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工业化不靠模仿好莱坞
都说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继年初《流浪地球》(以下简称《流》)蜚声海内外后,又一部科幻大片《上海堡垒》(以下简称《上》)也推出了。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表示:“中国科幻电影能够薪火相传。”制片王琛表示:“希望跑好中国科幻电影接力中自己的这一棒。”综观来看,《上》作为第二部国产科幻大片,确有尝试探索科幻电影新路子的努力。
与上海息息相关的科幻片
其实,《上》的筹备更早些。滕华涛2013年看完江南2009年的同名小说后就下决心将它搬上银幕;同年开始剧本创作;次年开始概念设计;2016年勘景搭景;2018年初正式开拍,年底拍竣。6年里,从立项到剧本打磨,再到取景拍摄,摄制组得到了上海电影局和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上海许多地标性建筑,除外滩“万国建筑群”、陆家嘴金融中心、东方明珠外,上海科技馆、船舶馆、武康大楼等也都成了影片的场景——这是一部与上海息息相关的科幻片。
为什么地点设在上海?江南说“上海是一个很像‘大都会’(1927年有部科幻默片就叫《大都会》,片中呈现未来城市面貌)的城市”,滕华涛亦说“想让观众看到这座大城市的奇观”。江南曾建议拍一部“轻一点的科幻片”,但滕华涛坚持拍成大制作,预算3亿元、片长107分钟。全片基调是科幻,但以战争戏为主,穿插男女主的感情戏。而关于《上》的立意,滕华涛强调:“我们想拍的中国科幻片,不是孤胆英雄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家国情怀,凝聚在一批年轻战士身上,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
《上》把战争和科幻结合起来,全片有数不清的战斗场面和爆破场面。如四场大战中的第四场“混合型战役”,足足打了十天,由航母载来的大批捕食者和无人机在上海高楼大厦之间绞杀,男主江洋为击溃敌人自我牺性地喊道“向我开炮”,场面激烈。
观众担心,在战争戏里上海那些地标建筑会否全毁?在美式大片里,自由女神像、大本钟、金字塔等动辄被毁很常见,但《上》处理得比较慎重,上海地标性建筑被防御的穹顶式云层界面覆盖着。笔者觉得,若按照美式大片那般统统遭毁,除了强烈的痛惜,决不会因代入感而产生什么“文化共情”的。
有评论说“《上》是流量明星+科幻外衣的圈钱言情电影”,个人认为这有失公允。滕华涛对男主江洋与女主林澜的处理含蓄细腻,比如江洋从不敢开口对林澜说爱,只是通过眼神表白,林澜则总是发“好好睡吧,晚安”的短信。著名科幻文艺大家赫伯特·W·弗兰克将科幻电影定义为“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里的戏剧性故事”,《上》铺陈暗恋戏除了强化全片的戏剧性,更希望借以传递出“这个情是非常中国化的,有兄弟、战友之间的小爱,也有在灾难面前人类凝聚力量携手抗敌的大爱”(滕华涛语),“这种大爱是跨越国界的,战友们愿意为了守卫家园牺牲一切”(片中战区司令员扮演者石凉语)。
至于起用鹿晗等明星,江南坦言:“有商业考虑,因为他是一位在商业上很成功的明星。”美式大片一向起用明星,因为美式大片的核心是一种具有高度市场价值的叙事形式,而明星起着工具性作用。鹿晗和舒淇拿的片酬仅占总预算的10%,他俩在表演上尽力了。
《上》预算的40%用于后期特效,比美式科幻片的60%少,但片中的特效镜头仍多达1600个,占全片镜头总数的90%。所谓电影工业化,就是要有“工业精度”。《上》专门搭建了1.55万平方米的实景,为后期特效制作奠定基础。实地或实景拍摄的画面加入后期特效处理,效果逼真。从黄浦江水中升起的上海大炮,从设计到制成耗时2年,滕华涛要求非常高,既要有中国武器的元素,又要充满未来感,贴近当下的前沿科技,工业质感强。
中国电影工业化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示:“要用当代中国的影像和故事表现崇高价值和美好情感,用时代发展的光影和色彩呈现恢弘画卷和万千气象,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在当前的国际文化态势下,我们务必要加快电影强国梦的实现步伐。
都说“由大到强”的关键是电影工业化,亦即构建电影工业体系。君不见美、法、德和印度、日本都拥有强大或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中国电影“走出去”亟需“重磅炸弹”——中国式大片。而摄制大批量、高水准的大片,必须有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支撑。那么电影工业化具有哪些特征呢?有专家认为,要具备这样四大特征:生产标准化、作品类型化、管理现代化和创新规模化。简单说就是“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趋向标准化和专业化,让导演专注于做好内容”(导演韩延语)。
