以改善。
  《新民周刊》:是什么让晚上10点半成了纪录片的黄金时段呢?
  沈宏非:央视选在这个时间肯定有他们对于观众群的考虑。另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战略,如果放在7点档播,大家刚吃饱晚饭,感触不深;到了10点半,肚子么开始饿了,人又有点小脆弱,再看到这个片子就刚刚好。微博上有个小组就叫“深夜发吃”,还有叫“零点与您聊炖肉”,很好玩。
  《新民周刊》:《舌尖》的海报远看是崇山峻岭、金谷万里,近看是一片火腿,感觉挺前卫的。
  沈宏非:海报是写《一个都不正经》的张发财设计的,他的本职也是平面设计。用前卫的方式去表达《舌尖》的传统内涵,我觉得很赞。■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