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生辉“大杨浦”
1993年12月13日,邓小平登上上海杨浦大桥,感慨万千,留下了名句:“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杨浦大桥连接的,是上海的浦东新区与杨浦区。二十多年过去了,浦东新区早已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改革开放标杆,杨浦区也成了全国知名“双创”示范区,展现出“大杨浦”万千魅力。这一切,让小平同志的名言,更添时代意义。
“大杨浦”意气风发,十分不容易。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杨浦区,曾经是上海最主要工业区域之一,炼钢、纺织等都是当年经济支柱。也因此,当新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杨浦面临严峻转型考验。
世界主要工业地带,都面临同样难题,能答好的不多。以匹兹堡、底特律、芝加哥为代表的美国东中部-五大湖区域,一度执世界制造业牛耳,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到来,这些重工业地带纷纷衰落而“生锈”成“工业锈带”,最典型的就是2013年“汽车之都”底特律破产。
杨浦的转型之路一点不轻松。多年“工业杨浦”布局,固化了杨浦发展空间。探索转型之路,不仅要调整产业布局,更要找到具有杨浦特点、符合发展规律的新路。杨浦区为此不断探索、一路奋进,走出了一条令人振奋的转型发展“杨浦之路”。
“工业杨浦”转型第一步,是借助区域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知识杨浦”,代表作就是“大创智功能区”。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当时称为“杨浦区大学城中央社区项目”被列入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周边有著名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一批名校,为转型“知识杨浦”走好了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著名的创智天地园区,又成为了“大创智功能区”,规划面积扩展到6平方公里。如今,知识经济氛围,将周边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科技园区融为一体,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联动发展,让“知识”在“杨浦”落地生根、散枝开叶。
“创新杨浦”,是“知识杨浦”的迭代标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有中国特色、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就能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新动能。2014年9月,当“双创”开始走进中国人生活,令人欣喜的是,占得先机的地区之一,是上海的杨浦区。
2018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杨浦区“长阳创谷”视察,对杨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创新生态系统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年11月,杨浦区“着眼建设世界级创谷,打造双创升级版”,被列为国务院先进典型。2017年-2019年,杨浦区连续三年被国务院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这一切成绩取得,来自于杨浦区走好转型之路的坚定决心与意志。在10多年时间里,杨浦区真抓实干,一步步推进“工业杨浦”向着“知识杨浦”转型,又再次向着“创新杨浦”升级。从西部核心区到中部提升区,再到东部战略区,精心谋划、渐次展开、有序推进杨浦转型版图,让充满了浓重工业气味的老杨浦,成为充满智慧、宜居宜业的新杨浦。
杨浦人民永远不能忘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9年11月2日下午,在上海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听取黄浦江两岸核心区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基本情况和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情况汇报。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为上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习近平对杨浦区科学改造滨江空间、打造群众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的做法表示肯定。
那天,彩霞映红了浦江两岸,杨浦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