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与诺贝尔奖
最近一项研究指出,多吃巧克力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可以推动更多诺贝尔奖得主诞生,那么,一个人究竟吃多少巧克力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巧克力和诺贝尔奖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难道莫言获奖,也是因为吃了很多巧克力?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朗茨·麦斯里(Franz Messerli)偶然读到一篇关于可可粉对人体有益的文章,然后就突发奇想做个实验,来探索巧克力的奥秘。麦斯里说,他看的那篇文章认为摄入适量可可粉可以改善患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一般而言,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的前兆,所以改善老年认知障碍非常有必要。
“有数据显示,当老鼠吃了巧克力后,可以活得更久且它们的认知功能也得到改善,同样的数据也出现在蜗牛身上,当蜗牛吃了巧克力后,记忆力竟然得到了提高。”麦斯里回忆说。受到上述文章的启发,麦斯里收集了相关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相应国家的巧克力消费情况,然后以一国的诺贝尔将获得者作为一般国家情况指标(纵坐标),和这个国家的巧克力消费量(横坐标)进行比较,做成图表来做相关性分析,同时他把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于是这篇文章产生很大反响。
麦斯里说,“当你做相关性分析的时候,即把巧克力消费量和人均诺贝尔奖获得数相比较,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强。”他继续说,“我们取得了P值为0.0001的相关性分析,也就意味着这种相关性不是偶然的,应该是有某种必然联系。”
来自瑞士的资讯可能不会让你感到惊讶,即瑞士是人均巧克力消费最多的国家,也是诺贝尔奖人均获得者最多的国家。而瑞典是个反常的个案,因为这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很多,但人均巧克力的消费量比其他国家少得多。
麦斯里得出一个理论:“可能因为诺贝尔奖的设立和评审都是在瑞典(除诺贝尔和平奖),所以我觉得瑞典人可能会有轻微的爱国偏见,所以在评审的时候给自己国家的候选者更多机会。瑞典人获得较多诺贝尔奖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因为瑞典人比较敏感,所以即使是一点点刺激也会激发他们很大的创造力。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Pissarides)认为,是巧克力奠定了他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他说,“在我的生活中,记得从小时候开始巧克力就是饮食的一部分,我每天都会吃,因为它是唯一能让我吃起来开心的食物。”
“要赢得诺贝尔奖,你必须想其他人都想不到的东西,其实很辛苦,而吃巧克力可能会让你感觉好一点,当然这不是你获奖的主要原因,但生活中的所有一切点点滴滴组合起来共同作用才能帮你营造更好的氛围,使你更好地工作,也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不过,罗尔夫·青克纳格尔(Rolf Zinkernagel)是一个反例,虽然他主要接受的是瑞士式教育,也是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但他就没有吃很多巧克力。
他说,“我是一个局外人,所以我不需要吃很多巧克力,从来都不需要吃很多,而且我一年的巧克力消费量也不会超过半公斤。”
美国人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Grubbs)是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说只要有可能他会尽量多吃巧克力。
“记得以前有个朋友给我推荐巧克力和啤酒,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到现在为止吃巧克力的习惯还保留着,只是改喝红酒了。”“我喜欢远足,运动后会吃巧克力,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巧克力,因为我爱吃。”
但是这仍然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格拉布的同胞、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Eric Cornell)告诉路透社记者,“我把自己能获奖的本质原因归结为吃了大量巧克力,但是我个人觉得牛奶巧克力会使人变笨,我还是喜欢黑巧克力,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或化学奖,可以吃牛奶巧克力,但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话,最好还是吃黑巧克力。”
但是当让他再详细阐述自己看法的时候,他又改变了自己先前的论调。
他说,“我非常后悔在媒体上发表了轻率言论,我们科学家应该努力督促自己对客观事物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抵制我们对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谬论,不管是对牛奶巧克力还是黑巧克力。”
当然,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相关性实验,虽然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吃巧克力多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就一定会有因果联系。
麦斯里又举了另一个例子:德国在战后人口出生率下降,同时鹳的数量也在下降。难道我们可以说是鹳数量的下降导致婴儿出生率下降吗?
其实真正原因首先是战后重建家园,新建了很多大楼,同时也毁坏了鹳的栖息环境,所以鹳的数量就一直减少。其次是家里的房子很小,地方也很小,所以不能容下更多的人,所以婴儿的出生率就自然会下降。但是出生率的下降和鹳数量的下降本身是不存在因果关系的。
麦斯里说,“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思维方式。”“当你看到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两者之间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因果关系,一般情况下这种因果关系都会存在,但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只是找到了经典的例子但并未找到两者之间形成的真正相关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