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瑞士银行不再保密
根据5月6日瑞士签署的《税务事项自动交换宣言》,瑞士境内338家银行将不再固守从16世纪起开始的保密制度。“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法国《世界报》如是评论。
在人们印象中,瑞士银行称得上“世界保险柜”。瑞士银行凭借其保密制度和国家中立国的特殊地位,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曾为国际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根据这部法律,瑞士银行为储户绝对保密,禁止其他人插手过问,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以及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然而,这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客户关系,也让瑞士银行不断卷入贪腐和逃税的丑闻。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尼日利亚前军事独裁者阿巴查等政治人物,都曾因在瑞士银行存放不义之财而被冻结资产。
保密制度的废除已经是大势所趋。在美国的率领下,德国、英国等饱受逃税之苦的欧洲国家也一改往日对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放任,开始不断对瑞士方面采取行动,要求其银行开放账户信息。
虽然宣布解禁保密,瑞士方面仍谨小慎微,对于“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前提是“仅与税收目的有关”。逃税与贪官转移资产并不是一码事,并且贪官储存资产未必使用真名实姓,不过中国老百姓却愿意相信,瑞士银行不再保密,中国海外反腐将迎来新局面。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任蕙兰:瑞士的银行是出了名的铁齿铜牙,这点在无数电影里被调侃过,比如007也信任瑞士银行家的口风。而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同学和瑞士银行家的那场对话,一个拐弯抹角提问,一个滴水不漏回答,核心内容就两句话:你能帮我保密吗笨蛋?我能,讨厌的美国佬。当然,最后小李还是栽了,只不过不是栽在瑞士银行家泄密问题上,导演也不敢轻易拿瑞士银行的信誉开玩笑(如果这算褒义词的话)。如果换成现在来拍,恐怕结局换成瑞士银行迫于新规压力出卖小李也未可知。电影里的投机客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不管是自己良心发现还是最后玩大了兜不住,但现实中瑞士银行的问题客户们很多都生活得好好的,所以当瑞士承诺不再保护银行客户资料,也许很多人会有个电影主角般的结局。
陈冰:瑞士终结银行保密制度,实际上跟老百姓没太大关系。有闲钱存到国外的,都是权贵,而权贵究竟以什么人或者什么身份把钱存进瑞士银行的,对于一般人而言根本无从可知,就算知道了也望洋兴叹。即便是真正的调查者也未必能够调查出来。所以,人家瑞士银行业的代表人物说了,中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向他们要过信息呢。也是啊,连是谁存的都闹不清楚,怎么请求人家公布信息,就算人家公布了账户信息,你也未必能将张三和王二麻子联系起来。毕竟国内的“证叔”、“房姐”太多,一人有八个身份证、十个护照的,根本不算啥稀罕事儿。
所以啊,别对这事儿欢欣鼓舞,它还真不能解决国内的腐败问题。
金姬:对于“瑞士放弃300年的银行保密制度”,大家不必盲目乐观。首先,此次经合组织(OECD)推动签署的“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AEOI)标准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对于瑞士而言,不仅要修改立法,还要签订新的国际法条约,这些都需要议会批准,甚至要发起全民公投——这就是民主国家的代价,政府说了不算,立法程序因为谨慎而慢得出奇,猴年马月能在瑞士银行业实施呢?更主要的是,AEOI标准不得有追溯权,不涉及已经进入瑞士的秘密资金,这也让大笔“黑钱”有时间流到奥地利、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巴拿马、阿联酋迪拜、黎巴嫩、开曼群岛、英国海外属地泽西岛和根西岛等仍然实施存款保密制的离岸金融中心……等到你去查,黄花菜都凉了。
也许,和瑞士搞好关系才是硬道理。当年阿扁通过儿子儿媳存在瑞士的3100万美元,也是瑞士联邦检察院收到“洗钱举报办公室”(MROS)的报告后以“协助调查”的理由通知中国台湾政府的。MROS每年还会公布一个关于瑞士境内洗黑钱、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金融交易的统计报告。现在瑞士已经放话了:作为放弃银行保密法的代价,瑞士也要从其它国家那里得到些什么,这就看你拿什么去交换了!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