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反叛
阅读提示:互联网最擅长给我们制造全知全能的认知幻觉,让你觉得一切值得知道的东西都已知道。
他所说的“心灵的闭塞”,是一种典型的智识上的冥顽不化:“这类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之中,他们对此洋洋得意,并以为自己在智力上已臻于完美至善之境。由于感到自身之外已无任何欠缺,于是他们索性在这一精神储藏中心心安理得地定居下来,这就是自我封闭的机制。”
是不是很眼熟?互联网最擅长给我们制造一种全知全能的认知幻觉,让你觉得一切值得知道的东西你都已经知道了,或者随时可以在网上查到。如果奥尔特加生活在今天,他会怎么评论我们这个时代呢?他在书中讥讽一个女人声称自己“无法忍受一个少于800人的舞会”,那么,他对于我们动辄亿万人共赏的病毒视频会作何感想?他会如何评价真人秀节目里的大众评委?以及Twitter上140个字的政治评论?他会从今天的网络评论中听出与他那个时代相似的愤怒、暴戾和审判姿态吗?他会如何解释大众的评论比美食家的评论更受欢迎、艺术评论正在变成生活方式报道、专业杂志避免谈论任何技术细节、而一个乐评人对音乐的结构了解越少越容易成功?
在奥尔特加看来,这些大概都应该归入我们为“大众意见的崛起”所付出的代价。简单来说,大众痛恨专家。如果必须在学识渊博者和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之间做一个选择,他们宁可选择后者。
奥尔特加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精英主义情结的人。他对此也毫不避讳,事实上,他的洞见之一就在于,以心智上的自我要求区分精英与大众的冲突,并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左/右”的意识形态冲突。这种新的冲突不在于“社会等级的高低”,百万富翁可以是大众的一员,而一个穷光蛋却可以代表精英:“这个世界存在两种类型的人:一种人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并赋予自己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另一种人则放任自流——尤其是对自己,在他们看来,生活总是在既定的状态之中,没有必要做出任何改善的努力:他们就像水流中漂动的浮标,游移不定,随遇而安。”
按照奥尔特加的观点,一个精英会认识到所谓全知全能的虚幻性,即使是被自负蒙蔽了双眼,他们也不会相信自己真的完美无缺。但另一方面,大众却丝毫不怀疑这种完美。心灵的冥顽封闭阻碍了他们获得必要的条件来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这一必要条件就是与他人进行对比,对比意味着暂时走出封闭的自我,将自己转化为他人。此外,奥尔特加说,我们还面临智者和愚人的永恒划分:明智之士总是感到自己有沦为愚人的可能,因此竭力逃避这种稍微疏忽就会降临的愚蠢;而愚顽之人则从不怀疑自己,他们对自己的愚蠢安之若素,怡然自得。
这并不是说大众就是愚蠢的人,恰恰相反,今天的大众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民众都要聪明,但这种能力对他毫无用处。因为这种认为自己更聪明的良好感觉反而使他更封闭,并妨碍他实际运用这种能力。“今天,智识上的平庸之辈对公共生活的把持与控制或许是当前时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这些人拥有信仰、传统、经验、箴言、心灵的习惯,却从未奢望对事物的实然或应然状态持有什么理论上的观点,比如说对政治或文学。另一方面,今天的普通大众对世界上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一切,都拥有最精确的‘思想’。如果他们已经掌握一切必要的知识,又何必再洗耳倾听呢?”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