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雄性激素的作用

日期:2025-04-1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养育男孩的时候,是应该鼓励他更“野蛮”一些,还是更文明一些。
撰稿|苗 炜

  科德利亚·费恩是一位心理学家,卡罗尔·胡文是一位生物学家,两个人都对雄性激素有过研究,但两人的观点很不一样。费恩认为性别由荷尔蒙塑造,但也由社会力量塑造,但胡文在承认文化的影响和个人差异的同时,坚持认为生物学才能解释性别上的特征。

  最近两人有一场对话,两人从钻井平台上的工人谈起,在20世纪80年代,钻井工人是“雄性”的代表,是“一群狮子”,但后来,石油公司更注重生产安全,将工人从雄性气概的展示中解放出来,然后工人会承认身体的疲惫,会喜欢上古典音乐,变得更温柔。费恩说,组织文化的改变让她对睾丸激素的重要性产生怀疑,雄性激素并不是阳刚之气的本质,而只是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变量。

  生物学家胡文认为睾丸激素可不只是“一个变量”,它决定了男女之间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性心理和攻击性方面。钻井平台的变化只是减少了男性的刻板行为。但在不同文化当中,男性都比女性更具攻击性。这种模式在形式和程度上各不相同,但很少逆转。雄性往往从成功争夺配偶中获得更高的生殖回报。这导致雄性更明显的特征的进化,这些特征促进了交配竞争,如更亮的颜色、更强壮的身体或更高的攻击倾向。动物如此,人稍稍克制,但如果有足够的酒精、以荣誉为基础的文化、威胁或随时可用的枪支,攻击性就会显现出来。

  费恩认为,讨论动物行为是一回事,将其推广到人类时,需要谨慎行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在积累文化,也在社会学习,人有文化规范。睾丸激素的影响不是由进化预先编程的,而是由人类对行为进行指导,在文化框架内调整的。

  生物学家胡文认为,有些本性是注定的,比如男性的力量和相对的生殖自由使他们更容易从事需要长期远离家庭的、体力要求更高的工作,而女性会在家里做更多的工作,以便照顾幼儿。这在动物和人身上都如此。

  费恩说,你这样的分析是从一个普遍的原则出发,即睾丸激素会推动哺乳动物的性别差异,而人类遵守这一原则。我们不应该把性别相关模式视为“一般规则”,文化会鼓励人对其生物冲动进行反思。

  这两位学者的讨论涉及大量动物知识,但作为读者,我们关心的是人类行为模式,比如,在加拿大的男性,是不是比俄罗斯的男性更加脆弱一些,更少攻击性?我们在养育男孩的时候,是应该鼓励他更“野蛮”一些,还是更文明一些,该怎么衡量其尺度。更文明或者更有“文化规范”的人,遇到更有攻击性的人,该怎么自处?撰稿 苗炜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