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年礼物准备好了吗
阅读提示:整年都在节约用钱的人突然间变得十分铺张浪费,礼物可以洒向所有的方向。
苗 炜
如今的圣诞节,并无多少宗教气氛,倒实在是充满消费的气氛。如果追根溯源,圣诞节充满了农业社会的气氛,一千多年前,西方人也喜欢在冬至日举行庆典,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在最冷的季节最难熬的一天多吃点儿东西,多喝点儿酒,有助于人们的心情。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购买的冲动,整年都在节约用钱的人突然间变得十分铺张浪费,人们不仅对自己更大方,对亲朋好友也是一样大方。礼物可以洒向所有的方向。”上面这句话,并不是消费社会的现代人说的,而是来自一位古人,公元4世纪的哲学家利巴尼斯,生活在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这句话描述的是东罗马帝国冬天节日的场景,在罗马境内,冬至、农神节、新年组成了一串节日,农神节是祭祀农神的大型节日,一般在每年的12月17日至12月24日间举行。农神庙内有由罗马皇帝主持的隆重的祭祀活动,奴隶和主人在这一天互换衣服,参与庆典。当年的12月25日还不是圣诞节,而是要庆祝所谓“勇者不惧”,随着基督教的盛行,12月25日被当成了基督的节日。
到了现代的消费社会,宗教节日慢慢都变成购物节了,这种转变开始于19世纪中期,始作俑者是一些大百货公司。他们鼓动妇女购买礼物,打扫卫生。1874年,梅西百货布置圣诞橱窗,他们在一个窗户里挂上了一万美元。百货公司里有画廊,有餐厅,能看到各种新奇之物。我们这里的双十一,实际上就是凭空打造一个世俗的购物节日,举办晚会、疯狂促销、晒销售数字以营造买买买的气氛,都与当年百货公司的做法相类似。
百货商场掀起的购物疯狂留下的一个遗产,那就是现在圣诞树的摆放方式,19世纪中期,人们有互赠圣诞礼物的习惯,礼物都挂在雪杉的树枝上,由此可见礼物并不很大,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用的圣诞树,大多是桌子上的摆件。后来,消费气氛越来越浓,礼物越来越大,包装盒子再用彩带扎上,堆放在圣诞树下,这种摆放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炫耀性:一个盒子显然太孤独了,两个盒子也不好看,三个盒子有点儿意思了。不管是圣诞树的图片,还是百货店的橱窗,树下的礼物盒子都在鼓动你:买点儿东西吧。
从宗教的角度看,圣诞老人实际上是邪恶的,他向孩子们灌输要花钱的恶习,用消费败坏人们的美德,他像个小商人,到处穿梭。1951年,法国报章杂志参与一场讨论,有几位主教表示,他们不能认同圣诞老人在家庭生活与商业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异教化”,在耶稣诞生日,将众人的心灵由这个专属天主教的庆典,导向一个没有宗教价值的神话。 在12月24日,《法兰西晚报》有一篇报道说,圣诞老人在第戎大教堂前庭 ,被处以火刑,有几百名教徒的孩子观看了火刑。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三年,法国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大型圣诞树竖立在十字路口,夜晚闪烁着灯光;圣诞礼物的包装纸上绘有人物故事;在圣诞节前一星期,迎接圣诞老人的壁炉上展示着圣诞卡;带着铁桶的救世军在广场及街道上募款;大卖场员工乔扮成圣诞老人,倾听着孩子的愿望。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圣诞老人不是一个神话人物,因为没有一个神话与他的起源和功能有关;他也不是一位传说人物,因为没有任何野史轶事与他相关。他是慢慢塑造出来的,他奖赏好小孩,对于不乖的孩子则不予奖励,整整一年,我们以圣诞老人为由,提醒我们的孩子,圣诞老人的慷慨与否取决于他们的乖巧程度;而定期分发礼物的特点,能够将孩子们的要求集中在短时间之内,只有圣诞节他们才有权利要礼物。实际上,孩子们一年还有一个日子可以要礼物:生日。相比之下,大人们用圣诞节来约束小孩子,自己想买东西的时候却能找出更多的理由。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