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用艺术重续两地情缘

日期:2018-11-0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两地之间,似乎道路阻且长、各在天一涯,浑然“不搭界”;但实际上,上海与内蒙古情牵一线,缘分天定。
作者|孔冰欣

  上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夜色尤其撩人。在魔都,旧时代的经典与摩登的超现实完美融合,诱惑着代代弄潮儿开疆拓土。

  内蒙古,时刻有纵马奔腾的冲动,清风裹着自由。在草原,有大方多情的小伙子和姑娘,饮一口马奶酒,人微醺,神思飞扬。

  两地之间,似乎道路阻且长、各在天一涯,浑然“不搭界”;但实际上,上海与内蒙古情牵一线,缘分天定。

  2018年8月15日晚上,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内蒙古分会场在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揭幕,上海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深情献唱。他说:“这场音乐会是城市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对话、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对话。我是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唱的,这也是我们上海人民对草原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吧。”指挥大师汤沐海则笑道:“草原人民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有很强的感染力,勇敢进取的创造力和精神也值得学习,我是来汲取营养的。”

  来自黄浦江畔的诚挚问候,就这样跨越千山万水,降临中国的北部边疆。


两封信,两地情,源远流长


  想必,文艺界都对今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给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的事儿记忆犹新。

  习近平在信中说,“得知你在耄耋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我为此感到高兴。”“你把党当作母亲,把入党当成神圣的事情,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人感动。”“希望你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这,是近两年来习近平写给文艺事业、艺术工作者们的第二封信——而第一封信,得从去年11月说起。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回信里,习近平表示,“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习近平指出,“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原来,乌兰牧骑的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1957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

  两封信,既体现了总书记的殷殷关怀,也触发了“上海”、“内蒙古”的“关键词”。正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总结所言:“两地艺术家合作由来已久,在相互的交流中结下了浓厚的情谊,可以说是‘两封信,两地情’的生动体现。两地的文艺工作者们一定能够将这个缘分化为创作的原动力,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巧借契机,真正实现“将缘分化为创作的源动力”。事实上,去年10月,艺术节即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签订协议,约定2018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设立艺术节分会场——这是艺术节首次在长三角以外地区设立分会场,也是第一个在北方地区设立的分会场。而去年11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专场文艺演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将草原的气息带到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似亦预示了来年定有好兆头。

  艺术节主办方向记者透露:“曾经,乌兰牧骑那边条件非常艰苦。当时,内蒙古不少艺术人才都是来上海学习,毕业于上戏、上音等上海院校的。他们在上海熟悉、掌握了很多文艺表演的样式,对上海感情极深。”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江浙农村受灾地区的许多家庭,被迫将幼年子女遗弃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儿院为此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鉴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因营养不良患病、夭亡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找到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内蒙古牧业也正遭遇严重困难,不少乳品厂都停产了,但乌兰夫当即决定,向上海紧急调拨一批奶粉、炼乳、乳酪。他还提议将上海的孤儿接到内蒙古,让牧民们来抚养。

  乌兰夫称要“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一个个幼小的生命颠簸几千公里,从遥远的江南来到了广阔无际的大草原。截至1963年,自然灾害有所缓解、孤儿北上的行动停止,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城市已先后接纳了3000余名孤儿。彼时,牧民们把孩子接回自个儿的蒙古包后,视他们如己出,教打猎、骑马、讲蒙古语、读书和写字,留下了无比动人的故事。

  “此外,‘文革’的时候,很多上海知青去内蒙古插队落户;总的来说,沪内蒙古之间的情感纽带一直都在。内蒙古分会场的设立,将为促进上海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互动,满足当地市民多元的文化需求搭建国际化平台,更好地体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辐射全国,服务全国的办节功能。如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党总支还与乌兰牧骑党支部结对共建,双方将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创新发展。”

  艺术节主办方进一步补充,“分会场活动后,上海内蒙古两地将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一是计划在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一周年之际,邀请乌兰牧骑队员赴上海演出和宣讲,传播乌兰牧骑精神,并委托上海市艺术院校开展乌兰牧骑队员的培训工作。二是计划以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三千孤儿和内蒙古‘草原母亲’的故事为源头,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展现沪内蒙古人民的深厚情谊。三是计划邀请内蒙古作曲家创作主题歌曲作品,并在2019年内蒙古分会场举办一周年之时,由两地歌唱家共同演绎。未来,两地将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平台,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推动沪内蒙古之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合作。”


进剧场,下牧区,演出精彩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8月,草原最美好的季节。

  内蒙古分会场系列活动由5场演出组成。除《草原之声——廖昌永独唱音乐会》《白俄罗斯国家功勋“好声音”五重唱乐团音乐会》和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朱鹮》在呼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上演之外,沪内蒙古两地的文艺工作者还来到乌兰牧骑诞生地——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广场和桑宝拉格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的牧民乌宁巴图家门口,举办了两场基层慰问演出。

