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李小龙
7月20日是李小龙的忌日。人们说起他,总会问两个问题,一是他能不能打,二是他怎么死的。最近看了一本《李小龙:神话与传说》,作者提出一个观点,李小龙做了腋下汗腺切除手术,当年5月曾经中暑,造成脑水肿,死亡也是中暑造成的脑水肿。在美国,每年平均有三名学校橄榄球运动员因中暑而死。作者马修·波利强调,李小龙之所以做腋下汗腺切除手术,是因为他总是出汗,在镜头中不好看。他在影片中喜欢赤裸上身,他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完美的。
李小龙是最早赤裸上身出现在银幕上的动作英雄,后来好莱坞才有了施瓦辛格、史泰龙、尚格云顿等肌肉型动作明星。有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叫《瞧,这个人:痛苦中的男性身体,作为救赎形象》,其中讲到肌肉型动作明星——身体必须被展示出来。肌肉发达的男性身体——尤其是在表演需要力量、技巧和速度的动作时——无疑象征着男性的力量。
武打片或者动作片,是要看打斗、追车、爆炸等等暴力场面的,主角经历一系列可能致命的遭遇,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身体伤害或家人的损失之后,他要成功地制服敌对势力,要根除它。主人公使用暴力的范围和内容与他的敌人几乎相同,甚至更大,但他的暴力行为在道德是上合法的,而他的敌人,不管动机如何,都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我们看功夫片,其中的道德感和家国情怀会给主角带来非凡的魅力,比如《黄飞鸿狮王争霸》,十三姨带着黄飞鸿参观蒸汽机,向他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才有了工业革命,才变得富强。穿着长衫梳着辫子的黄飞鸿开始有国家意识,开始有现代意识。“黄飞鸿系列”描写的这个处于大变局中的武林人士,是李连杰最成功的形象。同样的道理,拍过一些古装武打片和港式武打片之后,吴京开创的“战狼”,才是他的成功之作。
1971年10月,《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一个月内,票房达到320万港币,也就是说香港40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买票看了这个电影。李小龙的动作和情感都表现得非常到位。《龙争虎斗》的导演罗伯特·高洛斯分析《唐山大兄》之所以成功,说香港人有身份危机。李小龙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贡献,要比许多政客大得多。这部电影对数百万劳工阶层和贫苦民众来说,如同一剂良药,点燃了人们的自豪感,让他的同胞们在数百家电影院里欢呼雀跃。
《唐山大兄》上映前后,美国人宣布将二战后掌控的钓鱼岛交给日本,美国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声明钓鱼岛遇到袭击时将支援日本。这使得香港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李小龙下一部电影《精武门》正好是痛打日本人的。1972年3月,《精武门》上映,一个月的票房收入是430万港币。在这部电影中,李小龙的双截棍和打斗时发出的尖叫成了他的标志。他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中国人不是病夫”,观众看到这里都会起立欢呼。《精武门》后来成为香港武打片反复拍摄的大IP,成龙、梁小龙、甄子丹都拍过“精武门”的电影或者剧集。
两部电影接连创下票房纪录,李小龙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大明星。第三部片子他要自己写自己导自己演,于是有了《猛龙过江》。质朴的少年身怀绝技,他不欺负别人,但遭到欺负的时候,他奋力反击,证明中国人不能被欺负。李小龙将这种情绪表现得很有张力。
李小龙成为偶像,在当初有着很奇妙的社会背景,可惜他英年早逝。如果他活着,现在也80多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留给我们一个永远年轻的形象。(撰稿 苗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