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颉:打动小读者
伏羲创八卦
天空中的狂风暴雨,大地上的怪兽凶禽,时时威胁着远古人类的生存。日复一日,伏羲观察日月星辰,大地万物,发现一切都周而复始,有着自己的规律。后来,伏羲受一匹龙首神马脊背上黑白图案的启示,发明了八卦图。八卦图揭示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虽然个别的事物有始有终,有盛有衰,但是阴阳化生、八气周流的宇宙运动永不止息。该神话故事体现了远古初民以天地为师,对万物起源与规律不懈探求的精神。八卦被记入中国今存最古的经典《周易》,象征了中华初民最早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
在上古传说中,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师蜘蛛而结网”(葛洪《抱朴子·对俗》),“做瑟造《驾辩》之曲”(《楚辞·大招》王逸注)。应该说,是一个智慧、生动却又带着些扑朔迷离的人物形象。
如何用画笔表现这一智者?是“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而这一次,绘制者则是年轻的艺术家代表——施晓颉。他所绘制的《伏羲创八卦》,有别于古籍中的描述,成为了为孩童喜闻乐见的、可亲近的绘本形象。究其原因,艺术家表示,正是由于被伏羲时代“四海八荒”的神秘力量打动,因此这才拿起画笔,重新表现中华民族的缘起和不息的精神。
打动小读者
说起对这一题材的关注,施晓颉坦言,首先是源于自己对八卦有浓厚的兴趣。尽管之前多年在少年儿童出版社担任编辑,也有过不少绘制画本的经验,还曾多次荣获国内外青年艺展的奖项,但到了实际创作中,施晓颉这才发现——这本稿子其实挺难画的。
创作过程是艰辛而曲折的,尽管如此,但上古时代“四海八荒”、“宇宙洪荒”的神秘力量,始终感动着施晓颉,激励他展开艺术的想象,用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与艺术风格,再现那段岁月的浪漫、混沌与旖旎,这其中既充满张力,又蕴含着无限可能与无穷力量,令画家为之感动不已。
对于神话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伏羲的形象在古籍典故里虽然也有记载,但一般都是人首兽身,或者兽首人身的形象。但在创作前的讨论中,大家都觉得,人物形象首先要美,再者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因此,几经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在人物造型上,允许神的形象是可以变幻的,其原则是造型的生动性与传神——无论如何,形象的准确与动人,是创作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因此,在施晓颉的笔下,伏羲身材健硕,双目炯炯有神,长髯飘飘,更添一份睿智。这一人物形象,既有先民的原始特征,也不乏传说中的神话韵味,更多的则是强调画面、人物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对此,施晓颉解释道:“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给孩子看的,所以我希望画面的想象力和故事情节的设计是能够说清楚故事并且打动小读者。想清楚了读者定位,认真阅读文稿、画好故事,最终在创作上,就会放松了很多。”
传承和发扬
正如施晓颉所说的那样:“中国人要了解自己世界的神话,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很要紧的,我们对于中国神话并没有很系统的了解,也缘于我们的神话的系统一直比较散,不像希腊神话是由一代代的诗人传播修改(比如《荷马史诗》),渐渐有了一个比较有系统的结构。我们的神话是通过《山海经》、民间传说,或者说书人留下的话本等,所以这次我们画这套小册子至少重新拾起了我们自己民族的缘起,我们的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基于这一原则,整套绘本才能集聚起当代画坛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同完成,而施晓颉本人,则可以说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传承和发扬,这就是我们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多为社会想一些,少考虑自己一点,多奉献一点,少计较一点,画家画好画,演员演好戏,作家写好文章,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年轻人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不是大道理,只是一点点做好自己,感染身边的人。”施晓颉表示。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