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镇的选择
阅读提示:即使太仓人想纳入传说中的上海经济圈,沙溪古镇上的“原住民”也有保持原生态的权利。
沈嘉禄
小时候得知太仓,缘于两个知识点。一是太仓肉松。上海人家,老人小孩抱有小恙,胃纳稍差,家长会去买太仓肉松,一角一纸包,过白粥最宜。我小时候盼望生病,也是受了太仓肉松的诱惑。二是我家附近有一条太仓路,东边有外国坟山,是淮海公园的前身。
真正踏上太仓的地盘,却是在前不久。从太仓路到太仓市,在我的人生经验中自有一种沧桑感弥散在胸。
太仓是一个县级市,为苏州所辖,又是一座江南历史名城,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从浏家港(今浏河镇)走向深蓝,由五桅大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在此启航,这是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之一。
在太仓沙溪古镇上一个史料馆里我看到一座小山模型,名为穿山,讲解员小姐说太仓境内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座小山,建国后为了开辟一条交通上海的公路——共和新路,就将此山削平,取石料以填路基。我不由得心里一惊,原来上海还欠太仓一座山啊!但后来在沙溪古镇一家颇有书画氛围的茶馆里听主人解释,穿山为浙江天目山余脉,确系当年削平,但所筑公路却是通向璜泾的,此举导致穿山胜景永远成为记忆。
我舒了口气。再问为何有此传说?茶馆主人笑着解释:太仓虽然归苏州管,但感情上与上海更亲,太仓与嘉定接壤,不少亲戚就在嘉定,走动较勤,与上海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语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应”日益显现。
太仓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我们在逛了南园、弇山园、金仓湖公园、太仓博物馆后,漫步进入因错过开发的“黄金时间”而原生态保留较为完好的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誉。行进在小镇的石板路上,心情格外舒畅。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的基本轮廓还在。与老街平行的是开凿于宋代的七浦河,河上横跨着三座石拱桥(均为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利济桥、庵桥、义兴桥,均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老街两边开了许多小商铺,有理发店、裁缝店、篾竹铺、古玩店、画廊……小吃店现做现卖大方糕、炒米糕、千层饼、海棠糕,还有我小时候吃过的甘草梅饼。满足镇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那些百年老店还在使用木纹沧桑的排门板,匾额写得也古意十足。小青年在此创业则选择时尚气息浓郁的茶馆和手艺坊,门前的木牌上写着美术字和花体英文。还有一幢建于1954年的会堂式建筑,门庭上塑了一颗威风凛凛的五角星,想当年是锣鼓喧天搞宣传动员的所在。还有些店铺的屋檐下,清晰地留下了“史无前例”年代的红字标语和伟人头像。还有一座让时光停滞的新华书店,居然以红色系列图书吸引游客。
一位老者一边烘烤海棠糕一边与我聊天:这些年镇政府也想搞开发,给老街新铺了石板,修理了老房子的外墙,路面上弄了十几座铜雕塑,修鞋的、挑担的、下棋的、拉黄包车的,像煞老底子的光景。但我们镇上人有共识,前几年进来一些外头人,开酒吧、开咖啡馆、开落弹房,动静太大,又被我们请了出去。我们原来的生活是很安宁的,就像这口井——他指着脚边——那可是千年古井,宋朝时候就在这里了,水是甜津津的,我的海棠糕之所以好吃,全靠它来调和面粉。现在我给它加了盖子,否则游客都来你一口他一口地喝,这口井水很快就会见底。
我笑了。我觉得这并非沙溪人的保守,英国作家彼得·梅尔写过一本游记《普罗旺斯的一年》,让这个法国小镇名扬天下,但同时也使它失去了“世代相传”的宁静,因此镇上的人并不领彼得的情,还限止游客进入。那么,即使太仓人想纳入传说中的上海经济圈,沙溪古镇上的“原住民”也有保持原生态的权利。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