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语的窑变冥想
今年春天,赵强的当代陶艺个展《莲由心说》在上海北外滩艺术园陶瓷艺术馆举办,数十件个性强烈的陶艺作品一上柜即引起陶艺爱好者和艺术同行的关注,特别是一直关注这个园区活动的台湾同行,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就有台湾策展人洪硕宇在10月为他策划的台北个展。个展命名为《瓷说心语》,洪硕宇希望以此来诠释赵强的陶瓷语言,强调从内心流露的当代意识。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理名词,也是一个叫人既怨又爱的文化符号。数百年来,它诞生了难以数计的官窑瓷器,在今天的拍卖会上仍然是创造新纪录的标的物,但同时在中国文化史上,那种繁复庸俗的纹饰图案和不计工本甚至以浪费为荣的烧造工艺与理念,又极大地遏制了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一直企图堵塞陶瓷艺术的突围通路。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当代陶艺家也一直像困兽一样横冲直撞,想突破观念的牢笼,不惜为之头破血流,但取得大家认可的寥寥无几。别看有些大师的作品在国内市场一开价就是数十万,但在国际陶艺界,他们几乎没有发言权。
不少专家在痛心疾首之时,大声呼吁:中国当代陶艺家一定要“走出去,打进来”。也就是说,景德镇的陶艺家不能再守着一亩三分地了,必须有更高更广的视野,如此才能创作与世界对话的作品。
赵强很早有这种意识,所以在景德镇长大成人,并掌握了制瓷的童子功后,决然报考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师从陶瓷设计大师杨永善教授。美学理论与哲学思想的滋养,使他比故乡的同时代人看得远更深,现在他是东华大学环境艺术系公共艺术主任、副教授。二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与国际陶艺家一起办展交流,并受聘担任多家大学特聘教授,2010年受邀赴欧洲讲学并参展,2011年赴韩国讲学。简单地说,他在两条路上孜孜以求地探索,一条是当代陶艺,包括大型公共陶艺;一条是与现代家居环境与方式相契合的日用陶瓷。艺术追求的方面,既从传统美术与工艺中汲取养分,又从当代性上体现审美理想。
莲花自烈火中盛开
赵强在上海与台北的两个个展上,展出了他创作的瓷板画,这些作品的体量相当大,高度超过1米,内行都知道,这样的体量,又是釉下彩及窑变的工艺,绘制不易,窑温控制也难,不确定因素更大。前几个月屡败屡战,往往在开窑后,他迫不及待地探头一看,效果不理想,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欲哭无泪。若是上帝眷顾,施以援手,开窑一片灿烂,他即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马上打手机约朋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他的四屏条瓷板画《莲塘月色》,用宋人笔意绘出了款款莲叶,再用数尾串条小鱼造出水纹与声响,令人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那种宁静与空灵,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理想与情怀和书法的意境。但细看之下,又不是简单的留白,在釉色之中,有着丰富的变化与层次,还有窑火的变化痕迹,这就是传统陶艺在现代语汇中的另类表达,与民国时的珠山八友不是一个语言系统。
他的立体作品以与日常生活非常亲近的瓷瓶为主,将宋代就达到成熟的器型稍作改变,使之具有现代感,与现代居室的格局、家具和软装饰等不致形成冲突。这一招其实相当不易,传统器型经过文人之手的摹写,再经艺人的制作,轮廓线差不多达到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的地步,许多人都想改变一下,来个创新,却常常画虎不成反类猫。比如瓶的肩与腹,比例已经恰到好处,稍作改动,看起来就可能不顺眼。但赵强不怕,他凭借丰厚的美学功底,敢于将线条引向更自由的方向,看起来,那些瓶与尊依然是纸槌、象腿、观音、石榴、马蹄等,但与传统器型摆在一起,它们一点也不怯弱,反以稚拙中透露的秀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
那些器型,也是他绘画的载体,他画鲜荷、供石、祥云、嘉树、芳草,信手拈来的自如随意,居然体现出中国水墨的精神,晕散与枯湿的效果,一点也不输于宣纸上的挥洒与倾诉。施釉无论红与青,或者他自己调和而成的灰与蓝,都在笔触边缘有层层宣染的肌理,使脆弱的瓷器有了柔软无比的质感。
赵强说:“那些瓷板画,做起来其实很难啊,胎多少厚才合适?过薄过厚都不行,起泡、开裂,变形,不同的窑位,烧成后效果也大不相同,我试了上百次才有把握。施釉也很烦人啊,釉料不一样,施釉方法都得变。传统工艺中有吹、浸、荡、刷等,我取的是泼釉,必须均匀,浓淡才能一致,否则发色就不理想,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啊。还有,气候条件也很讲究啊,刮风下雨都有影响,前几个月就毁了一炉作品,气得我好几天吃不下饭。最痛心的还不是我,而是窑里的老板,他看着都不错,一百多件货怎么说砸就砸了?他说再次也可以当地砖铺嘛,那不是寒碜我吗?”
赵强还善于制作公共陶艺,就是用于装饰公共场所的作品。在用于制作公共艺术作品的各样材料中,每种材料都有其材质的弱点与加工作业的限制,例如:细长的石材易于折断毁损;平面的金属板材不易弯曲成不规则的造型;木材则因纹理的顺逆有质地的强弱,这些限制都影响到作品的造型表现。而具有可塑性陶瓷材料,则可任意地捏塑造形,发挥造型的可能性。较为大型的作品则可利用分割组合的方式,结合坚固的芯材完成作品。因此,陶瓷材料能使作品在造型的表现上有很大的空间,让作品在公共空间中得到更活泼自由的表现。
行走中的
变幻风景
认识到陶瓷的优越性,赵强就愿意接大单,同时也是挑战自己。
前不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联手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航站楼内建设人文环境艺术项目,在旅客穿梭集中的交通中心三纵三横部分以雕塑为主。这是一次大胆的艺术创造,改变了机场作为驿站单纯的机构形象。这个项目首开机场业界先河,“归去来兮——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包含着多重意思,也寄托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一种期盼,一种呼唤。
机场方面邀请了国内陶瓷、绘画、雕塑30多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一次“命题作文”,希望将“人文环境艺术”与机场空间融合起来,营造精神上的安宁感和幸福感,为候机旅行增添一份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荡涤。赵强接到这个“作文命题”后,花了大量时间画草图,又花了两个多月塑造了一组陶瓷雕塑。这组命名为《多国人物》的作品,从全世界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民族的形象,并通过粗犷的肌理与造型,赋予对象各种形态和动作,体现了和平与友爱的内涵。这组作品可以在让旅客在行走时欣赏,观赏者随着自己行走中观察角度的不同,观赏对象也会出现有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与人的亲近关系就这样确立了。
这组大作品的塑造与烧制也十分不易,赵强是用传统技法拍片捏塑的,堆起来就风险极大,入窑烧又是一重考验,好在经过多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他本人也积累起一定的经验,为大型公共作品创作增强了信心。
艺术界与航空界都认为,浦东国际机场的这一项目,通过文化艺术的植入,不仅增强了候机空间的魅力与活力,调节了候机空间的节奏与气氛,而且文化艺术通过独有的方式向旅途中的人们隐喻着内心的回归与神往,舒缓旅客旅途的劳累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