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期待越剧的下一个百年
阅读提示: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但是有多少英国人知道汤显祖呢?我们在英国演出之后,有媒体评价我们是“四百年终于打了一个平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他的创作蕴含当时社会纷繁复杂的思潮;而汤显祖时代的中国文人,埋首书斋,写的是小情小爱。但通过这次演出,我觉得这两者的碰撞旗鼓相当——小情小爱也有哲理,纷繁思想也有感染力。
记者|王悦阳
红杏枝头春意闹,又到了百花芬芳的季节,一年一度的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也又一次拉开了序幕。这是该项目成功举办的第十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在传统戏曲并不热门的今天,这份坚持与守望令人感动。而作为本届演出的开幕大戏,中国越剧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带着去年全新制作的大戏《寇流兰与杜丽娘》来到了上海。
离正式开演还有足足半个多月,可东艺歌剧厅近千个座位的戏票居然早就销售一空,就连茅威涛自己想安排几张票,邀请恩师尹小芳、岳美缇等艺坛大家来欣赏、指导一番,都很难得到满足。事实上,这出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大戏,并非第一次来到上海,去年的国际艺术节期间,在整修一新的美琪大戏院,《寇流兰与杜丽娘》就曾与申城观众见面,连演两场,同样满座。一时间,该剧引起文化界、戏剧界的广泛热议,有肯定,有质疑,有赞许,有钦佩,真可谓话题不断,热闹非凡。
尽管戏票早就买不到了,但茅威涛还是如约在演出前半个月来到上海,与同济大学教授王国伟做了一次对话。活动开始前半小时,偌大的演讲厅内就挤满了观众。一个多小时的对话气氛热烈,可临近结尾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主持人正准备致辞宣布结束之际,台下有观众打断:“我们就想来听茅威涛怎么唱的,唱两句吧。”瞬时,现场气氛有些尴尬,熟悉茅威涛的人都知道,在公众场合,她绝不会随随便便开唱,因为无论对越剧艺术还是艺术家本人,这种随意性的“点唱”总显得过分草率轻浮。好在终场之际,茅威涛自己打破了尴尬,微笑着站了起来,满足了戏迷的心愿:“既然大家想听,那我还是给大家唱一段吧。”话音刚落,一曲传统尹派《何文秀》唱段便萦绕在东艺剧场周围,台上台下,皆大欢喜。
“有人说,茅威涛好像变了,变得温和了,换成以前,这样的情况,我可能不会唱。其实,我只是在为人处世上更懂得换位思考。”对话结束,提起在台上的这段“加唱”,茅威涛对《新民周刊》记者笑言,如今自己越来越学会“放下”与“随和”,而想明白这件事,主要还是女儿的功劳。“有一次,我跟我的女儿和父亲一起坐下来嗑瓜子,才唠了半小时家常,我就突然站起来说:‘不行不行,这样太浪费生命了,我要去工作!’我女儿就说:‘妈妈,你真的有问题了,你跟你的父亲和女儿一起享受生活这件事,你觉得是浪费生命,那你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我女儿当时还是初中生,但这一句话点醒了我。所以我现在除了工作,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再回到越剧的命题,也是一样,只有真正把艺术思路梳理好了,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上,才是最重要的。”
四百年终于打了个平手
多年前,一句“不想做复印机复印浪漫故事”,让茅威涛带着浙江小百花与“唯美越剧”渐行渐远。曾几何时,《五女拜寿》《陆游与唐婉》《西厢记》等剧目为她们带来无数荣誉与口碑。可就在此时,茅威涛毅然决然地告别过去,决定走出一条艺术新路,绝不重复自己,哪怕是曾经那个最美的自己。
一路行来,既有取材于鲁迅小说的《孔乙己》,也有来自布莱希特的《江南好人》,有一改形象的《二泉映月》,也有推陈出新的新版《梁祝》……新作不断,关注不断,争议也不绝于耳。直到去年,《寇流兰与杜丽娘》横空出世。为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小百花人竟然将莎士比亚的《大将军寇流兰》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同置于一方越剧舞台之上。该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担任莎翁剧本改编,由浙江老剧作家胡小孩担任《牡丹亭》改编,并由茅威涛的丈夫、多年合作的著名导演郭小男任导演。《大将军寇流兰》讲述的是生性傲慢的寇流兰最终被曾经拥戴他的民众所杀的故事;《牡丹亭》讲述妙龄女子杜丽娘梦见俊美男子柳梦梅后因思念而亡,更因痴情死而复生的传奇。1616年的寇流兰与杜丽娘遥隔千山万水,他们在时间隧道中各自行走了400年直至2016年,他们在舞台上的面对面,开启了关于生与死的灵魂拷问。一中一西、一生一死,一个是盛极而衰、一个是死而复生……剧中,茅威涛一人分饰两角,同时扮演孔武有力的悲剧英雄寇流兰和儒雅深情的中国书生柳梦梅,真可谓极具挑战。
