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民一周 > 正文

香港北进

日期:2021-10-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作者|朱国顺


  如果打开一张香港地图,可以发现,香港主要的繁华区域,都集中在南部维湾两岸的港岛与九龙半岛上,北部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元朗区、北区、大埔区一带,基本处于人烟稀少的未开发状态。这经常会让人大惑不解:地少人多的香港,何以让这么多空间白白浪费?

  谜团正在逐渐消散。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任期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宣布,将用20年时间开发建设北部都会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三成,建成后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接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容纳三分之一的人口,北部都会区建设将使香港的发展重心,由此大幅度地向北挺进。

  香港北进,是香港发展版图的根本性改变,也是香港更好融入祖国发展的战略大计。

  香港地方不大,土地面积为1111平方公里,但这座繁华城市的开发程度却很低,只有24.9%左右,住宅更是只占香港土地的6.9%,由此带来很多民生矛盾。与其一河之隔的深圳,建城仅40年,开发程度已超过了50%。

  不能不说,香港发展的窘境,是因为在相当长时间里,香港发展的布局思路,受资本操控、受外部势力的影响很深。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为了解决市民住房问题,提出了舒解民困的“八万五”计划,但地产资本皮里阳秋百般阻扰,好规划无疾而终,得益的是“半城”们的垄断利益。特区政府为了推动产业转型,提出建设科创特色的“数码港”,但在地产大佬几番运作下,却变成了一个叫做“数码港”的房地产项目。特别是面对几乎全球最贵房价、最逼仄的居住空间,香港多年来只在维湾两岸“螺蛳壳里做道场”,却对北部巨大发展空间视而不见,这既有地产商们既得利益所在,也是某些人远离内地的坏心思所在。10月7日林郑月娥在被问到几年前为什么不提出北部建设规划,她回答说,因为香港目前处于最好的时候,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

  香港的天,终于是明朗的天了。

  今年国庆,香港中联办领导们深入基层开展“落区聆听、同心同行”活动,走访慰问社区居民、创业青年、商铺店主、“笼屋”住户,听取意见建议。特区政府也积极谋划,以全新的理念推进香港的发展,标志性的举措就是建设北部都会区。

  北部都会区包括了香港靠近深圳的元朗区和北区的全部面积,将香港北部与深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内地的连通融合。在特区政府的有关解读中,新区被表述为“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目标是“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即香港、深圳“双城”的“深圳湾优质发展区、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为此香港将修建地铁、快轨、北环等交通设施,直接连通深圳的南山、福田、罗湖、盐田等,港深两地的发展将由此在连通、融通中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未来10年内,将在北部都会区建设33万套公营住房,连同原有的房屋及新建的商品房,总共可提供超过90万个居住单位,可以解决250万人口的住房需求。香港总共才700万人口,这些价廉物美的公营住房建成后,将最大限度解决香港住房“房价贵、面积小”的几十年弊端。香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逐渐变成现实。

  世界上前50座超级城市中,6个位于中国,这6个城市中的两个就是香港与深圳。当港深两座超级城市牵手开展深度合作,将形成一个世界超强城市圈,拥有3000平方公里面积、3000万人口、GDP总和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将大幅度提升港深两地发展能级,更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空出世一座世界巨无霸城市体。

  香港北进,在发展香港中造福人民,在连通内地中拥抱祖国。(作者 朱国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