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岂可总是“反客为主”
经济大势虽然不景气,但是国内银行业依然成为了“吸金”重地。近期有报告显示,在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中国最大5家商业银行的利润占到了32.2%,一举超过了入围的272家制造企业利润总额。
作为金融服务机构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却反超实体企业,这一现象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由此不仅会引发实体产业的“空心化”隐忧,长此以往更可能侵蚀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健康,最终导致经济泡沫的泛滥。
不可否认,国内经济总量节节攀升为商业银行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利润应该脱离实体产业“根基”而独自膨胀。当然,银行获利水平提高并非坏事,如果金融机构依靠自身管理能力提升、业务创新而获得了更高利润率,那么同样可以反哺到实业企业,并透过这一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进步。但现在的问题是,当众多企业受困于内外部经济形势制约之时,银行业利润增速却能反向快马加鞭地“飞驰”。人们难免质疑,银行业汇集于“空中楼阁”的收益是否能成为推动经济前行的真金白银。
原本是从实体经济获利中分得一杯羹的银行业,如今其获利规模却远超“利润源泉”,反客为主的现象,很可能会触动社会资本稳定的金融生态结构。相比大批私企老板在实体领域为了生产成本上升、财务压力增大、销售市场低迷而烦闷,银行业坐享利差的日子似乎更加安逸。尤其在银根紧缩的特殊时期,一些企业的利润甚至仅够归还银行利息,并通过借新还旧勉强维持生计,坊间将此比喻为“企业为银行打工”。因此,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从实体领域抽离,在炒作中伺机寻找更多的增值机会。借贷实体承担了过重的融资成本、银行业与实体企业之间形成了效益“鸿沟”,恰恰是导致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
那么,银行业的创富法宝究竟是什么呢?追根溯源,正是行政高度呵护的银行市场造就了这块厚利高地。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尚未成形的语境下,国内银行业的存贷款利率长期执行政府定价的模式。目前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3%,而同期贷款利率却高达6%,高达3个百分点的存贷利差在成熟经济国家中是无法想象的。仅从这一基础性借贷业务而言,国内银行目前的盈利机制与烟草、石油等性质垄断行业无异。另一方面,银行业进入门槛高企导致这一渠道的资金供给供不应求。一直以来,民营企业贷款难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关键在于难以博得主要融资渠道的垂青,许多银行对中小企业采取了歧视性的“输血”政策。除非是大型国有企业,许多借贷者不是须承担更高的利率上浮代价、就是要接受银行搭售的理财产品,企业激增的这些财务成本源源不断地为银行利润报表填色加彩,导致银行融资渠道成了一条社会财富再度配置的重要链条。
长期而言,银行与实体企业间收益不相匹配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偏,提振民营经济就将沦为一句空谈。改革的切入点就在于,打破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行政壁垒,放手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放开银行业准入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波动应成为破题之举。而从国家信用对国有大型银行的全权担保到实现银行机构完全市场化运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应尽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这个过渡桥梁。
直白来讲,现在老百姓信任银行是因为有国家信用的背书,即便银行经营不善也会有国家财政出面赔偿。而在市场化运作之后,广大储户的存款安全则交由专门的保险机构负责。未来,各银行将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当其面临危机或破产时,保险机构就会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破产银行在一定限度内向储户支付存款。有了这一保障机制的呵护,无论大型国有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银行金融业为实体领域服务才将真正实至名归。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