权与血的矛盾,情与欲的生死……舞台上,《寇流兰与杜丽娘》激荡出的除了戏剧交媾的力量叠加,更映衬出茅威涛从艺近四十年来的峰回路转——从邹世龙到寇流兰,再折返柳梦梅,一个艺术家用舞台上的历练、修为,不仅完成了“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心悟,或许还听到了山那边海的回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剧首演于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并在英法德奥等国巡演时大受西方艺术界好评。这出具有世界戏剧意义的越剧大戏,充分体现了“小百花”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显示出“小百花”人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同时,中西对比,古今交融,越剧与莎剧的融合、碰撞、激荡,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与各种争议。更重要的是,这条充满无限可能的戏曲探索之路,是否能够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样本?对此,茅威涛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她坚持,古典戏曲必须和当代接轨,和世界接轨,固守于农耕文明的发展形态,终会被时代抛弃。
《新民周刊》:去年是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的纪念,因此国内外所推出的纪念演出络绎不绝,令人眼花缭乱。但我注意到,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东方戏曲与西方戏剧“混搭”在一起,《寇流兰与杜丽娘》或许是唯一的一部,爱其者称之为别出心裁,而质疑者则觉得不可理解。回想当初,您是如何想到要排这样的作品的?
茅威涛:其实早在四五年前,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已经把《牡丹亭》中重要的几折戏移植为越剧,我把它定位为越剧的“认祖归宗”,因为袁雪芬老师曾说昆曲与话剧是越剧的两个“奶娘”,因此,从昆曲里学习、丰富越剧的表现形式,是老前辈所给予的智慧。去年恰逢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巨匠的绝佳契机,于是我们就想排一部融合两位代表性作品的剧目,向两位大师致敬。
《新民周刊》:您曾说过这部戏是您从艺至今难度最高的一出戏。也曾表示或许这是“争议最少”的一部戏,如何解释?
茅威涛:在戏中,寇流兰与杜丽娘原本不相关的两个人物,导演却专门安排他们有两次“见面”。一次是杜丽娘死了之后魂游,寇流兰则被放逐,在云游路上两人相见。对话非常简单,仿佛两位大师在各自作品里提问,一个问“你为什么要去恨”,一个问“你为什么要去爱”,还有“我已复活,你不能重生么?”这样的关乎生死爱恨、人性的对话。
不可否认,寇流兰遇到杜丽娘,这个题材有难度,可以说是我这么多年来做的算是比较疯狂的一件事情。最大的难度是在于,你要如何让观众接受你塑造的这个人物?大将军寇流兰是个罗马人,我身为越剧的女小生,要去演绎这个罗马将军,我必须要让自己找到一些与他相似的地方。但很明显,我不可能真的去健身房练出肌肉。我也无法要求化妆师给我安一个假的罗马人的鼻子。庆幸的是,我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与他们共同的地方。我想,也许是我与人物之间的缘分吧!
准确地说,我用了20年的时间走向寇流兰与柳梦梅两个人物。我戏曲的开蒙是昆曲,这次和昆曲名家汪世瑜老师再学“拾画”“叫画”,我感触很深。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经过了这些年,又回到“看山还是山”的阶段,正如我们的舞台虽然是全景视频多媒体,但在骨子里我们重复遇见的却是戏曲的本质。寇流兰是迄今为止命运感最不完美的角色,我形容他是一个愤怒少年的灵魂住在一个男人心里,可为信仰和尊严而死,最终沦落为一个身上有缺陷的叛国者。人物的那种力量是以往角色没有的,极端到让人无法理解。这个角色甚至有时有代入感,有着我对越剧传承改革的决绝。这一次,我想把自己彻底来一次隔断。
《新民周刊》:越剧以生旦戏为主,您曾说过,男欢女爱、才子佳人的题材,用如今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撩妹”“耍帅”,但在这种单一叙事背后,其实有着强大的人文力量,关键在于怎么把故事讲好,怎么与时俱进、体现出当下性。对么?
