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后真相与八卦

日期:2017-01-1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如果某些情况下别人的记忆比自己的更有用,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改写自己的记忆。
苗 炜
 
  牛津英语词典总结2016年,用了一个新词汇叫“后真相”,简而言之,所谓“后真相”是指人们不是特别在乎“真相”到底如何,更在于自己对事件的感受。
  拿美国大选举例,川普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到底能不能当美国总统,选民未必要特别理性地去思考——这家伙不像以往的政客那样虚伪,这家伙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有了这样的情感共鸣,川普就能赢得选票。用我们这里一些简单的事情举例,王菲演唱会唱得不够好,这可能是事实,但批评王菲唱得不好,在她的歌迷那里绝对说不通,歌迷与歌星在情感上结成了一个共同体,歌迷们也许就喜欢她被岁月磨砺的气息和声线呢。   以往我们了解新闻事件,通过传统媒体相对严谨的报道,如今我们了解新闻事件,通过一些零碎的报道,更要通过社交媒体中的闲言碎语。传统媒体式微,传播则更接近于街谈巷议。事实上,我们与故事最亲密的接触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擅长观察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以及前因后果,我们评论公共事件、揣测私人趣味,我们彼此交换信息并小心隐藏自己不合群的部分,我们向朋友抖落对手的蠢事,同时在人群中搜寻于己有利的信息。简言之,故事(新闻)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八卦,而我们个个都是八卦大师。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具有高度的八卦能力是很合理的。牛津大学的心理学家Robin Dunbar指出,我们进化出语言,就是为了八卦。一个规模不大的群体总是时刻面临威胁,而密切观察群体内所有人的动向,识别优势和缺陷,是防止打击的明智做法。八卦能够让人们在自己的群体内部形成特定的知识网络,通过了解每个人对群体里另一人的看法,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社会地形图”,清除对内部秩序构成威胁的因素。
  从叙事方式的角度来看,八卦与专业书写者的创作不同,这种故事没有既定走向、稳定结构,甚至可能永无终结。同时,它还是多方向、多层次的,不单纯是讲述者对听者的线性叙事,而是社会网络共同协作的产物,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增删信息或“修改润色”。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事件出现的“反转”,是事实的细节补充,也是情绪的累加。我们可以称这种叙事方式为“参与性叙事”。实际上,我们很难“不参与”任何一种叙事。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已清楚表明,即便我们只是安静地坐着读一本小说,我们的大脑活动也和我们亲自经历其中的故事没什么两样。主人公命运或起或伏,我们的神经元会随之产生反应。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共情的程度,而是仿佛我们经历了第二重人生一般。
  小说已经如此,那么真实生活中故事参与性的影响无疑会更加深刻。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已经有许多学者在研究人的自我建构问题。毫无疑问,人的自我认知与其人生故事密切相关,而这其中也夹杂了许多八卦的因素。我们对于“真相”并没有确定的感知,而是通过闲谈、重述来补充我们人生故事中空缺的细节,“修复”不完整的记忆,从而组织起一个情节线。这个过程包括删除特定事实、借用别人的故事甚至对无中生有的事产生详实的视觉记忆等等。这些都是极为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的记忆是非常不可信的,而且它会和周围人的记忆形成交叉。
  英国心理学家Julia Shaw认为,这或许是我们构建群体联系的又一种生物学功能——一个群体会生产出某些共同的记忆,从而帮助群体中的人形成相似的世界观。这个认知过程让我们能够在不同场合构建不同的自我,“见风使舵”,应需而变。如果某些情况下别人的记忆比自己的更有用,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改写自己的记忆。也就是说,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之基础的叙事,往往是开放的、多变的、未必能有始有终的。而且,它或许并不独属于我们自己,而是与周遭人事互相影响的结果。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