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之年
报纸杂志经常会发布一些书单和排行榜,几年前,英国《卫报》有一个书单“21世纪最佳非虚构作品”,其中有一本叫《奇想之年》,美国女作家迪迪恩的作品,她和丈夫还差一个月就可以庆祝结婚40周年,这时女儿患了流感,然后变成肺炎,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迪迪恩和丈夫去医院探望女儿回家,坐下来准备吃晚饭,忽然丈夫就在客厅倒地不起,是突发心肌梗死,救护车送到医院时就死了。
这天是2003年12月30日。迪迪恩通过阅读和写作疗伤,写出了这本《奇想之年》。然后,她为这本书做宣传的时候,她女儿又死了。她又为女儿的死写了一本书。死亡,的确可以成为作家的好素材,但迪迪恩这两个素材还是太残酷了。
几年前,迪迪恩给法国品牌Celine拍过一次广告,她80岁,面容苍老,经历了丈夫和女儿的死亡,但衣着得体,保持着尊严。我挺喜欢那照片,老太太看着很体面,当然,这是时尚产业的包装。看那个照片,你能感觉到“正能量”,生命经历了沧桑,才显出其丰富。但是,你看那个照片不过就是一两分钟的事,看了,感动一下就完了。但要你真花半天或者一整天的时间把她写的这本《奇想之年》给看完,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记得我读《奇想之年》的时候,就有些不耐烦。我来分析一下这种不耐烦来自何处。第一,她和她的丈夫生活优渥,两个人都是成功的作家,还时不时写剧本拍电影,一会儿去夏威夷度假,一会儿去巴黎度假,丈夫死了,《纽约时报》会给他写讣告,《洛杉矶时报》也会写,先通知哪家报社也要考虑一下。这种有钱人,死了就死了吧。这想法虽然不太高尚,但也不能算不正常。第二,她很矫情,比如她会在女儿的病房里跟医生讨论专业问题,会质疑医生的做法。比如她看不上心理咨询,认为心理医生其实帮不上什么忙。这些看法未免太主观了。第三,她沉溺于丈夫的死亡,不断诉说自己的悲痛,在一个外人看来,难免会不耐烦。毕竟我只是在《卫报》的排行榜上看见有人推荐这本书,买来看看,我从来没看过她以前写的小说,我为什么要对一个陌生人的絮絮叨叨保持耐心呢?这是一种挺正常的反应。
迪迪恩自己在书里写到这样一段,诗人狄兰·托马斯死了后,他的妻子凯特琳写过一本书叫《荒度余生》,迪迪恩说,我记得我曾经鄙夷过这部作品,我记得自己轻视她的自怜自艾,她的悲悲戚戚,她的沉溺其中。那本《荒度余生》出版于1957年,当时迪迪恩22岁,年轻的她看不上那本书,轻视一个人过分的伤痛,但到45年之后,她的丈夫死了,她也会写一本自怜自艾悲悲戚戚沉溺哀伤的书。每个人都在时间中成长。
丧失爱人,丧失亲人,到底有多痛苦。外人很难感受。迪迪恩说,心理咨询帮不上忙。我倒是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他说,假想你的内心是一个方形容器,里面有一个按钮,还有一个球在滚动,只要这个球碰到那个按钮,你就会痛苦。一开始这个球很大,几乎占满容器,总是会碰到按钮,但慢慢这个球变小,小了一点儿,碰到的概率就小了,痛苦的时间渐渐缩短。球慢慢缩小,在你内心滚动的地方大了,它越来越少地触碰你那个疼痛按钮。心理学家说,这是处理内心痛苦的办法,看那个球慢慢变小。我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有用,但作家肯定有自己处理痛苦的方式,痛苦会变成他们的素材。他们会盯紧内心的痛苦,也许还会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