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故乡的春茗雅集

日期:2014-04-3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似曾相识的场景捡拾遗落的记忆,当然也不妨在半醒半醉之时泪湿青衫,为韶华的凋零。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乡。此处的“某种意义”,我想应该包含历史、文化、风俗、人情、风光、建筑、美食、民间传说以及声色,尤其是在高速运转同时产生巨量资讯及淘汰物的后工业时代,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全民焦虑中,这个意义如雨后春笋,兀自儿破土而出。于是,我们需要返回故乡,在似曾相识的粉墙黛瓦和逝水倒影前捡拾遗落的记忆,当然也不妨在半醒半醉之时泪湿青衫,为韶华的凋零。
  春阳时分,我与一帮朋友去了苏州陆巷,参加在会老堂的一场春茗会。穿过东洞庭山的蜿蜒车道,微风贴着太湖的水面款款吹来,陆巷是今非昔比了。村口停着数十辆轿车,收起了门票,入村,有大黄狗自愿做向导,三步一回头地引导访客沿着石板路走向花木幽深的胜境,人间烟火,在晨雾中缓缓升起。突然,前方耸起两座被烟火熏黑了的木质牌楼,赫然刻着大学士、探花、解元等字样,牌坊最初立于明成化年间,清代末年重建,看来这个小村子也没能逃过太平军的洗劫。
  会老堂躲藏在小巷深处,门庭朴素,颇不起眼,它是一处有着四百多年的建筑院落,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由当时的宰相王鏊赠与他的恩师。王氏家族的子嗣在此瓜瓞绵绵,繁衍生息,一直到十年前,事情悄悄地起了变化。简单说吧,一位知性美女参加了一个自行车队的骑行之旅,一路北上到了东山,稍作逗留时看到了会老堂,小小庭院壅塞逼仄,一副衰败之感,她之所以要作如是观,是因为丈夫跟她说过:陆巷会老堂是他的祖居。回上海后,她向丈夫流露了重修会老堂的想法。这个知性美女叫邢伟英,她当过军医,后在金融领域大显身手,又早早地功成身退,只想将后半生托付给一场没有终点的逍遥游。
  “你一个女人家,要幢破房子做啥呢?”当地文管部门的负责人得知邢伟英要买下会老堂并整修时,大吃一惊。但这个美女很执著,以一片诚意感动了文管部门,然后她找来苏州的古建筑专家和古建工程队,对会老堂进行勘测和修复。扶正墙体,翻修屋顶,修复正梁中间的“山雾云”和雕花板,复原建筑四周所有的裙板……包括在整修地砖时意外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的纪年,这幢充分体现明代江南士大夫审美趣味的建筑在眼前一层层展露其卓绝风华。在修复过程中,邢伟英几乎天天往返于上海与苏州,共总有三百次之多。
  她很辛苦,也很快乐。今天,要让朋友分享她的快乐,为此她策划了一场努力复原明代士大夫的春茗雅集。
  听琴、赏花,啜明前碧螺春,听文物专家讲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听经典诗赋朗诵,听评弹,看昆曲《牡丹亭》,花团锦簇,目不暇接,金色的阳光在树梢上的缓慢移动,最后还是笼中的玫瑰鹦鹉提醒宾客:是该吃晚饭的时候了。
  “有一次我从西藏旅游回到上海,满眼的万丈高楼,灯红酒绿,当时有巨大的心理落差:我回来了,我又要面对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了,这样的生活到底难道就是我真心想要的,并一直要延续下去的?”好在她与会老堂邂逅了,会老堂也拯救了她。她说:“所以我时常把与会老堂的相遇看作命运的安排,它已经成为我的情感归宿。”邢伟英给了会老堂新的生命,会老堂也重塑了这个知性美女。
  现在,会老堂成了东山陆巷的金字招牌,古建的修复也成了成功案例,多位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并给予肯定。当然还会有一些令邢伟英尴尬的事情不期而至,有一次当地几位官员要在会老堂吃饭,并嘱她请评弹演员来唱两段。“一切安排妥当,我出门办点事,等我回来看到这群人居然坐在戏台上划拳喝令,面红耳赤,而叫评弹演员坐在台下,演员在唱什么一句也听不清。这真是大煞风景,斯文扫地,从此我再也不接待这路人了。”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