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民一周 > 正文

记者的提问

日期:2024-08-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作者|朱国顺


  记者的提问,是一门学问。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优异表现,赢得世界喝彩。从面对质疑淡定表示“这就是我的正常水平”的潘展乐,到夺冠后表示“Queen Wen”称号实至名归的郑钦文,再到手持西班牙徽章领奖致敬因伤退赛对手的何冰娇,中国年轻运动员正在以自信的谈吐、活泼的表达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坚持赢得赞誉。一家境外媒体以“在逆全球化的时刻,他们反而活出新全球化的范儿”,来表达对中国新生代运动员的钦羡。

  在中国运动员进步越来越快、越来越“会说话”同时,记者的提问有时却显得跟不上趟。

  有次全红婵赶场,旁边一位记者突兀冒出一句:“你飞得累吗?”全红婵略略停顿:“什么?”记者再问:“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全红婵快人快语回答:“这话问的。”稍后瞥了一眼:“谁不累啊。”还有次她碰到一位记者问:“现在考一考你,‘拿捏’你知道用英语怎么讲吗?”全红婵回答:“不知道。”那位记者说:“我教教你好不好。”全红婵利索回答:“我不想知道。”

  百米飞鱼潘展乐遇到的是一位主持人:“请用你的家乡话说一下潘展乐三个字,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温州方言和这个谐音(破纪录)。”估计记者想用温州话造个潘展乐就是“破纪录”的“梗”,潘展乐看了眼记者:“不会。我们平时只说普通话。”方言测试碰壁后,主持人又问,有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点,你看过“乐乐家谱”这张图吗?潘展乐说:“没看过,不上网。”主持人只能尬聊:“那你抓紧时间看一下,会有惊喜的。”

  新闻理论上十分重视记者的提问,因为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有效提问有助于挖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记者提问有很多方法,开门见山的正问法、迂回侧应的侧问法、逆向提问的反问法、以误求正的错问法、层层递进的追问法、明知故问的设问法、带点激将的诱问法、立场对立的质问法、借用他说的借问法等等,不一而足。好的提问是锦上添花,差的提问则截然相反。

  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对记者提问有过两个基本观点:提问的记者需要专业、问题需要有价值。他遇到的没意思问题典型,是担任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时,一位记者提问:请问全国政协有多少女委员?他直接回答说,你去网上查查。后来赵启正在访谈节目中说,这位记者浪费了一个大好机会,这个问题只要去查一下委员名单就知道了,问不到(发言人的)观点、见解,可惜了。

  当年当记者时,有三次采访至今记忆犹新。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两会采访赵启正,他当时是浦东新区领导,我去京西宾馆他住的房间。一落座就讲起他提到过的亚洲经济走廊几盏明灯,一盏是香港,一盏是上海。本来一刻钟的采访整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相见恨晚。另一次也是全国两会上,采访“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当时这还比较敏感,我就从“费尔康”未能入华说起。两人聊了一晚上,写出的稿子既深入又完全可公开发表。还有一次是采访美国国际集团创始人格林伯格,他和朱镕基市长一起创立了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握手寒暄后他突然问我,是不是我们在哪里见过面?我马上讲起了国际集团以及友邦保险在上海的发展,一次采访很快成为了“老友记”。

  “新华社最好的记者”毛泽东,1974年5月30日会见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那天早晨7点多在中南海书房,81岁的毛主席问李政道,对称是一个静止的观念,在普遍观念里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那么为什么在科学上“对称”这么重要。这个问题,跟李政道获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有关。一位伟人、一位大科学家,就此深入讨论起运动与对称的关系。一次会见,成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哲学交流。

  在一次对中国领导人的采访中,记者准备的问题清单,整整手写了9张A4纸。

  有网红教授讲,新闻无学。但优秀的提问,就足够学习一辈子了。作者 朱国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