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民一周 > 正文

朝鲜有了“战斧”

日期:2021-09-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作者|朱国顺


  9月13日周一,朝鲜国家通讯社朝中社宣布,在周末两天的11日和12日,朝鲜国防科学院成功进行了新开发的远程巡航导弹试射,导弹在朝鲜领土和领海上预定的椭圆及八字形轨道上飞行,共飞行了7580秒,然后精确击中了1500公里远的目标。

  从试验过程可以看出,朝鲜进行了周密准备,尽可能减少对外界影响,充分体现了成熟的导弹测控能力。试射的数据,相当于标准版“战斧”的射程,意味着朝鲜首次拥有了世界一流巡航导弹,意义重大。

  世界各国七十多年的导弹发展历史,总体只有两大类: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世界上第一枚投入实战的导弹是巡航导弹,那是二战德国率先使用的V-1导弹。但在隔着海峡攻击伦敦的过程中,弹道导弹V-2的风头,很快就盖过了V-1,成为袭击英国的主力导弹。战后各国翻版V-1、V-2发展导弹过程中,弹道导弹也远远把巡航导弹甩在了后头,各国的战略导弹、主力导弹大都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在战后前三十年几乎被边缘化了。

  两者命运的落差,在于各自发射方式的不同。

  弹道导弹发射靠的是“蛮力”,使用火箭发动机,以扔石子的方式尽可能将导弹扔得更远。只要不断加大火箭推力,尽可能减少自然因素对圆概率偏差的影响,导弹就可以威力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深受各国喜欢,因此世界上大号导弹都是弹道导弹。

  相比之下,巡航导弹靠的是“巧力”,像一架无人驾驶飞机,依靠弹翼在空气中产生浮力,由飞机发动机推动前进。“巧力”的难度比“蛮力”高了不少,特别是在远程发射时需要有全程的测控能力,这与扔一个石子的抛物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战后前30年,巡航导弹只用于反舰导弹、岸防导弹等一些近程导弹上。

  转机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太空观测地球成了世界各国日益普及的观测方式,它直接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巡航导弹的中兴。

  巡航导弹发展的难题之一,是无人机方式远程发射控制不住。但卫星普及带来的好处就是,整个地球一览无余,很快就解决了巡航导弹的远程测控难题。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技术——地形匹配系统,它利用卫星等把接近于实时的地理信息记录下来制作成地图,巡航导弹发射后通过航路上设定的若干个地形匹配点,不断矫正偏差,直至最后到达目标上空。地形匹配把巡航导弹远程发射的误差彻底解决了,带来了巡航导弹繁荣时代。

  1976年,以小型化的涡扇发动机为动力,配备了地形匹配系统的BGM-109巡航导弹试飞成功,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战斧”。标准版“战斧”射程可达1500公里,精度达到10米。经过40多年发展,“战斧”拥有20多个型号,涵盖了陆射、海射、空射、潜射各种型号,飞行时速800公里,通过惯导加地形匹配,以陆地平坦地区60米以下、山地15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直至抵达目标。最新型号射程已超过2000千米,精度据称可达到1米。

  相比于弹道导弹,远程巡航导弹最大优势就是“灵巧”,它可以绕路找到目标,并且通到窗户钻进去,成本也比弹道导弹低了不少,带来了全新的模式。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世界是平的”。当“战斧”出现并在实战中体现了作用后,很快就在许多国家出现了类似版本。由于发动机技术、用途的接近,同类产品的外观以及性能都非常相似。在朝中社配发的图片中,朝版远程巡航导弹的外观,与“战斧”十分相似。这当然不是翻版,只是因为“世界是平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技术本身已很难制造“鸿沟”,人类的对话合作,就更显得必要与迫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3日表示,中方一贯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方呼吁有关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积极开展对话接触,不断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

  大道至简,亦至要。(作者 朱国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