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万个词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父母的语言》,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达娜·萨斯金德教授,这本书的观点简单直接:要想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智力良好发展,就一定要跟孩子多说话。统计资料说,在美国,一岁到三岁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量是有差异的,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487句话,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301句话,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178句话。到三岁时,孩子累积听到的词汇就相差三千万个(所以,这本书英文版就叫《三千万单词》),脑力劳动者的孩子,到三岁就能掌握1116个单词,而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525个单词。三千万的词汇差会影响孩子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和创造力方面的表现。儿童早期的语言环境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
这本书讲了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研究,有三个很常见的问题,也提供了答案。
其一,该不该跟孩子说“宝宝语”?
小孩子听父母说话,然后就会自己说话,这个了不起的学习过程非常神奇,他们要拆分音素再拼接起来创造出词汇。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在一岁之前,就表现出了对母语语音的忠诚性,他们收集重复的语音并把它标记为“母型”语音,然后大脑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语言要素上,而摒弃无关内容。有一位专家在日本做过研究,说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还是“世界公民”,能毫不费力地分出英语中常见的r音和l音,但到十个月大的时候,这能力就消失了。
母亲跟孩子说话,要用宝宝特有的那种拖音的方式呢,还是像成人那样说话?专家说,提高声调、帮助婴儿大脑更好提取语音的宝宝语是有必要的,它能帮助婴儿像统计学家那样抓住明显不同的语音,每个语音都在听觉上被夸大了,婴儿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其二,为啥要自己说?给他放动画片不就得了。
互动的消失会限制大脑学习和储存知识的能力,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语音,而是在社会回应和社会互动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的。语言和词汇的基础是把人联系起来,把孩子放到电视机前,实际上是隔绝了他的语言环境。跟婴幼儿说话要遵循三条规则,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轮流谈话take tunes。共情关注就是要在一个语境下说话,专家给出的一条建议很有意思——少用代词。李奶奶就是李奶奶,不是她;我很喜欢你的画,就是你的画,而不是它。充分交流是慢慢拓展语言,孩子说,抱一抱。慢慢就会说,爸爸,我累了,把我抱起来吧。充分交流可以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轮流谈话就是聊天,发起和展开一个话题,而不是只问孩子那些简单的问题,简单问题对词汇量的积累是没什么用处的。
其三,说母语还是说外语?
双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肯定有积极作用,但一位专家对双语家庭的婴幼儿(美国的西班牙裔家庭)进行了追踪研究,她的结论是,不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成年后的英语多么熟练,父母用自己的母语对孩子说话总是更有益一些。父母成年后学习的英语,在词汇量、语法、字词的微妙之处,总是不及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当人们使用已融入生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时,他们不仅是在说词汇的实际意思,也传递着情感和朦胧含蓄的深层含义。最好的办法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母语,同时跟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建立语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