茅威涛:的确。就拿《牡丹亭》来说,因为爱,可以起死回生,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书斋里的想象,但立意是很哲学的,汤显祖居然可以这样四两拨千斤地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我们作为从业者应该寻找和探索的文脉。
可以说,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但是有多少英国人知道汤显祖呢?我们在英国演出之后,有媒体评价我们是“四百年终于打了一个平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他的创作蕴含当时社会纷繁复杂的思潮;而汤显祖时代的中国文人,埋首书斋,写的是小情小爱。但通过这次演出,我觉得这两者的碰撞旗鼓相当——小情小爱也有哲理,纷繁思想也有感染力。
“我厌倦了自娱自乐”
说起茅威涛的转型与蜕变,离不开她的丈夫、著名导演郭小男。当年,在看了《蓦然又回首》的专场后,郭小男大胆提出了“重塑茅威涛”,要打破曾经那么成功,那么典雅,那么高贵的人物形象,去找寻一个更新,更广阔,更多元,更现代的舞台呈现。一语点醒梦中人,正是郭小男的启发与实践,使得茅威涛越来越多地思考起传统的越剧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有一次,茅威涛在上海演出完,一位老戏迷在后台拦住郭小男,痛心疾首地表示:“你怎么能让茅毛这样演戏?你这是毁了茅毛啊。”而郭小男却评价茅威涛,是一个“追求创新”“不甘于寂寞”的演员。创新,是夫妻俩共同的观念。但在戏曲界,两人也因创新而备受争议。对此,郭小男引用梅兰芳的一句话加以解释:“如果戏曲要发展,就要不断适应社会对它新的要求。”但他也反复强调:创新要有底线,“新”中要有“根”,“根”就是传统,是一定要固守的精气神。
因此,在茅威涛看来,未来的中国戏曲不会是剧种、流派、声腔的时代,而是整个审美的时代。“我曾经在意大利看一出立陶宛的戏,语言不通,仍然震撼。我想,戏曲就是说中国话、用中国音乐的戏剧,对外国人来说,要做到就算听不懂,也能看得懂,语汇不陌生,这就是审美的时代。”网络时代,古老的戏曲艺术该何去何从?传统的表现形式又可以承载什么?这已经到了戏曲人需要迫切思考的时候。茅威涛认为,从当下来讲,中国戏曲一定要置身世界戏剧的语汇中,去和全球戏剧对话。
《新民周刊》:是怎样的想法,让您下定决心要在艺术上打破自我,重塑新身?
茅威涛:当年,在做了《西厢记》和《陆游与唐婉》之后,我突然觉得唯美越剧已经做到极致了,我不愿重复了,再演类似于此的古代书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想给自己点挑战,其实第一个想演的角色是兰陵王。那时我就想跳出漂亮的脸,后来演了荆轲和孔乙己之后,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敢演了。
其实我的恩师尹桂芳老师也突破过自我,她曾演过屈原,也演过时装民国戏,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认为不能去做。她演《屈原》时,原来的尹派婉转韵味、缠绵画意,被绍兴大板破了,变得铿锵激昂,琴师跟她说,你唱的不是尹派了,可尹老师说,我尹桂芳唱的就是尹派。那时有人说我在《陆游与唐婉》中的唱腔尹派韵味不那么浓了,特别是“浪迹天涯”那段,为此,尹老师就讲了这个故事来鼓励我,让我铭记终身。
《新民周刊》:在越剧与莎剧、昆曲结合的过程中,您获得了哪些启示?
茅威涛:改编融合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如何让中国戏曲具有世界性的问题。即便是中国的古典戏曲,也必须具备现代性,跟当下接轨。如果传统戏曲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农耕时代发展而来的思维和理念中,那么在现代社会生长起来的观众完全有理由抛弃你。即使他们还在看戏,估计也是把它当成“秦砖汉瓦”,当作古董一般去看待。
事实上,中国戏曲本应该像西方话剧一样,跻身剧场,在市场上竞争,成为今天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所以,它必须在创作理念上跟时代接轨。当然,我并不是说戏曲要完全娱乐化,那样又会“走偏”;而是说我们需要重新梳理戏曲发展的历程,思考今天的中国戏曲和当代人是什么关系、和当代世界是什么关系,只有思考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新民周刊》:在您看来,古老的戏曲艺术在今天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茅威涛:中国戏曲的历史,从几百年前宋代的南戏,到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方言催生了地方剧种,当时有300多个地方戏,但现在还能演出的只剩八九十个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戏曲如果跟不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完全有可能被关在20世纪的大门里。到了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戏曲人如果再不用世界的眼光去看问题,那就会落伍。所以,不要怪观众不来看戏,还是多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固步自封。
回过头来说我们的越剧,也是从农业文明诞生的戏曲样式,但其后受到上海城市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成现在的面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袁雪芬老师为代表的“越剧十姐妹”,团结了一批越剧人,大胆创新,越剧的舞台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笃班”飞速发展,成为影响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上世纪60年代,越剧正准备第二次改革,因时代原因没有继续下去。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前辈艺术家留下的这一棒,承上启下,使越剧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新民周刊》:我注意到,在排演了《寇流兰与杜丽娘》后,您多次提到中国戏剧的世界性问题。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茅威涛:我常常会想中国戏曲怎么才能走下去?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去英国,15天看了16出戏,去年7月《寇流兰与杜丽娘》在英国首演时,我又去了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英国国家剧院同他们交流管理模式。回来后,我为浙江小百花团刊写了题为《英伦归来》的卷首语,说实话,我厌倦了自娱自乐,小百花作为全国39个重点院团之一,是否做到了与世界同步?我们的电影虽然与世界有落差,但已有了产业业态的端倪,可是戏剧与人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当下有几个剧团可以靠票房生存?又有几个剧种能走出本地域?
