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为奴十二年》:让后殖民主义闪耀

日期:2014-03-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像《为奴十二年》这样的电影,在奥巴马仍在位的时候不拿奖,我们就不知道又要等多少年了。

撰稿|陈晓雯


       第86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把最佳影片授予了非裔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为奴十二年》。其实这部片子从艺术层面和导演手法来说,在今年8部竞逐最佳影片的电影里面属于中等。它能从“金”榜题名,到夺得最佳,再次证明了奥斯卡对政治的倾向。可以说,《为奴十二年》是否能拿奖,也决定了后殖民这战是否有希望。
  虽然后殖民地主义早在1960年代末就开始兴起,德里达等欧洲的哲学家们在那时已经开始反思殖民主义的后果。70年代,萨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进一步有力地动摇了西方的文化思想中心主义。直到80-90年代,后殖民地主义的学术性批判和讨论被推向巅峰……尽管先辈们如此努力,在学术界也起过所谓的大风和大浪,但是在大众流行文化里,似乎还是没什么新变化——电影里,有色人种的角色增加了,这不假,但不平等的阶级潜意识,仍然还在。
  像《为奴十二年》这样的电影,在奥巴马仍在位的时候不拿奖,我们就不知道又要等多少年了。它的得奖,尽管是美国式的“政治正确”,貌似对其他竞逐影片不公,但至少,电影通过更加商业化的方式,把殖民主义留下来的仇恨问题推向了大众。所谓后殖民地主义一战,它的目的并不是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然后取代西方的领导势力;而是让大家理解到多文化并存的必要性,只有认同多民族的共存与平等,人类才能迎来长远的和平。我们不用兵器,不用枪炮,而是用文字、艺术、电影、音乐……一切能感染思想灵魂的媒介,去争取那份尊重与认同。
  讲述美国黑奴历史的影片近年来越来越少,《为奴十二年》的可贵,不仅在于旧事重提,还在于它并没有故意夸大黑奴受到的种种残酷虐待,而是根据真实故事,呈现真实历史。电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小说的作者所罗门·诺瑟普,写的也完全是自己被人贩卖去当了12年的黑奴的悲惨经历。影片制片人布拉德·皮特正是因为被小说感动,从而动用个人资源极力促成了影片的拍摄,不但如此,还亲自在影片里客串了颇具象征性的角色。
  历史上,美国的黑奴们受统治者的文化影响,信奉耶稣,但是他们却比其他人更为虔诚,因为倘若连这唯一的信仰都失去的话,便像是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只能被苦力折磨直至死亡。他们把祈祷化作歌声,这便是蓝调布鲁斯的起源。此后一百年,这种调子成了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奠基,影响深远。奥巴马定期在白宫开办布鲁斯演唱会,其实就是希望将黑奴的这种吁天呼声传递给世界。现在,《为奴十二年》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提醒现代人,平等自由的道路既艰且长,矢志莫忘。(作者系英国卡迪夫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博士)


  
  链接:86届奥斯卡主要奖项名单  


  最佳影片奖:《为奴十二年》
  最佳导演奖: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
  最佳男主角:马修·麦康纳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最佳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 (《蓝色茉莉》)
  最佳男配角:杰瑞德·莱托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为奴十二年》)
  最佳原创剧本:《她》
  最佳改编剧本:《为奴十二年》
  最佳外语片:《绝美之城》
  最佳动画长片:《冰雪奇缘》
    最佳纪录长片:《离巨星二十英尺》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