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穿针
夜幕下伸手不见五指的军用机场上,歼16咆哮着打开加力带着两道耀眼尾焰腾空而起,似离弦之箭扑向夜空。茫茫夜空中运油20庞大身躯若隐若现,歼16渐渐抵近加油机后,运油20伸出了长长加油软管,尾端稳定伞镶着轮廓灯带成为夜空亮色。在精准语音提示下,歼16不断调整位差逐步接近稳定伞,“左侧3米,很好;2米,左侧1米;很好”。一瞬间,歼16受油管滑入稳定伞,接上了加油软管……
这是一段漆黑暗夜里战机空中加油视频,中航工业官微把它取名为:暗夜穿针。暗夜穿针,绘出了夜间空中加油的困难与震撼,过程紧张、对接精巧、配合默契。
空中加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能大幅度提高战机作战半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大国空军重要战略能力。同时,空中加油难度极大,黑夜里空中加油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极为高超技术能力。当歼16与运油20黑夜里成功实现空中加油,标志着“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战略能力跨出了一大步。暗夜穿针,道尽了“穿针”之不一般。
由于无可替代的作用,空中加油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已开始探索,但至今全球具备成熟空中加油能力的国家,依然停留在个位数。最先出现的是软式加油技术,也就是目前常见的加油方式,它由加油机伸出长约30米输油软管,尾端装有喇叭形钢骨架锥套,在气流冲刷下形成较为稳定输油通道,俗称稳定伞。受油机在机头上方装有肘形受油管,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不断调整两机方位速度,最终将受油接头插入锥套后接通加油管。另一种是美国人探索的硬式加油技术,虽然加油速度能达到软式加油的二至三倍,但因为操作复杂容错性差,至今发展七十多年依然未完全成功。
空中“接头”加油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非常复杂。最大困难是飞机尾流的干扰与影响。从空气动力学来讲,飞机得以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机翼下翼面压力高于上翼面压力产生的升力。这个升力在产生同时,由于压差作用持续有气流从下翼面绕过翼尖流到上翼面,在两个翼尖形成巨大漩涡(现代飞机加装翼梢小翼就是为了打散漩涡阻力),加上庞大机身空中滑过造成气流分离产生的漩涡,再加上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三股气流共同形成了向后的巨大尾流,对临近飞机包括受油机带来威胁。特别是现代飞机个头越来越大,这种威胁几何级数增加。
2017年1月7日,一架560吨重的A380从迪拜飞往悉尼,在孟买管制区上空航线高度35000英尺,对面飞来一架庞巴迪CL604双发公务机,航线高度34000英尺。也就是说,两架飞机在高度差约300米的上下两条航线上迎头飞行。当两机交会时,A380产生的巨大尾流扫过下方的CL604,瞬间将CL604压下掉落了8700英尺,CL604一台发动机故障,多位乘客重伤,飞机紧急降落后报废。正因为此,各国设定不同航线时,一般高度差需要相隔600米以上,横向距离需要在10海里以上。虽然空中加油是同向同速,但飞机尾流依然影响很大。
空中加油另一大难点,是加油机本身燃油配平。波音737级别飞机,每分钟耗油量约41千克,机上燃油系统有足够时间均衡分配油料。现代加油机软式加油每分钟可输油1350千克,硬式加油每分钟可达3160至5100千克,使得燃油快速在一个又一个油箱间移动,腾出的空间还需要大量惰性气体迅速填入,非常考验飞机各系统间的协调响应速度。
最根本的难点,是两架高速飞行飞机如何在高空气流急剧波动和加油管不断晃动中,精准找到结合点顺利将加油管与受油管稳稳接合。这是真正高难度的空中“穿针引线”,漆黑夜空里的“暗夜穿针”,就更是难度的几何级数。
人民空军作为战略性军种,军改后发生了巨大变化,磨砺出了世界顶尖水平的战备能力。不仅主战飞机普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舰载机也在今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伙伴加油方式,在11月29日中俄空军第9次联合巡航中,还首度出动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轰6N战略轰炸机。
“暗夜穿针”,生动展现了人民空军全天候全时域战略能力。作者 朱国顺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