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狂狷和油腻之间差着一个大师

日期:2019-12-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病态的酒文化侵入校园、“教授江湖化”、以酒选才是不尊重学生。
撰稿|沈 彬

  

  浙江大学的教授冯钢,应该是一个媒体喜欢的学者,总能用出格的言论引起一场江湖上的风暴,换来无数流量,但终究不过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暴”。

  近日,冯钢发了条微博称:有学生想要加入他的门下,笔试面试都过了,于是他们喝酒庆祝,“师门的规矩是男人半斤50度以上的酒量”,这学生喝到被抬回宾馆。但最后学生还是没通过学校审核,于是冯教授觉得自己有愧于他,发了感慨:“这样的男人绝对是中华民族稀缺之人才,他不管干什么,那股拼死喝酒的意向,就奠定了他一生的骄傲。”

  冯钢用“半斤教授”的头衔再一次为自己打响了知名度,一如多年前他用那段“歧视女性”的言论。

  在公众眼中,冯教授成为某种油腻教授的标本,和之前屡屡被曝光的“揩女学生油”的教授归为了一档,也落到了媒体评论的“舒适区”里:病态的酒文化侵入校园、“教授江湖化”、以酒选才是不尊重学生、学生不是陪酒的、呼吁还象牙塔一方净土……特别是前几天,教育部等7部门刚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冯教授这种“唯酒是举”的选材方式,似乎坐实了一个败德、昏聩的老学阀模样。

  但细细品评冯钢的话,似乎又不是那一回事。只不过,冯教授想用这种另类、夸张的表态显示他对学生选择的慧眼独具,颇有《世说新语》里品藻士林、放诞乖戾的样子,凭着酒量来品评学生(哪怕只是冯教授口头上说说),合理吗?公平吗?

  这其实又回到了什么叫学术传承这个基本命题上,教授选择研究生就想找到一个顺眼投脾气的,行吗?直接用酒量PICK人,行吗?在某种“学术童话”里的确是这样的。

  林语堂曾经写过中国留学生在剑桥、牛津等名校里学成大师的“童话”——无非下午去导师家里去抽烟、吹牛,三年烟斗叼下来,老师的衣钵自然传承了给你,自成大师,自有学统。真真的“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玩着玩着,就成了大师。这种想象也曾经让无数象牙塔外的人充满着憧憬。

  但这只是“老皇历”。如今,当种种关于“民国大师”的神话慢慢褪色,当大学的教授也像企业白领、互联网企业高管那样精致地跑项目、码论文、审稿件、拿课题费,以及笑脸逢迎地贴发票、求报销,计算着属于自己的KPI时,那层保护着教授们的狂狷的光圈,也就暗淡了。

  2000多年前,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夫子不认为狂狷是什么太糟糕的品行,在他眼里乡愿、不讲是非,才是“德之弃也”。从章太炎大骂袁世凯到刘文典踢蒋介石屁股的轶闻,都成了名士风流真性情的一面,也从另一个侧面加持着大师的光环。狂狷是要有狂狷的资本的。

  只是,如今“大师”远去,量产论文、繁琐的文献总结越来越多,参考资料越来越厚,论点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精彩,那么何来“大师”呢?只是细分领域的学术大腕,而没有了能对全民产生克里斯马魅力的“大师”。

  我们可以远远眺望着辜鸿铭这样的国学大师,用“一把茶壶配四只茶碗”来为纳妾辩护的奇葩,却无法接受近在眼门前拿着工资、撕着发票的冯教授的狂狷。“大师”远去了,剩下的只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一地的油腻。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