  8月16日晚,廖昌永,青年作曲家龚天鹏,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员姚申申,上海歌舞团歌唱演员席燕娟、梁彬及舞蹈演员王景、程韬,上海轻音乐团歌唱演员罗雨等上海艺术团的代表,给草原牧民们带来了耳熟能详的《赛马》《茉莉花》《红旗飘飘》《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国》以及舞蹈《野斑马》片段等节目。

  演出进行到一半,小雨飘下,但大家兴致不减。观众额尔登木图说:“这是我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这么盛大的表演。我没去过上海,这些艺术家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今天能在现场看他们唱歌跳舞,真的很激动!”负责“压轴”的是当地的乌兰牧骑队伍,演员们把牧民剪羊毛、挤牛奶的动作编排到舞蹈中,“都是下基层时观察到的,演的就是牧民的生活与劳动。”

  8月17日上午,一首《赞歌》唤醒草原牧区。简简单单的大篷车舞台前,牧民们席地而坐,远处牛羊成群。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观众自发挥手打起了节拍;情至酣处,廖昌永干脆走下舞台,面对面给牧民唱起了《往日时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歌曲——观众被允诺可以点歌,缺伴奏的,就清唱。当天恰好为七夕节,在牧民的呼声中,廖昌永和内蒙古歌唱家阿·其木格一起“敖包相会”。

  “上海艺术家的表演很棒!像廖昌永这样的著名歌唱家,来了之后坐在草地上给我们唱歌,感动!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节目能经常来。”特为开车过来“追星”的阿木古楞表示,“在草原上的演出是最现实的。我们最喜欢歌曲和舞蹈,这种方式能走到牧民心里。”思琴是附近的牧户,他说,“乌兰牧骑”每次来,自己都不会错过。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上海和内蒙古的艺术“同行”们,真真切切做了回“红色文艺轻骑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牧区演出现场,更有“新势力”的加入——哔哩哔哩(B站)全程直播,且派出网红UP主浅浅在苏尼特右旗牧区的草原上演奏二胡曲目《奔驰在千里草原》。今年大四的浅浅收获了许多:“以前,‘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这些词对我来说只出现在新闻里,而这次,我自己体验了这一角色,才理解了背后的含义。”年轻的正能量和悠扬的乐声,相信能够冲破空间的限制,影响到当下的青年。

  记者获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有47名演职人员,短小精悍的队伍,自编自演节目,一专多能,坚持不懈为农牧民服务,平均每年演出100余场,行程1万多公里。在“不忘初心种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交流座谈会上,现任队长孟克吉日嘎啦吐露心声:乌兰牧骑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勒勒车一起歌唱在大草原上。露天演出是常态,平坦的草地、流动的白云是演出的舞台和背景,有时还有雷、电、风、雨的“特效”;冬天,大雪中抛锚推车,夏天,演出遭蚊虫偷袭,稀松平常。“不落下一个浩特,不落一个蒙古包,这是我们的承诺。”

  78岁的巴图朝鲁是乌兰牧骑的老队长,回忆起上海艺术家对乌兰牧骑初创时的帮助,他热泪盈眶。曾经,乌兰牧骑演的都是“大人看的节目,没有小孩的节目”,而牧区居住环境分散,没法建立幼儿园,牧区孩子得不到好的学前教育。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上海文艺院团来到内蒙古创作采风,巴图朝鲁既是向导也是翻译。“我看到了上海的木偶剧表演,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很适合孩子。”70年代末,上海木偶剧团在北京演出,他专门跑过去看,“有一出五幕小戏,演员4个人,演出45分钟,看完后,我直接找团长,说我想学你们的戏。”带着3位年轻队员,一行人来到上海,学习了三个月。“上海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最后只收取了木偶制作的材料费,坚决不收教课的钱。”就这样,乌兰牧骑的蒙古语木偶剧组诞生了。下乡演出后,木偶戏非常受牧民及孩子们的欢迎,剧团因此被誉为“流动幼儿园”。

  作为“塑造城市艺术观、价值观”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接续了两地斩不断的情缘。内蒙古分会场的设立,也体现了艺术节的办节规模和办节效应不断扩展,365天全年不停歇。主办方表示,必须硬件、软件两手抓,努力培育当地的观众、当地的市场。内蒙古分会场是艺术节的延伸,是上海内蒙古因缘历久弥深的见证,它将在加强两地艺术家和演艺剧目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共享文化资源、互补文化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文化惠民的同一目标。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