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正文

黑石、黑猫,集聚音乐

日期:2024-04-1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黑石公寓建成100周年后的今天,黑石M+文创园区更多是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再建立,再延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记者|杨维格


上图:重新开放的黑石公寓参照历史图纸与照片对照,修缮还原了外立面及内饰面貌。


  “有两种忘记生活烦恼的方式,音乐和猫。”上海复兴中路上的黑石公寓侧面有一座银色的雕塑,带着耳机的小男孩背上站着一只猫。雕塑旁边是黑石公寓底楼书店的入口。书店的工作人员刘天介绍,有一只三花猫常住在黑石公寓,有时会在书店给读者当陪读,它把整个黑石M+文创园区当成了家。

  2024年,是黑石公寓建成100周年,黑石公寓底楼书店正在举办主题为“百年一建:黑石公寓100周年历史图鉴”的展览。详细展出了黑石公寓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风格,以及曾经入住的名人房客。展览旁边还有一排特别抓人眼球的“黑猫”形象的文创产品。刘天说:“公寓建筑可能代表过去,音乐元素可能代表近现代,黑猫形象更多是现代精神的体现,我们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感受到治愈和放松。”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底蕴深厚的黑石公寓经过细致的修缮维护,与周边的音乐资源相融合,成了上海音乐资源最集聚的时尚街区。


折中主义建筑杰作


  黑石公寓是对英文名称“Blackstone Apartments”的直译,又名花旗公寓,现名复兴公寓。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告诉《新民周刊》,关于“黑石”(Blackstone)名称的由来,坊间有传闻说是公寓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石石材,而公寓的创建人叫做J.H.Blackstone的说法则更为有力。J.H.Blackstone,汉语名字为“宋合理”,美国教会传教士。1917年他接续自己的父亲成为司徒基金在华负责人。百年前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属于地广人稀、空间开阔的城郊地带。1924年,宋合理在辣斐德路1331号投资建设了Blackstone Apartments(黑石公寓)。

  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藏有黑石公寓的原始图纸,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公寓,原设计图为5层,现状为6层。坐北朝南的黑石公寓包含多重建筑流派特点,是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以中间的门为轴线,沿街北立面左右对称,底层建有宽敞门廊,由简化的科林斯双柱支撑,并带有丰富的古典主义装饰,汽车可以直接驶入。主入口开敞门廊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

  “公寓沿马路设超大过车门廊和港湾式车道,门廊上面为超大露台,在上海公寓中绝无仅有。”娄承浩说,这也是黑石公寓特色。

  曾多次到黑石公寓内部参观的娄先生特别观察过黑石公寓所铺设的地砖。“上海的历史建筑中,大多数的马赛克地坪都是方形或者六边形为主要元素,图案样式有回字纹、云雷纹、万字、曼陀罗等。黑石公寓的马赛克地坪通过丰富的组合方式,每一层铺设的不一样的马赛克地砖花纹和颜色,犹如一幅幅彩色地毡,特别精致灵动。这在当时的上海来说,是绝无仅有的。”

  更让人惊艳的是黑石公寓配备的高规格的内部设施。黑石公寓建成之初,就曾在报纸上打出“中国最好的公寓”的广告语。“虽是自夸,但它有如此自夸的底气,公寓里配套设施都很先进,拎包入住或者空屋租用都可以。”娄承浩说,当年的《北华捷报》曾记载过黑石公寓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黑石公寓所有卧室都将提供冷热水的浴室。厨房内均配有冰箱、煤气灶及小型洗衣设备。为了满足住客的种种需求,公寓内还设有四季恒温泳池、餐厅和舞厅。大楼的顶层是一座屋顶花园,可以俯视附近大部分街区。在户外,还设有3座网球场及12个停车库。在服务方面,如果客人需要,公寓还可提供餐食服务……此外公寓还提供了电梯、中央供暖和佣人服务。”