人家是养机构养艺术不养人的方式,英国的艺术家都以能受聘“皇莎”为荣。浙江小百花每年国家拨款54%,剩下的全要靠自己,重点扶持院团也仅仅是这种格局,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
《新民周刊》:在于世界戏剧对话的同时,中国戏剧本身的格调与品位该如何保留?会不会发生矫枉过正、崇洋媚外的现象?
茅威涛:的确,中国戏剧本身的艺术魅力决不能在对话世界的舞台上消亡。我们虽然可以借鉴话剧、音乐剧的表演形态,但我们是越剧,唱演不能脱离根本。王国维先生对中国戏剧有一句诠释是“以歌舞演故事”,我觉得很贴切很准确,我们就是在找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越剧的歌舞方式。
期待下一个百年
为了创新,一路走来争议很多,但茅威涛觉得这种坚持是值得的。特别是这次《寇流兰与杜丽娘》国内外巡演所收到的各方回馈,更让她坚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是对的。
越剧的未来会怎样?对此,茅威涛表示:“这种追求最终会带来什么,可能要做了才知道。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会是一个拨开迷雾的过程。”因此,对于今年即将建造完成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专属剧场——“中国越·剧场”,茅威涛寄望颇高。“驻场演出或许是找到未来戏曲观众的一条通道。艺术要生生不息,就要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现在,看电影已经渐渐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了。网络时代,人与人的交往无需见面,在这样的时代面前,戏曲何去何从,可以承载什么,是戏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戏曲要置身世界戏剧语汇中对话,拨开这层雾,需要时间。而我越来越感到生命短暂,时间紧迫,能做的只是一点承上启下的工作。”
《新民周刊》:您很早就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又是越剧界第一个获得“梅花大奖”的艺术家,作为剧种的代表性艺术家与领军人物,可谓功成名就。但究竟是什么动力让您冒着风险,在争议中仍然不断去尝试和探索?
茅威涛:可能年纪越大越有困惑。作家通过笔来写生老病死的困惑,演员用角色和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人生、世界的理解,都是在寻找某种解答。对我而言,戏曲表演已经不只是职业,更是我对生命的表达。我在舞台上可以释放心中的爱恨、焦虑、恐惧、彷徨和思考。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是在寻找答案。这份答案没找到,我的尝试和探索依然会继续。
但除了当演员,我还是团长,要引领剧团,甚至剧种走得更远。所以我现在就会想,等我到了60岁,能给后辈留下什么?我希望未来有一天,越剧迎来第二个百年时,有人回顾往昔会提到我们,说起小百花当年做了哪些新戏,对越剧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因此,我想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变越剧当下的生存形态,去占领更多、更大的文化市场。至于未来究竟会有什么景象,今天无法盖棺定论,只能想象。
《新民周刊》:您多次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年在上海演出后,一位老观众在后台门口大骂您。您对他说:“既然您那么不喜欢茅威涛,可为什么又要来看呢?”结果那观众回答:“骂归骂,看还是要看的。”这或许也代表了一批传统“保守派”观众对您的看法和意见。
茅威涛:我能理解,内心也很尊敬他们。越剧的成长离不开老观众,是他们在撑着越剧的票房。但我又很焦虑,如果我们仅仅只能吸引老观众,那么越剧团可能真的要搬家了。
《新民周刊》:六年前动工的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今年已经完成外部构造,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对此,您有何期待与展望?
茅威涛:这几年里,我回避了许多采访、演讲与大型活动,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了外国戏剧界的不少经验后,启发很大,我想用科学管理的模式试试看。即将于今年开张的小百花艺术中心定名为“中国越·剧场”,由曾经设计了台北101大楼的台湾著名设计师李祖原设计,拥有三座剧场,将是一个戏剧体验中心,当然核心价值还是越剧,但将尝试产业化操作。对于一个剧目,我们将尝试先以小成本制作,再放大成真正投入的大制作的营销方式。或许,日本宝冢剧团的管理模式我们无法复制,但如果要找一条参照系的话,小百花之于中国,就如同宝冢之于日本。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