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 泉州,不止“起点”那么简单
站在泉州洛阳江水道入海口畔,看宽达7米、长约800多米的洛阳桥,确实挺震撼。
“这是什么朝代所建?”
“宋仁宗皇祐五年,也就是公元1053年始建。”
这是记者与泉州当地一位朋友的问答。说这话时,细观古石桥,历经千年的模样。千年历史中,洛阳桥看着泉州几起几落,而桥本身也几多变化——初为石桥,经历地震、修复、再毁坏、再修复,到1932年,十九路军入闽,为了备战,蔡廷锴军长改洛阳桥为钢筋混凝土路面,不过,桥基并没有大的改变。1996年,洛阳桥得以修旧如旧,恢复石桥本色。
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之平如此评价此桥:“洛阳桥的石构件,包括泉州石塔的石构件,全国顶尖。多种文化的历史遗存都能在这里找到。我对泉州充满了敬意。”探看洛阳桥,确实令人感慨万千。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看这桥,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迁徙史和对外交流史。样本意义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洛阳何处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活跃在唐玄宗即位初期的诗人王湾,留下一首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诗——《次北固山下》。冬末春初,在横枕长江的北固山下,王湾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书信传到洛阳,大唐的一线城市。
那为什么在洛阳以南陆路起码1500公里的泉州,一座宋代古桥,会以“洛阳”为名?
这就要从“衣冠南渡”说起。西晋末年,就有中原人口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东南。“这一时期的南迁,涉及人口近百万。他们大多移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少部分人抵达闽、粤,成为当地第一批客家先民。”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副处长王阁称,“从晋元帝司马睿率民南渡,长达100多年的中原战乱,使如今我们所说的汉魏洛阳故城,亦即当时人称‘京洛’的这座城市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
南迁者感叹自身“客居”他乡,于是催生出客家民系。他们坚持说河洛话,穿中原衣,甚至直接以北方故乡的地名来命名新住之地。
其中,到达泉州朴鼎山南麓的洛阳世家大族,聚集而居。他们感觉此地流出入海的一条江很似家乡洛阳一带,更多也含有怀念故乡之意,而将这条江取名洛阳江。江畔逐渐就形成了洛阳镇。由晋入唐,随着中原人口不断南来,泉州与登州、明州(宁波)、扬州并列为四大通商口岸。到了宋代,泉州的海上贸易地位更加突出,“刺桐港”逐渐闻名。此时,生活在泉州的人们遇到了一个困难——海外贸易与内地之连通,许多货品需要贩运至福州等地。然而,由于洛阳江横亘,货物运输遇到种种麻烦。要么走水路;要么由泉州城北出朝天门,从马鞍格入河市,翻越朋山、白虹山,经仙游抵达福州。然而这两种路径都有很大缺陷。且不论走水路需要将货物搬上船、搬下船,更需要面对风雨侵袭造成的无法摆渡。洛阳江入海口本有一个渡口,名为万安渡。据《泉州府志》记载:“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上流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数,数日不可渡。”
当地老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之所以此地渡口本名“万安渡”,就是因为此地渡海风险还是挺大的,商贾祈祷平安,而得名万安渡。到了宋代,仁宗庆历年间,有人寻思在万安渡架设浮桥。名为“浮桥”,实际上就是将石块垒在江海交汇之处,上面架设木板。风和日丽时倒是能替代渡船。可一旦风雨交加,譬如一年一度的台风季节,这浮桥和渡船一样不管用。
皇祐五年(1053),僧宗,和当地乡贤王实、卢锡共同发起,募集资金、招募工人、准备材料,开工建石桥。可受限于技术水平,建了三年还没有建成。直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6),蔡襄出任泉州郡守后,在他的主持下,相当于官方出面支持,继续建造,石桥才终于在嘉祐四年十二月(1057) 竣工。洛阳桥无疑是那个年代的“大国工程”。桥建成以后,“南接漳广,北通江浙,往来于兹者殷”。既然此渡口本名万安渡,那么这新建的石桥也就名为万安桥。作为宋代知名书法家,蔡襄亲笔用楷书写下《万安桥记》,讲述了造桥之后,“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因为建在洛阳江上,万安桥又名洛阳桥。这一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者,是我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桥。记者曾听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专家介绍称,千百年来,洛阳桥经历多次修复,现在的它有45座桥墩,500根栏杆石柱,所用石桥板最长达11米,每条桥板重达数吨,最重的达10吨,基本恢复旧时模样。
南迁的客家先民修建洛阳桥,其背景正是当时长江以南大规模的开发,宋代手工业逐渐发达,泉州已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
向海而生
“宋元时期,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有重要启示。”泉州申遗文本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如此说。在傅晶看来,10至14世纪,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傅晶表示:“泉州申遗成功说明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泉州呈现的中华民族长久的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交相辉映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对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杰出范例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的高度肯定。”