  由于条件过于奢华,当年并没有把黑石公寓放在“公寓”一类,而是将其归为“酒店”类,由此带来税费的增加。

  如此舒适豪华的公寓,除了为来华传教士提供生活、聚会的落脚之处,黑石公寓也是不少旅居上海外侨的第一选择。

  还有名人新婚蜜月时在此居住。1935年,熊希龄迎娶当时著名的才女毛彦文。熊希龄潜心于兴办实业和慈善事业,创建香山慈幼院,并参与发起世界红十字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毛彦文则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归国的女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任教。据《申报》记载:“二人的新房设在3楼36号,该房每月租金148两,为二等客房。内有会客室2间,卧室2间,同时附设厨房和浴室,并配有一名男仆。除酒店配备的设施之外,新房内还挂有马相伯所赠对联,恽寿平所题吴门女史范雪仪的工笔人物画八幅及一些西洋名画……”

上图:百年过后,底蕴深厚的黑石公寓经过细致的修缮维护后再度焕发新生。从一楼入口处踏进黑石·幸福集荟,极具延伸与冲击感的拱门走廊映入眼帘。


褪去奢华沉淀岁月


  据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蒋杰的研究,抗战爆发后宋合理返回美国,黑石公寓交由一位瑞典外侨管理,但公寓的设施与服务质量都不断下降。后来公寓一半以上的房间都缺乏家具,餐厅被改作他用,佣人们也被遣散。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黑石公寓”,会发现很多博主将它称为小众拍照圣地,选个傍晚或阴天,在黑石公寓沿街的门廊下倚着简化的科林斯风格门柱,拗个造型确实很出片。那上海人对黑石公寓有怎样的印象呢?同样热爱摄影的上海50后寿幼森,最近新出版了一本口袋书《老寿带侬兜马路》,书中特别提到了黑石公寓。老寿告诉《新民周刊》,他对黑石公寓的印象主要停留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黑石公寓邻近跳水池,另一个是上海人聚集在黑石公寓换房。

  “我小时候对黑石公寓的印象其实不太深,只记得黑石公寓旁边有个跳水池。我上小学两年级的时候,被跳水队选中去学跳水。当时从我家步行出发,穿过新康花园,路过黑石公寓,不用过马路就能到跳水池。”回忆起当时学跳水的经历,老寿告诉《新民周刊》,虽然他懵懵懂懂学了半年跳水就被淘汰出局,但可喜的是他学会了游泳,一头扎入水中也不会溅起水花。而等到老寿的儿子学习游泳时,黑石公寓则有了新的身份——房屋中介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黑石公寓因为毗邻徐汇区房管局,成为中国最早的民间房产中介之一。在老寿记忆中,那是非常热闹的画面。“当时马路两侧人头攒动,不亚于后来的英语角和现在的相亲角。换房双方的条件有较大差异时,会用当时的紧俏商品来填补这个差异,比方说凭票证供应的自行车、缝纫机等。我曾听说有人通过四次换房,房间越换越大,地段越换越好,显然这是其中的高手。”

  徐汇区房管局搬迁后,黑石公寓因严格的物业管理而长期隐匿于大众的视线。退休后的老寿爱上了研究上海老建筑,他特意买了拍摄设备,学习在咔嚓声中为老建筑留下时光剪影。黑石公寓一直挂在老寿拍摄清单前列。

  “黑石公寓的体量很大,沿街的北立面最能体现它的建筑风格,然而高大的行道树在很多季节都遮挡了整个建筑。即便用上广角镜头,想要拍到完整的、不被遮挡的黑石公寓,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拍外立面拍不过瘾的老寿,就想着寻找机会进入黑石公寓内部参观拍摄。2014年初春,老寿等到了这个机会。

  “那天我在黑石公寓附近转悠,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外国小提琴制作师,他很热情地邀请我上楼参观他的工作室。”进到黑石公寓内部,老寿注意到小提琴工作室内部空间很大,被划分为好几个房间,分别用作会客厅、小提琴制作间和成品展示间等。房间内的陈设除了嵌入式白色壁柜、真皮沙发,还有靠椅方凳、云纹条几等中式传统家具。其中采光最好的是开了两大一小三扇窗户的里间,有一株翠绿的龟背竹安静地待在沙发旁晒太阳。“我参观结束准备离开时,小提琴制作师还送了我一张小提琴CD。他很热爱音乐,房间一角的木质书柜专门用来放他收藏的音乐书籍。”