然而目前我国电影界和理论界主要参照的是好莱坞工业化,所以存在着不少误区。其一是用制片人中心制取代导演中心制,这种做法虽然便于控制成本和进度,但过分追求利润,有损独创性发挥,是艺术的死敌。张艺谋执导《长城》处处受掣肘于美国制片人,“不得不将每天拍摄的成果交给制片方和投资方审核,最终剪辑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结果,故事里硬塞进白人救世主角色,北美票房仅3480万美元,亏损7500万美元。这部电影以失败告终,让张导“对中美合拍无心继续”。其二是特效作为最主要的标尺,所谓的工业美学标准就是奇观。这么多年来我们看了这么多美式大片,纵然特效越来越酷炫,内容却越来越空洞,早已让大家审美疲劳。其三是流程化和模式化,用IP重复摄制的续集片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愈发无特色。难怪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劝告中国同仁——“遵循好莱坞公式,永远不会成功”。中国电影工业化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建立自己的体系和标准。
如何本土化,《流》和《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创新。眼下有一部正在热拍的神话片《封神》,本土化也做得挺好,可供借鉴。该片从规模来看,摄制组工作人员有2000多名(《上》也有那么多),如同一家大企业,但摄制程序有条不紊,各部门配合得好;外景在青岛影都租借了500亩的片场,内景在摄影棚内搭建出来。从精度来看,大至宫殿城池,小至青铜器纹饰,都原样复制,精细逼真。从产业链来看,则以IP授权开发电游,建造主题公园,开拓国际营销渠道。难怪该片特邀顾问、《指环王》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也点赞:“这在好莱坞从未见过!”该片导演乌尔善认为,相比于好莱坞,中国电影工业是滞后的,但不去追,就永远也追不上。关于工业化,他如是解读:“一是类型化的创作,每种类型片都要有一定的创作标准,无论从剧本到摄制都要有一定的规范;二是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以确保大规模的摄制顺利进行;三是新技术的应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也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封神》是三部曲,浓缩了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系列神话标志性元素,乌尔善着力在这部神话史诗大片中建构起一套专有的美学体系,亦即以13-15世纪的道教水陆画为基础,融入商、周青铜器的美学元素和宋朝文人的山水画,把中国经典美学形态呈现给观众看。
衡量成熟的工业化的标尺之一,正是能够摄制出高水准且多样化的类型片。据统计,现有700多种类型片。我国近年来的类型片琳琅满目,如既有的军事动作片《战狼》系列等,超级英雄(剿匪和缉毒英雄)片《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革命历史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社会片《我不是药神》(它击败《小偷家族》而获澳大利亚影艺学院奖最佳影片)等;将有的包括励志片《攀登者》、惊悚片《坚如磐石》(张艺谋新片,反腐扫黑题材)等。至于科幻片,我国也已经开始渐渐雄起,《流》票房47亿元。我们建议,科幻这一类型可以抢先打造出品牌来,有利条件颇多:文化强国战略已经制定并实施;电影工业体系初具规摸;世界级摄制基地星罗棋布;专业人才正在抓紧培养;众多科幻小说和民众科幻热情形成了丰厚的科幻文化土壤。特别是我国科幻片传递的是科学合理的宇宙观、世界观和集体主义的道德观。从《流》大获成功来看,中国科幻既能满足中国观众需求又能给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其普世价值和普世风格能够使跨国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降至最小。所以我们要在科幻片制作上注入更大的自信,花更大的力气,布好更大的格局,奋力拍出一部又一部既有工业精度又有人文温度的佳作来,在世界影坛上推出中国科幻响当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