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鲍贤伦:烟云满纸,大块文章

日期:2020-06-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展览以书法之美,传扬中华传统文章之美、文化之美,讴歌长三角海纳百川、镕古铸今的时代精神。
作者|王悦阳


  文章载道,笔墨含情。说起浙江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无疑是当今书坛最具现实影响力的书家代表,更是隶书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者。其籍贯浙江鄞县,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长期在浙江教育、文化、文物部门工作。1974年起先后师从徐伯清、姜澄清、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1981年,他的书法作品就获得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从此在书坛崭露头角,此后屡次入展获国家级展览,声誉鹊起,奠定了其在当今书坛的重要地位。

  鲍贤伦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积极投身我国书法事业,多次担任中国文联及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重大展赛评委工作,尽职尽责完成各项评选任务。作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他不仅致力于浙江书法事业发展,热心公益事业,更积极培养中青年优秀书法人才,引领浙江书法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书法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日,“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这是鲍贤伦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心绪凝结,寄托了他对父老乡亲和上海这片热土的深情眷顾。不仅是作者近半世纪以来书法艺术学习探索历程的总结,也是近半世纪桑梓之情的凝结与回报。展览以书法之美,传扬中华传统文章之美、文化之美,讴歌长三角海纳百川、镕古铸今的时代精神。


大块文章,感遇之思



  从艺五十年来,鲍贤伦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是隶书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者。鲍贤伦先生的隶书创作,吸收秦简率意、灵动、质朴的笔法,重建了隶书与书写者之间的性情关联,在遵从法度的前提下突出了隶书的表现力,还原了隶书的书写性。同时,他的书法作品还呈现出艺术视觉语言和文本哲学意义的高度融合,展现着文以载道的文学修养、人文关怀和哲学理想,这主要得益于先生全面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其创作理念为当代隶书艺术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悠悠往事,岁月如诗,五十年弹指一挥间,鲍贤伦在砚池、笔阵、宣纸中笔歌墨舞,孜孜不倦,无论是激情飞扬的负笈远行,黾勉奉公的志业追求,还是潜心执着的书艺探索,一路走来充满因缘际会,借此展览之际,鲍贤伦首先想要表达的是感恩,以及对瑰伟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无限景仰,对非凡时代的感遇之思。

  的确,如何用书法语言来抒发自己深沉而复杂的情愫,十余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鲍贤伦心中。自2006年举办第一个个展开始,今年中华艺术宫的展览已是鲍贤伦的第六次个展。每一次展览,都需要一个主题,不仅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更要思考“怎样写”。去年此时,正是在中华艺术宫辽阔高峻的中央大厅,鲍贤伦伫立良久,终于找到了“大块文章”这个意象作为创作的主题与基调。笔墨当随时代,与以时代笔墨承载千古文章,是同一个书法创作观的两种向度的表达。鲍贤伦最终选择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名篇经典作为作品内容主题,基调以气象正大者为主,时段以上古、中古为主;同时精选版本,兼顾后人对文章的评价,以确保作品文本的高质量和当代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

  书写千秋名篇,礼赞时代洪波,正如鲍贤伦自己所表达的那样——“大块文章”是时代颂歌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是借助笔墨表达生活意趣;是温情脉脉的人间清欢;是以笔墨构筑书法梦……总而言之,“大块文章”即是任其驰骋的艺术疆场,是庚续绵延的历史文脉,希望以此能为大家带来沉雄博大的文化自信与审美体验。

  最终呈现的展览,共由五个部分组成。“汉地广大”是展览最重要的“点题之作”。鲍贤伦书写内容由汉史游《急就篇终篇》、北大教授严文明《良渚颂》两幅巨幛组成,在中华艺术宫0层中厅两面大展墙展出,以凸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扬,对社会生活与美好未来的祈愿,对长三角江南文化的追根溯源的这一展览主题。“笔寄文心”则用书法呈现历代文章之美,彰显传统历史文脉的庚续延绵。“隶变探微” 展示作者隶书艺术探索的脉络轨迹与最新创作创新成果。其中有作者部分历年以来具有艺术风格嬗变标志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穿插其间,反映作者在书法传承创新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丹崖墨痕”则更为特别——6年前,鲍贤伦曾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主题作品《归去来兮辞》引起轰动,事后,该作品被制作成摩崖石刻,成为传播书法、建设美丽乡村一项影响深广的文化事件。此次展览,以情景再现与局部摹拓题跋形式还原《归去来兮辞》摩崖书法生态,也表现了创新乡村文化建设内涵与形态,令人难忘。在最后的“陶写余欢”部分中,则展示了鲍贤伦隶书在粗砺陶器上的朴茂之美,是作者对于遥古隶书时代匠人写书状态的神游与畅想。

  从鸿篇巨制,到尺幅小品,整整二百六十多年艺术佳品,不仅是鲍贤伦“回家”交上的一份答卷,更是从小深受海上名家影响、指导的他,一次心灵与艺术上的回归与感恩。与此同时,鲍贤伦用浑穆性灵的笔墨抒发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弘毅精神、磅礴气概与温婉情愫,“大块文章”展这一鲜明主题,与中华艺术宫大气堂堂的空间气象互为表里,彰显了在今天尤为可贵的精神风度与文化自信,给大家带来了非凡的艺术体验与精神感召。


沪浙联动,文化先行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句)。从此次展览作品内容上来看,有历代文章中经世致用,体现历史责任与文化担当思想的名篇,如《尚书·无逸》、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诸葛亮《出师表》等;也有体现中华传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讲求人生品德修为的文章内容等精华,如《诗经》、乐府诗,张衡《归田赋》,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宋八大家”名篇等。既把握历代诗文主脉,又追求意与古会、与古为新、别出新裁。

