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人性元素升华本土音乐剧

日期:2013-08-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一个艺术品到底能否穿越历史时空而重生?到底能越过多少历史朝代还保持住它的生命力?这就得看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性的圆满的程度。
 
 
记者|王悦阳
 
 
  从《悲惨世界》的破冰之旅,到《妈妈咪呀》有了中文版,十多年间,音乐剧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在上海开出了别样的花朵。从引进到制作内地版,从拷贝到原创,《妈妈,再爱我一次》见证了音乐剧本土化的道路。而作为此次制作参与方之一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自十年前建院以来,就一直非常注重音乐剧制作、表演,不少学生更是亲身参与了本次演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新民周刊》记者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顾问戴平教授进行了对话。
  《新民周刊》:戴老师曾经担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如今又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顾问,更是著名的戏剧评论家。在您看来,音乐剧的“本土化”道路现状如何?
  戴平:这些年在上海出现了“音乐剧热”,我觉得是必然的。我本人担任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奖的评委很多年了,看过的音乐剧不少,去年到今年就看了10多台,有的是直接引进,从国外直接把剧团请进来,是原版。也有把外国的剧用中文来演,比如《妈妈咪呀》,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功。但我们自己的原创的、民族化的,比较亲民的音乐剧,好像还是屈指可数。其中优秀的,可以经得起时间、空间、舞台和观众考验的,能够久演不衰的作品,我觉得现在好像还没有出现,我们还在期待中国自己优秀的音乐剧可以出现。
  这次的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基础非常好,具备成为久演不衰的,我们中国自己的、民族的、老百姓可以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好的音乐剧基础。
  《新民周刊》:作为参与者和评论者,您如何评价《妈妈,再爱我一次!》?
  戴平:美学过去讲真善美,这是一个标准。当然,在当代好像已经被颠覆了。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戏剧的很多本体规律上都已经被打破了,出现很多离奇古怪的新的戏剧形式。但不管怎么变,衡量一部作品最根本的,它的美学价值的高低,实际上还是有一个标准不会变,它里边所蕴含的、人性的程度是不会变的。这部剧,表现的是母爱、亲情,表现的是孝亲、人伦、人性、宽恕,青少年的成长和家庭的悲欢离合等等。我想,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家庭观,很多母子关系等等,到今天是不会变的。比如对母亲要孝顺,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戏里面,儿子醒悟了,真正欲养的时候,母亲痴呆了,不能领受儿子的爱。当然剧中儿子的爱唤醒了母亲,好像给我们一些希望,但确实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念在里面。剧中的母亲是弱者,但又是一个非常自强自立的,具有仁爱、宽广的胸怀,非常伟大的一个母亲。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家瓜尔蒂尼讲过,一个艺术品到底能否穿越历史时空而重生?到底能越过多少历史朝代还保持住它的生命力?这就得看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性的圆满的程度,我想这个戏是具备了这个条件的。
  《新民周刊》:除了打响牌子,走出国门,在音乐剧本土化的道路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否也有更多全新的规划?
  戴平:这个戏本身就是校企深度融合办学的一个成果。按照龚学平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校,绝对不能关起门来自己在象牙塔里办学,一定要和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这个戏实际上是我们学校和著名德稻教育集团联手合作的一个成果,可以说是第一个比较成功的作品。这个作品,因为前景看好,有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产生,就是我们深度合作的体现。这部戏,是德稻集团聘请的音乐剧方面国际级的大师,也是我们学校聘请的特聘教授。具体到演员,一部分是李盾大师请的,也有一部分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三、四年级的学生,里面有些演员也可以逐步由学生替代。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演出,水平也就提高了。我们还要和德稻联合办音乐剧中心,还要造音乐剧中心的大楼,接下来合作也会更多。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