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好笑在哪里?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曹孟德横扫机关枪”,最近AI魔改经典电视剧成了网络的热点话题。国家广电总局专门出台治理措施,认定这样的魔改视频“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
其实,我更担心的是,赛博新一代人正在丧失有关传统经典文化的公共知识,成为被网络割裂、没有公共记忆的一代人——他们甚至可能不知道“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好笑在哪里。
前几天台湾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女士去世,我好奇问了12岁的儿子:你知道琼瑶是谁吗?他说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我又追问了一句,你知道金庸是谁吗?他也不知道。我随口说了一个:你知道“穆桂英”是谁吗?孩子还是不知道。
其实,我家小朋友挺爱读书的,《骆驼祥子》《悲惨世界》《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名著也都读过一些(虽然不算太多)。我平时和他聊聊传统文化、小说什么的,却突然发现居然还有这么多的“知识漏洞”!回想一下,我小时候还没有他读过的书多,我怎么能掌握这么多“文化知识”呢?
问题可能出在现在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当下基于网络的垂直化、社交化、细分化的信息投喂,已经无法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背景图谱。一个爱读书、喜欢上网的孩子,看上去被投喂了很多知识,却可以完美地错过琼瑶、金庸、《杨家将》、《说岳全传》、单田芳、赵丽蓉、赵本山……
我小时候,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承担着人类公共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国产电视剧、外国译制片、纪录片、评书、动画片、新闻等等知识产品,构成了一张相对不偏食的公共知识图景。你不一定要看过《杨家将》才知道有穆桂英,可能在另一部国产老电影里面知道由妇女组成的“穆桂英战斗组”;你可以没有看过《说岳全传》,但是在相声里面知道了“岳母刺字”的故事。小时候还能通过影视剧《唐赛儿》《红娘子与李信》《傲蕾·一兰》,了解现在看来都很“冷”的知识:唐赛儿起义、少数民族反抗沙俄侵略……
当下精准的信息化投喂,表面上迎合人们的兴趣,却也在让常识消失。无情的信息洪水占领了有限的大脑空间、有限的时间。互联网信息饕餮盛宴的享受者,终究成为了公共知识的“孤勇者”,被彼此隔离。你不去主动获取这样的知识,可能就永远不会被这样的知识触达到,而这些知识本应该是一种常识。你不去看《红楼梦》,就真的不知道林黛玉,你不去看《杨家将》就真的不知道穆桂英。
“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个AI恶搞能够得到传播,是因为公众已经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林黛玉是弱不禁风的,鲁智深是糙汉子。用AI把这两个古典小说中的人物粘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趣的撞色感。而今后的孩子可能既没有接触过《红楼梦》原著,又没有在手机上看过《水浒传》的连续剧,身边的人又恰好没用“林黛玉”来形容那种病病怏怏的人。那么,他们可能真不知道“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笑点了。
哲学家哈贝马斯阐释过“公共领域”的意义:在“公共领域”里,个体通过理性的公共论辩来交流和表达意见。但是,目前在互联网传播场域之下,公共领域正在消失。
一代没有公共记忆的人正在慢慢成长。现在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可能凑不出来一部全都看过的动画片。分众的知识传播的尽头就是彼此隔离、是孤独。撰稿 沈彬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