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本期话题:诗人余秀华

日期:2015-01-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余秀华火了。
    
    你问余秀华是谁?她是一个脑瘫的农妇。她是一个诗人。
 
    不能相信那具残破脆弱的身躯能爆发出如此强烈的生命力和光芒,她写“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么她的诗句也果真穿透了大半个中国。
 
    “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 2014年《诗刊》9月号重点推荐了余秀华的诗,编辑刘年如是推荐。写了16年诗的余秀华,终于被大众所识。
 
    她把写诗称作“一个人的私密旅行”。只不过她的旅行用一根手指完成——因为脑瘫,她只会用左手食指打字。即使这样,也不影响这位有着惊人天赋的农妇成为一位出色的诗人,她的诗句轻易感染了所有人——包括久已远离诗歌的大众。
 
    2015年1月,是属于余秀华的月份,各个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各个微信微博纷纷传阅她的作品。
 
 
 
河西:在微信上读到余秀华的诗歌之前,我从来没听到过她的名字。对于一个从1997年开始读诗写诗的老诗歌爱好者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余秀华的诗歌让我重新找到初读海子诗歌时的那种感动和震撼,她的文字充满力量,你要说她是蘸了自己的血写出来的,我也相信。你很轻易就能感受到她人生中遭遇过的种种艰难,你很轻易就能体会到她承受的内心挣扎,特别有一种萧红似的狠劲儿:
 
问题是,有一次我掐了他的胸
他全身颤抖
我不知道他手心里的水流向了哪里
——《盲人龚会平》
 
如果你先离去
我大概也不会哭泣,你的骨灰我也不会留着
每天早晨抓几粒放进嘴里,喝下去
省着喝,喝很长时间
——《初冬信笺》
 
    让我最吃惊的还不是她对痛苦惊心动魄的描写,而是她流露出来的对于土地、他人近乎宗教性的强烈的爱,这是我在莫言、萧红、巴列尔这些以描写残忍而著称的作家那里都是看不到的。在一些诗作中,她不是像常人那样抱怨命运不公,居然是责备自己爱得不够:
 
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
对开过的花朵恶语相向。我怀疑我钟情于黑夜
轻视了清晨
 
这些,我羞于启齿:我真的对他们
爱得不够
——《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
 
    这简直就是圣徒的境界了。一个家里只有50本书的脑瘫农妇,诗艺的纯熟简直匪夷所思。她和狄金森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也显而易见。我真不知道将她怎么归类,也许真的有上帝为她人生的苦难所感动,赐予她写诗的天分,给予她人生的转机。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
 
 
 
陈冰:我对诗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海子和顾城那个时代,其实我不是一个爱读诗的人,特别是对近年来的中国诗歌,真的是一首没读过,甚至是本能的排斥,什么梨花体,拍马屁争鲁迅奖的诗人的诗歌,真的让人怀疑中国还曾经是诗歌的国度吗?这样狗屁的东西也能称为诗歌?!余秀华是冷不丁地走进我视野的。大学同学在群里发了诗人赵睿介绍她诗歌的文字,好像一下子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突然感觉到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她的诗歌意象都是乡村事物,却一点也不乡土,相反,很多时候是那么的热烈和直接。我承认我是被《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给吸引过来的,但是更喜欢她对2014的回顾。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她的诗,就是一种直觉吧。不管她是不是脑瘫患者,我都为她的文字和对生活的态度喝彩!
 
 
 
钱亦蕉:虽然命运对她不公,但她却仍用笔表达着对爱的渴望。我是被这股透着悲情的不服输的劲头给征服的。她的诗句充满着力量,是悲秋伤春的文艺女青年不能比拟的,粗砺中有炙热的情感,反复吟唱的节奏感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打动人的诗了。
 
    “春天”是余秀华诗歌中最多出现的意象,她说“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有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她说“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怀揣下一个春天。下一个春天啊,为时不远……”38岁的她早已过了“春天”,但她把对春的渴望带给了所有读者,这种美好、这种热烈属于所有人。
 
    没有流派,也没有师承,似乎这些在她面前也不值一提。我想上天给了她诗的天赋,在关上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