  之后老寿又参观过一次黑石公寓的36室,也就是熊希龄当年的婚房。那时36室已经被多个办公单位改造过,不过依然保留了房间的整体布局。

上图:黑石公寓内的音乐元素可能代表近现代。


从黑石公寓到黑石M+


  2024年3月底文旅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黑石M+街区荣登榜单。“黑石”指黑石公寓,“M”指的是“MUSIC”,即以音乐以及其复合功能为主题的园区。因为黑石公寓对面是拥有145周年历史的交响乐团,再往北则是建校97年的上海音乐学院。同时它邻近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上音附中、上海越剧院以及一批乐器商店,处于复兴中路—汾阳路音乐核心区的重要位置。2016年,徐汇区开始进行街区整体改造,黑石公寓也开始了保护性修缮。

  在公寓整修过程中,本着尊重历史建筑原有格局基础上更新利用的原则,设计方、施工方和未来的项目运营方打开了黑石公寓的历史图纸,围绕建筑最初的形态进行复原,还原了其外立面及内饰面貌,特意保留了原建筑的经典元素——马赛克花地砖,力争从最小的细节还原历史。

  2020年,黑石公寓底楼空间被打造成了一个书店综合体,以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崭新面貌重新走入人们视野。从一楼入口处踏进黑石公寓,极具延伸与冲击感的拱门走廊映入眼帘。底层廊道地上的马赛克拼花砖是原有过道的复刻还原。墙面没有沿用原本公寓内的淡蓝色,而是使用了既复古又时尚的蓝绿波纹板面装饰。店内门窗则完全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公寓一楼原来的恒温游泳池则填埋改造成了咖啡店。

  此外一楼还设置了7个主题集室,分别是儿童集室、灵感集室、生活集室、视野集室、音乐艺术集室、文化集室、唱片试听集室。唱片试听室内有数百张黑胶唱片,无论是爵士、摇滚,还是古典、戏剧,抑或是代表着老上海之声的周璇、白光……它们几乎囊括了这一百年来在上海响起过的所有声音与旋律。加之设计师大量运用圆弧曲线,以东西方共有的经典建筑形态拱门营造出柔和优雅的艺术氛围。人们可以随意在廊道和主题集室间穿游,捕捉漂浮在空气中的艺术灵感。抑或坐在配备了阅读灯的沙发和小书桌旁,翻阅一本小说,恍然抬头间体会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百年前公寓一楼就设有书房和会客厅。

上图:黑石M+园区。


  目前黑石公寓仅开放一楼,2至6楼仍为居住和办公空间。黑石M+文创园区则入驻了多重商业形态,不过主要以时尚创意服务型为主,涵盖音乐主题书店幸福集荟、音乐主题精品酒店 M+Hotel、中国指挥家余隆工作室等。

  以“优秀历史建筑+文创园区”的黑石M+街区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新民周刊》采访了“黑石一姐”艺芝。出于对黑石公寓的热爱,艺芝不仅给自己起了个很直接的绰号“黑石一姐”,还将黑石公寓门廊顶部装饰细节文在了手臂上。2019年4月正式入住黑石公寓的艺芝,创办了她自己的商业咨询机构Litchi Experience,专注于“体验咨询”。艺芝和她的小伙伴们也在黑石公寓举办过各种展览活动。同一空间下时间倒回1925年,美国画家波特利在黑石公寓25号房间,也举办过艺术展览。各路名流争相入住黑石公寓,这里曾经也是上海非常热门的文化社交场所。

  “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在这里的工作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复兴。你能想象100年前的理想主义者与今天的理想主义者在同一个空间里互相碰撞、激荡,继而产生出影响各自时代的洞见吗?这就是它好玩的地方。”艺芝说黑石公寓建成百年是一个纪念,也是新的开始,未来会积极支持艺术与商业的活动。“我们期待中国年轻人提起上海黑石公寓,了解更多的是褪去半殖民色彩之后,它和上海这座城市现代的记忆。也希望给更多文化艺术从业人员、艺术家、画廊主、藏家们带来更多美好信心与祝愿。”

  至于黑石M+文创园区的建立,艺芝认为它对黑石公寓本身产生了很多当代性的积极影响:“黑石公寓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但它在上世纪20年代被投资建造,在上海城市历史发展中属于西方的 Relic(遗物)。黑石公寓建成100周年后的今天,黑石M+文创园区更多是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再建立,再延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记者|杨维格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