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上下游,贯穿多产业
当你约上三五好友去剧本杀门店“开车”时,有没有想过这些剧本是怎样从编剧手里的文字变成你可以直接体验的游戏?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剧本杀内容与发行团队,不仅连接着上游的剧本生产与下游的店家、消费者,还在培育整个行业的人才队伍,开拓剧本杀的新形式新舞台。
成就编剧的人
剧本的生产无疑是剧本杀产业链的上游,而且是对中下游影响力巨大的环节,如果没有优质的剧本,其他环节的发展无从谈起。然而,这恰恰是目前整个产业发展较为薄弱的地方。
玩“硬核本”却常常遇到逻辑硬伤,玩“情感本”时又觉得剧情与人物的塑造很难让人共情;有些剧本杀的核心与其他本子高度雷同,基本上就是一个“换壳”本,如同鸡肋;有些剧本里甚至不时出现让人读不通顺的语句、明显的错别字……这是不少玩家有过的体验。
现任一家剧本杀内容与发行公司负责人的刘千澈告诉《新民周刊》记者:2019年剧本杀的门店在全国各地井喷式增长,引发了对产业中上游的强烈需求,许多人就在这一年入局剧本杀开拓内容创作、发行等环节,也就是进入沟通上游与下游两端的产业中游,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然而,接下来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给文创产业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引发了许多变数。尽管剧本杀的主要消费场所也是线下,但它同时还有网络消费的渠道;同时,产业总体量还比较小,应对变化相对灵活。与之相比,传统影视行业“伤筋动骨”的程度就大得多,致使不少赋闲的影视编剧转投剧本杀编剧领域,加上一些文学作家、自由编剧的加入,大量“新编剧”涌入了剧本杀。
这带来一个明显的问题:作家有文采、影视编剧熟悉一些故事情节的套路,但他们不懂剧本杀的结构特点,写出来的本子给玩家的体验感往往不好。同时,原先从游戏行业转型为剧本杀编剧的人,能在剧本流程上掌握得比较好,但文字功底可能不牢,写的本子读起来不精彩。
“精品剧本难寻”的问题如何解决?在刘千澈看来,剧本杀发行公司为编剧提供“剧本监修”服务的“监制”这一角色非常关键。“监制大多数本身就是资深优秀的剧本杀编剧,他们拿到其他编剧的本子后,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经过他们修改的剧本的品质能提升档次。”监制如果自己写剧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很难同时兼顾多个剧本的创作;但做监修,就可以同步推进多个剧本。
也有发行团队探索了其他模式:例如一个剧本由三位作者来完成,一位游戏策划带两位作者,前者搭建剧本的核心玩法框架,后者根据自己的擅长领域分别完成文本的撰写。这样,一个剧本的品质会由三个人共同决定,可以规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独立创作的偶然性。
提升编剧自身的素质才是治本之道,这是大多数剧本杀中游从业者的共识。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推出编剧培训业务,期望能为作者赋能,推广标准化的创作模型。
在产业链的另一端,一线接触消费者的DM(剧本杀主持人)同样是一个地位关键而又需要赋能升级的群体。许多剧本杀公司在布局编剧培训的同时开始涉足DM培训。并且,DM的培训还领先一步,有了自己的标准:2021年3月10日,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颁布《悬疑推理主持人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该标准,学员经过培训、考核后,将获得“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四个不同等级的证书。虽然在从业者看来,这个标准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毕竟迈出了以建立标准规范的方式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的第一步。在这之后,剧本杀编剧的从业规范、等级标准的建立,同样令人期待。
打通产业上下游
如今,编剧除了要将自己的剧本交给监制打磨修改外,很多还委托业内公司执行发行,发行公司为剧本添加美术设计、配套音频视频、进行宣发包装后,把剧本销售给下游的店家。发行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剧本杀展会。
许多行业都举办展会,而展会对剧本杀行业的意义尤为重要。对剧本杀店家而言,一个编剧一个发行团队的口碑再好、之前的作品再棒也只能是参考,要保证新作品的品质,没有什么比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把更稳妥更直接了。
有需求就有商机,举办剧本杀展会也成为一门生意。当前,展会通常由一个或几个规模或影响力较大的剧本杀内容与发行公司组织发起。剧本杀展会不需要宽敞的展厅和绚丽的展台,主办方通常是包下一家酒店的多个房间作为展位,让发行商和店家购买“入场票”。
“根据展会持续的天数和酒店档次,发行商购买一个展位大约花费3000-6000元,而一张‘店家票’通常在600元-2000元不等。”在全国各地参加过多次剧本杀展会的刘千澈透露。
发行商入驻后,房间既是他们的展台,也是工作人员休息的场所。店家在展会主办者提供的网络程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剧本后,下单“抢车位”,当一个剧本杀的游戏人满“发车”之后,这个酒店房间就关上门,直到游戏结束。不少店家为了多考察一些剧本,往往会组织好几个人来展会,同时去不同的房间体验。
一些火爆的本子在展会白天的“公车”时段开完后,还会在晚间加开21:00-24:00和次日凌晨0:00-3:00两个时段的“私车”。想挤上“私车”,就得靠一些私人关系或者朋友介绍了。作为发行商,刘千澈在展会上曾经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前一天“公车”排满,“私车”又超时开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他在房间里刚眯了一会儿,刚到早上7点就又有店家提着早餐来敲他的门,希望能早点占一个“车位”。