记者在泉州下属的石狮市曾经看到,石湖码头的岸礁上,千百年来,挑夫搬运货物所要走的石阶依然可见。高达36米的六胜塔依然屹立。塔身上的金刚、力士像,可以证明这是一座佛教古塔。有别于普通佛塔的是——这座元代古塔,是当年海船眺望得到的航标。“当时泉州市场的消化能力、转运能力、辐射能力都很强,客商在这里可以采购到任何他需要的货物。” 十多年前,记者在泉州采访期间,曾乘坐相关部门提供的汽艇下海,在艇上远眺六胜塔,听闻这样的故事。“本地马姓、丁姓、陈姓、郭姓、蔡姓,不乏波斯客商的后裔。”
这些传闻,可以和洛阳桥、六胜塔等等互相印证,以证明泉州历史上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2020年,泉州城三个考古重要项目的发掘成功,则更进一步印证了泉州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初始之地,甚至可以说——重新发现了中国的海洋文明。2020年12月11日,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上,“泉州城的相地选址和重要建筑朝向与泉州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2020年德化尾林、内坂窑考古发掘收获”三项成果得以面世。
何所谓“外宗正司”?这是宋朝皇室掌管在外居住的皇室宗亲的机关。宋徽宗崇宁年间开设于南京——当时的“南京”位于如今的河南商丘南部。据史料记载,宋代“外宗正司”最终的办公地点是泉州。南宋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机关搬迁到泉州呢?原因在于“难舍泉州舶税之膏腴”,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将皇室宗亲349人迁居到泉州。为此,泉州古榕巷内的水陆寺以及周边,逐步建起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芙蓉堂,还有天宝池、忠厚坊等。这些都是管理、教育宗室特别是宗室子弟的场所。
在中国古代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陈鸿彝看来,宋元时期,中华海洋文化已经走上以海外贸易为主干的全新轨道,与沿线各国公平交易,和谐共生。特别是到了宋代,设有市舶司的都会和商埠,开始像一串明珠撒落在沿海一带,其中,泉州继广州、杭州、明州之后,是第四个设置市舶司的都会。
宋朝元丰年间(1078—1085),朝廷颁发了我国第一个专项外贸法规《市舶法》,即进出口贸易法规。“它规定榷易院与市舶司责在招徕外商,发展外贸。” 陈鸿彝解读,“其‘榷易’的基本办法是:外商船舶进入口岸后,停在海上,由宋朝廷派市舶官员登舶查验货品,按一定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的名义由番商运交宋政府,这其实就是国家的进口税;来华的外商头领要拜会地方当局,一般还安排朝见皇帝,皇帝要给商团大量恩赐,其价值往往大大超过其所‘进贡’,为的是让外商觉得有利可图,经常来华贸易。换句话说,进贡原是一种有偿的交换方式,中国皇帝有面子,来华商贩得里子。”
《马可·波罗游记》有这样的描述:“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每一个人,必须付自己投资总额百分之十的税收,所以,大汗从这方获得巨额的收入。”
由宋及元,泉州的海外贸易枢纽地位并没有减弱,而是加强了。“大批外国商品运到这里,再运到全国各地销售。运到那里的胡椒,数量非常可观。但运到亚历山大港供应西方世界各地需要的胡椒,就相形见绌,恐怕不过它的百分之一吧。”游记中还说道,泉州地区“一切生活必需品非常丰富”。譬如德化瓷器,物美价廉,一个威尼斯银币能买到8个瓷杯。
“2020年德化尾林、内坂窑考古发掘收获”这一考古成果,则证明了《马可·波罗游记》并非虚言。“在我国首次在一个窑址中揭露四座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同时出现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等窑型,在一个窑址就能够感受近千年陶瓷烧制的发展史,十分难得。”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研究员在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上如此表述。从2020年3月到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院、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德化县文管办、厦门大学携手对德化县尾林窑址、内坂窑进行考古发掘,在442平方米的发掘现场,共出土宋至清代青白瓷、白瓷、青花瓷标本数千件。此次发掘还采集200多件不同时代、不同釉色、不同窑址标本的胎釉成分数据,结合历年标本的测试成果,初步建立德化古窑址标本数据库。
三项考古成果中,“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不仅显示了宋元时期泉州钢铁冶炼的技术水平——从炉渣成分可以得出,此地当时可冶炼熟铁、生铁和钢,且是我国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炼遗址。“其钢铁产品不仅销往附近地区,还通过泉州刺桐港‘兴贩入海’‘远泛蕃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教授沈睿文如此介绍,“甚至,这些产品在前几年发掘的‘南海一号’沉船中都能看到,可见铁制品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
航海贸易催生出航海文化。不仅在天后宫,在泉州采访期间,记者还发现,此地与漳州、厦门一带,包括广东省,香港、澳门特区,以及海峡对岸的台湾省,有一个文化上共同的女神——妈祖。妈祖文化如今不仅连接这东南沿海,更连接着海外不少地方的华人,形成了“有海水处有华人,有华人处有妈祖”的特点。而沪上著名雕刻家杨忠明先生则告诉记者:“泉州有天后宫,上海也有天后宫。泉州有洛阳桥,上海如今普陀区桃浦镇的绿杨桥,又名洛阳桥,用吴语来说,绿杨桥和洛阳桥的读音是一样的。此地当年也有旧时的航标塔……”在杨忠明看来,泉州的古代航海文化,不仅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么简单。中国东南沿海的古代航海文化,包括上海的古代航海文化,特别是其间还有哪些秘密待解,在泉州申遗成功以后,更有望深入研究。(主笔 姜浩峰)
链接:承载宋元泉州整体关键价值特征的22个系列遗产点
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