  与此同时,此次展览作品集中专题创作,系列性、主题性强。作者笔墨探索既有整体风格的一以贯之,又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丰富多变,有效避免了大型个展写书风格单调、视觉效果雷同的弊端,非常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最新的创作成果——探索更加稳健深入,个性语言更加丰富明确,艺术境界更加苍浑老辣、真气弥漫、格调高逸。可以说代表了鲍贤伦最新的创作成果与当下隶书艺术探索的前沿水平。

  为与光熖万丈的宏篇巨制相协调,也为与中华艺术宫高大宏阔的展示空间相匹配,展览筹备之际,鲍贤伦就开始构思创作一批大体量的作品,用笔墨文章共筑“大块文章”的意象。“为实现这样的创作定位,我进行了一些心理准备,特别是做了一些创作手法的调适,压缩了已经习以为常的简牍笔法,增强了汉碑摩崖石刻笔法。”对此,鲍贤伦笑着说道。

  在创作中,他适当收敛了自己相对娴熟的简牍笔法,把笔墨对碑意的多元解读,尽兴地加以呈现,探索了“敛简纵碑”的攻略。创作中,鲍贤伦比较多地关注笔在纸上的摩擦和涩行,有意构造方硬的字形,弱化曲线和弧度,并使字与字尽可能自然地交错、咬合,试图追求苍茫、浑成的整体意象。尤其是在题拓与写陶时,当笔在因捶拓而更显粗糙不平的皮纸上行走时,当笔在陶器的弧面上行走时,自己仿佛是古时匠人,心旷神怡地放笔于苍崖素壁之间。

  除了笔墨上体悟颇多之外,还催发鲍贤伦再次思考书法与个人的关系。“腹笥储积的薄弱是当今书坛的痼疾,为创作而阅读似临阵磨枪,然而磨得投入到位,也能受教获益。千百年来,先人留下了无数经世文章、道德文章、锦绣文章。而中华传统文章之美的核心,在其思想内涵的深宏博大,揽尽世间万象。”因此,选定《急就篇》六十三字为展览开篇之作文辞内容的时候,鲍贤伦就是想用“中国安宁”“百姓承德”等主题表达对国泰民安的纯美祈愿。不想创作不久,新冠肺炎成为人间不虞之患,由此来看,“中国安宁”更成了作者的心声与大愿。“展览之际,大家一定解读为我对于祛除疫情的祷告。深感文章千古之所以不朽,正在其能映照古今。”对此,鲍贤伦感慨颇多。

  在中国文化史上,儒学“五经”是修身的典则,而经典书写本身已经成为修身的过程。所谓“书如其人”“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等,都是中国书法审美标准中修身传统的反映而已。当今书坛,每逢展览、比赛,作者往往比较用力于技法,热衷于风格。对此,鲍贤伦坦言,风格当然必须个别化,但并不是向外“创造”出来的,而是向内“发现”而成功的:“性情贫瘠者,往往彼此因袭而雷同;性情修养充盈者,方能各自变化而生动。风格其实就是超凡脱俗。如此看来,书法不单纯是书法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个展展示的也不单是具体的书法作品,也是人的思想、修养、能力和境界的折射。我以实践者的身份体会到:书法是艺术的,书法是文化的,书法也是生活生命的。”

  1975年底,年轻的鲍贤伦怀揣梦想与对书法艺术的一腔热爱,离开故乡上海赴贵州工作,至今已有整整45个年头了。此次回上海办展,不由得让他想起许多曾经美好而难忘的故人、故事:“已故的父亲母亲一直支持鼓励我写字,他们总是会自豪地印有我作品的集子向亲友展示,给我信心、支持与温暖。我也会想起我的恩师徐伯清老师和师母张锦培老师,他们皋兰路上的家曾是我的精神寄所。更会想起我另一位恩师姜澄清老师,在他猝然离世的一个月前,他在西子湖畔对我邀请他出席上海展犹豫不决的表情,成了我盘郁胸中挥之不去的不解之谜。还有我的师兄弟和许多写字的上海朋友……或许是上海个展所带出的人生况味让我有些忐忑,或许就‘近乡情更怯’吧!”

  对此,戏称自己是鲍贤伦“同庚,同乡,同届,同道,同榜,同行”的著名书法家、理论家白慎谦先生在《上海和我们这一代写字人》中写道:“贤伦兄的个展名曰大块文章,与其气势磅礴的书法,可谓名副其实。举办展览的城市,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地——上海,一本更大的书。明年将是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40周年。那次竞赛,上海本地大学的上海籍大学生得奖人数不少,在外地读书的上海大学生得奖人数也相当可观,无论在人数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其他省市自治区。虽然,评奖和入展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况且上海还有众多没有读大学的出色的年轻书法家,但上海大学生在这次比赛中的总体出色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上海积淀的深厚书法底蕴。”

  如果说乡情是鲍贤伦这次上海个展的原始动力,那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则是对自己的思想召唤和道义支撑。也正因此,这个展览可以视为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文化先行战略的一项具体成果。从历史上来看,沪浙两地文化艺术交融互动源远流长,尤其是辉煌的海派艺术,离不开江、浙、沪三地艺术家共同的融合、碰撞、传承与创新。正如鲍贤伦所表示的那样:“今天充满生机活力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都得益于我们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审美理想,共同的格局气象。相信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艺术交流互动景象一定会渐入佳境、引人入胜。”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