店家进入发行商的房间开始体验剧本杀作品后就进入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展会主办方的服务没有必要也无法介入;同时,店家通常有自己获取发行商信息的小圈子,对展会组织方的信息服务需求也不强。因此,剧本杀展会主办方最主要的服务工作在于确定展会所在的酒店、确认供需双方的名单,以及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确保参展各方遵守防疫流程。毕竟,国内比较火爆的剧本杀展会上,一天的人流量可能高达3000-5000人。
2021年初,“IP化”一度成为国内剧本杀行业的新风向。不少剧本杀内容与发行企业纷纷入局,尝试将已经拥有较高数量粉丝基础、积累多年口碑的IP转化为剧本杀。像“仙剑奇侠传”这样的经典IP也已授权给剧本杀团队进行开发,一时间业界人士和店家、玩家都充满期待。
不过,“IP剧本杀”如今并未呈现火爆的局面。阿达(化名)曾参与IP方与剧本杀团队的中介工作,她告诉《新民周刊》记者:IP化其实是对国内剧本杀内容与发行团队的一次考验,剧本杀团队究竟是尊重IP、诚心想把这个IP发扬光大以实现与IP方的共赢,还是只想借IP之名来收割一波流量和利益,大家其实可以看得很清楚。
在态度端正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进行IP转化也是不小的难题。“‘魔改’太多,IP方和原作粉丝都会不满意;而如果大量照搬原作的剧情设定,又丧失了将它变成剧本杀的意义。”阿达说。刘千澈则坚信IP化剧本杀的春天将会到来,目前还需要多一些的沉淀:“年初我拿到了不少IP,到目前只转化出两个。只有坚持宁缺毋滥,才可能保住这块土壤。”
推进“剧本杀+”
在内容和发行从业者看来,剧本杀与其他各类产业的嫁接能力很强;如同“互联网+”一般,“剧本杀+”也有各种丰富的落地方式。要共同把蛋糕做大,剧本杀中游从业者就要努力促成更多的“剧本杀+”。
湖南卫视的《明星大侦探》是国内最早的剧本杀综艺,可谓与剧本杀相互成就。如今,剧本杀综艺更是不断涌现,某视频平台今年就上线了两档该类节目。
互动解谜书其实也是一种单人的小型剧本杀游戏形式,例如故宫文创推出的《谜宫》系列解谜书,已成为行业标杆。第一册《如意琳琅图籍》讲述宫廷小画师踏上探险之旅,寻找琳琅宝藏的故事;第二册《金榜题名》以咸丰讼师为主角,探访蛛丝马迹寻找科场大案的真相。
在教育行业,剧本杀也有其发挥空间。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常使用的模拟法庭形式,就可以进化为剧本杀,让学生更沉浸投入地扮演案件中的各个角色。再如,一些高校学生结合革命史实,创作出红色谍战剧本杀,成为思政教育的全新有效尝试。
剧本杀与文旅产业的融合更是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些政府也看到这个领域的潜力,将剧本杀融入文旅产业发展的实践。近期,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宣布:2021年10月1日起,当地将开展持续7天的“魔幻重庆”大型城市剧场沉浸式旅游活动。
这次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把整个城市作为沉浸式场景的巨大“剧本杀”。这个剧本杀把洪崖洞、湖广会馆、大足石刻、统景温泉、武隆仙女山等十余个当地热门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原创剧本故事来自对当地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的发掘演绎。剧本中的NPC达数百位之多,参与其中的游客将体验到二十多小时的思维博弈与几百年的时光穿越。
在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巡视员钟前元表示:“我们大胆引入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旅游模式,不论从参与人数的规模、空间地域跨度上,还是从联合的景区数量和参与深度、城市影响力传播广度上,都是同类活动中前所未有的。同时,这也是通过大型城市剧本游戏,深度融合十几个景区进行城市营销的一次大胆创新。”
当地政府显然看中了剧本杀与文旅产业消费者群体的高度重合。今年6月,美团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剧本杀消费用户中,58%为女性用户,超七成的用户为30岁以下喜欢逻辑推理、角色扮演及新鲜体验的年轻人群。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较高,约为28%。这些人群有着旺盛的探索未知、体验文旅产品的兴趣。
政府在助力,市场也在发力。2021年7月底,全国最大的网络文学企业阅文集团,入股剧本杀平台公司“小黑探”。8月初,由卓然影业、以《明星大侦探》为代表作的编剧团队君怡凤凰联合创立的剧本杀发行机构亮相。
业界人士认为:内容公司的加入,可以为剧本杀行业带来大量的原创IP,同时也带来先进的创作理念、发行经验。影视宣发公司的入场,将提升剧本杀宣发环节的运转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对大体量的资本为剧本杀行业增加在消费者端的曝光率。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剧本杀行业目前100亿元规模的总产值,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不过,资本的深度介入是否会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永恒的讨论话题。
“我始终认为剧本杀是一个文创行业,是需要拥有文化情怀才能做好的。”刘千澈说。剧本杀的舞台越来越多彩,台下的喝彩声不断增加,台后的推进力量也逐渐增强。如何坚持初心,唱好这台文创的“戏”,从业者们还要面临不少考验。(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