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方案”的现实紧迫性
随着巴以冲突骤然升级,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两国方案”,越来越具有现实紧迫性。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当前巴勒斯坦形势危急。王毅指出,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不断被撕开的伤口。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两国方案”,就是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样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的和谐相处。“两国方案”完全落地,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也才能获得持久的安全。
100多年前,随着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作为盛极一时的战胜国,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的托管权。战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排犹情绪,犹太移民逐渐涌入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试图阻止犹太移民潮,双方接连爆发冲突。1937年,英国负责调查巴勒斯坦骚乱的一个委员会首次提出“两国方案” ,建议结束托管并将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由于二战爆发后中东成为英国不愿放弃的一块重要战略地区,这一建议不了了之。
1947年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移交给联合国,同年11月29日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准备将历史上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进行分割,建立一个犹太国家以及一个阿拉伯国家。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但最终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得以通过。六个月后的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建国,英国从巴勒斯坦撤走了最后一名士兵,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的181号决议,规定犹太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阿国地区的大部分土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进一步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也就是几乎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无数巴勒斯坦人被迫流落到周边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两国方案”想法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越来越多认同,巴勒斯坦人对这一方案的支持度也逐渐变高。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
宣言明确巴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巴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内正式以“巴勒斯坦”名称代替原先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尽管巴宣布建国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承认,但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多次要求联大将巴勒斯坦从观察员地位提升为会员国地位,均遭到以色列和美国的坚决反对。
经过一系列谈判及达成的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巴逐渐收回并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约2500平方公里土地,哈马斯占有加沙、法塔赫管制约旦河西岸。
2003年4月,联合国及有关国家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规定巴以应在2005年完成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与以色列毗邻的巴勒斯坦国。作为中东问题涉事甚深的美国政府,也曾经在多个场合主张认为,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巴两国共存,是解决中东问题最佳、唯一途径。但诸多谈判和努力,均未取得成果。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王毅外长指出,以色列有建国的权利,巴勒斯坦同样有建国的权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谁来关心?犹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这个世界存在各种不公,而对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经延宕了大半个世纪,承接了几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王毅指出,推进“两国方案”的正确路径是尽快恢复和谈,各类促和机制都要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呼吁在联合国主导下,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更大范围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面对白热化的巴以冲突,加快推进“两国方案”完全落地,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作者 朱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