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余额宝之争
最近,央视证券咨询频道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连续发文声讨余额宝,指责其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会搞乱利率,并且造成更多小企业拿不到贷款。他高举“取缔余额宝”的大旗,迅速引起业内轰动和网民的巨大争论。
据悉,余额宝、理财通的基本运作模式就是吸纳公众资金,再同银行谈一个比普通存款利率高的同业存款,借此吃银行的利息,最后转化为公众的收益。其实早在余额宝们这么做之前,银行自己就已经发售过不少类似的理财产品了,只是效果不如这些靠网络人群基数起家的“宝宝”们。
很明显,余额宝们就这么一路高歌地来了,它们卷走了老百姓的闲散资金,也卷走了银行的中小散户存款,这让这些年基本靠垄断一直吃香喝辣、效率低下却又脑满肠肥的银行不满了。都是利益惹的祸,那么余额宝们到底是专家口中的“吸血鬼”还是老百姓眼中的“天使”呢?
陈冰:我是余额宝的忠实拥趸。打开手机看看每天的进账,那感觉——真棒!为此,我在余额宝里挂了N张卡,基本上卡里有的钱全部转进了余额宝,现在我卡上的余额以个位数计。为了做比较,我还往微信的理财通里充了一些钱。虽然理财通的7天收益率要比余额宝略高一些,但是一次只能挂一张卡,而且要解绑换另外一张卡的过程非常繁复,所以也就断了我多赚二三两银子的路。
现在又有砖家叫兽跑出来对余额宝开炮,我真搞不懂了,这么方便快捷又能几乎零门槛让老百姓赚点小钱的工具怎么就这么不被人待见了?!其实余额宝就是一个大大的团购,集中小老百姓的散碎银子去向傲娇的银行谈条件。想想连查询都要收钱的银行是多么的无耻!稍微提供一点服务就要收钱,收钱,收钱!眼下有人动了他们不劳而获的蛋糕就开始骂娘了。这些人到底有多腹黑。我承认这里面有一定的金融风险存在,对个人的账户安全也有隐患,但不能因为它的不完善就全盘否定吧?
坚决拥护余额宝等宝宝们带来的互联网金融改革,没有他们来搅混水,咱小老百姓到哪里去享受这么便捷又免费的财产增值?
金姬:诞生8个多月的余额宝已经吸引了6100万客户,资金规模超过4000亿元。说来惭愧,我没有支付宝帐号也不用网银。我对网上金融总有一些不信任,更何况周围人都能帮我网上支付,我宁愿让他们给我筑起一道“防火墙”,而依靠这个理财,对我而言有些天方夜谭。
在我看来,无论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百度的百发百赚、网易的现金宝还是微信的理财通、苏宁的零钱宝,也许更适合那些有零散闲钱的网民。以余额宝为例,就是让你用支付宝内的钱去买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好处是随时可以在淘宝或天猫购物,也高于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风险是你可能比以往把更多的钱放入支付宝,网上购物会更多。而且,类似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较高收益主要来自于银行间的协议存款,这意味着互联网大佬们把网民的散钱汇总起来去银行拿高利息。最近银行协议存款利息下降也直接影响了余额宝们的收益率。此外,如果手机丢了或者网上帐号被盗,余额宝们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也值得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那么多“宝”们,只有余额宝、理财通和零钱宝是投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也高于6%。这对于那些被中国股市深套的股市散户而言,不失为一种“弃暗投明”的选择,如果他们不是老头老太的话。至于把最近的房贷收紧归咎于余额宝们,似乎是银行的托辞吧。
韩波:余额宝要不要“取缔”,这两天成了大热门。我觉得很奇怪:“取缔役”在日语里说的是董事,可咱们是在说汉语吧,在中国,“取缔”这个词很令人惊悚了。对于一家企业、一项业务而言,取缔就等同于取了某个自然人的项上人头。某些人说这个词之前,过了脑子吗?
如果罪大恶极,取了项上人头也是一个选项。可是,余额宝的罪恶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了?或者说,它的业务具体违反了哪一条律令,能够拿出来摆一摆吗?一个村子原本是各家各户分头把零钱存进银行,利息多少银行说了算;如今村里有人把这些钱归集起来存银行,利息多少大家有个商量,这个过程究竟有什么问题?把钱聚拢来是大家自愿的,银行以较高的利息拿到这笔钱,虽然肯定不开心,但不也是自愿的吗?
为了自己一点不开心,就要取缔人家,实在是霸气啊!
有人把国家的金融安全拿出来了,说余额宝造成了不安全。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类似的场景实在是见过不少了。设想一下:街角几个小痞子对着经过的小美女吹口哨,小美女心动过速,居然翘了!小痞子的行为果然造成了不安全,但是能否因此“取缔”他们呢?我看不能。主要问题是小美女太弱不禁风了。
我还想到了一件事情:最近在轰轰烈烈地查刘汉,他的黑暗发迹史里,银行的身影也是频频出现的,我们能否据此来要求取缔银行的这个那个呢?
哥们,为什么你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