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从一块重阳糕开始

日期:2024-10-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以从一块重阳糕开始。
撰稿|沈嘉禄


  在促进内循环的背景下,人造节日多了起来,比如旅游节、购物节、光棍节、旗袍节、美食节、伏羊节、啤酒节、膏方节、冬酿节等等。世上本无节日,轧闹猛的人多了,就有了节日。

  为着纪念某个人(包括神)、某件事或与农业生产的某个时间节点(祭祀或祈愿)有关,请出德高望重的长者登高一呼,大家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吃吃喝喝,平时累积起来的不愉快情绪在推杯换盏之间也烟消云散了。人们相信自己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时,神灵也在微笑。

  民俗活动对强化身份确认、族群和睦、国家意识等起到了正面作用,在商业文明的场景中,刺激消费也需要弹钢琴似的带出一波波节奏,民俗节庆就是一个加载了美好愿景和道德力量的理由。

  国庆长假刚过,消费的理由又来了,这次是重阳节。我看到南京路沈大成门口排起了长队,而且年轻人居多,他们买几盒重阳糕回去孝敬老人,花费不多,心意浓浓。这天下午我还被玉林兄请到闵行区参加颛桥糕会。每年金秋十月,新米入仓,我都会收到玉林兄闪送来的颛桥桶蒸糕,却不知道闵行还有一个糕会,已经搞了好几届。糕会期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许多米糕都会在此演一出群英会,为甜蜜生活下一个注脚。

  在糕会上唱主角的是颛桥桶蒸糕,这是颛桥地区的民间传统糕点,已有上百年历史,逢年过节农民以糯米粉与大米粉对相,略微洒水后拌匀抖松,使其结成微小颗粒,再细细过筛,撒入木桶内,中间交替嵌入豆沙或瓜果仁,如果有糖猪油丁的话味道更佳。上笼屉用高火蒸上一个多小时,覆出凉透,吃时复蒸。筛粉与蒸糕需要经验,一招不慎,糕体夹生,口感就差了。目前颛桥有阿小弟和吉吉巷等数家作坊承担着非遗传承的使命。

  还有金山的吕巷白龙糕,画风与普通的豆沙馅方糕略似,但它与民间信俗有关,清代乾隆版《金山县志》记载:“在秦山阴,明成化间,大雨震霆,云中龙见,有白蛟自洞腾空而去。”金山滨临杭州湾,常受海潮侵袭之苦,在生产力欠发达时期,人与天斗的过程相当悲壮,往往要借助神话来给自己提气。于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就有了舞龙活动,这是与“小白龙”的约定。有所求就要有所供,祭品中就有叠成小山的方糕,仪式结束后众乡亲分享,后来也叫作“白龙糕”。这种方糕的模具带有作坊色彩,一格25块,制作起来比较快捷,应该是进入流通环节后的思路。

  吕巷镇上有一家被确定为非遗传承基地的百年老店白龙糕坊,陆建强师傅今年63岁,第四代传人。白龙糕有一套严格而完整的原生态无污染制作工艺,配米、泡米、磨粉、拌糖水、塑型、蒸锅等工序环环相扣,不可马虎。

  南汇的水蜜桃家喻户晓,而金山吕巷镇也有“蟠桃之乡”的美誉,现在有年轻人介入白龙糕的制作,用“王母蟠桃”制成果酱馅料填入糕体,在传统的口味外融入了时代的审美,小白龙也会惊喜的。

  那天我还收到了苏州震泽百年老店仁昌顺陆总寄来的重阳糕,菱形或长方形都是传统式样,五种口味,上铺瓜仁中夹细沙,还附有十几面纸质的三角形小红旗。陆总在微信里说:“重阳糕必须插上小旗子,这面鲜艳的小旗子不仅是节日的装饰物,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心愿。”

  江南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历经数千年的耕耘与手作,散落在大城小镇的米糕之丰富,简直难以统计,而且大多数都会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讲好中国故事,也可以从一块重阳糕开始。撰稿 沈嘉禄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