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左拐
下雪了。早起,但见雪压万绿,琼堆千红,茶花梅花的后殿,是翠竹白玉的围屏,远望既是姜白石的世界,又是秦少游的世界,于是出神,发呆。
冰雪压着的十余辆小车,有扰诗书里白茫茫“前村深雪里,猩红一枝开”的意境。而且,小区里的道路已不堪行走,也不见扫雪人群,想了一想,住在高层,“自扫门前雪”已不可得,但是“自家车前雪”总得扫扫吧。
于是找来一把大锹。铲完了自家车前雪,终觉路上雪碍事,老人孩子行走多有不便,便又铲了起来。先前,物业人员已铲出一条小径,我只要把它扩展成能够多人并排走的道路即可。
铲雪是力气活,我挥汗如雨,气喘吁吁,毕竟久不劳动,一会儿手麻脚软,于是暗暗祈盼出现小时候常见的示范效应:一人铲雪,众人看了都会跟上,队伍像雪球,越滚越大,越来越热闹,大家聊着邻里闲事,要不了多久,便大功告成。
但是没有。小区的邻居已不再是小时候的邻居,人们一个个从我身边走过,可很少和我招呼的,倒像是我在干着糗事。
都认识的,平时也客气,今天这是怎么啦?!
我依然使劲儿地扫着。我要真心为大家,就不该计较别人,扫完了5号楼门前的雪,再扫大门口的雪——6号楼我留着给6号楼的代表扫,但这大门口是公共的——雪很硬,江南的雪糟就糟在一落地就化了,然后一夜又结成了冰,冰雪交融的杂拌,铲起来特别困难。
现在是好奇心驱使我注意走过的人群,一个个青年人,一个个中年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分野,那就是微含歉疚的笑脸较少,而视若无睹的冷脸居多,仔细分析,前者大都是“一闭眼”,虽然不关心公共空间,但心里还有善恶,故而会莞尔一笑;而后者,大抵都是“一元钱”,同样不关心公共空间,却连对你笑笑也不屑。
说起这“一元钱精神”,还真是我们小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区交通呈Ω型,按通则,小车进门当然首先右拐,然后逆时针出来,但是咱这里不,小车,特别是出租,一进门就急急如丧家地往左拐,这就成了逆行,一条道把原先遵守规章右拐出来的车,统统堵住,以至于喇叭乱鸣,口水乱溅,甚至拳脚相加。
我曾不止一次向的哥打听:明明有右拐标志,为何总要逆行?的哥答:我们也没办法,车还没到小区,远远地乘客就恨不得用枪顶着我们命令,进门必须左拐!否则不付钱!可怜,我们只能听话,有时还得硬闯,否则他们拒付啊!
于是我再暗访。逆行左拐的唯一理由据说只是为了节省一元钱:大概是距离的巧合,从柳州路转进小区,凡右拐一圈到5号楼的,计价器总要多跳出1元,而进门直接左拐的,就少跳1元钱,我平日喜欢没事就蹲守石凳看风景,故而对“热爱左拐”的张张嘴脸,熟之又熟。
真的只是为了“一元钱”!这些卑微琐屑的人。仅仅省了一元钱就那么快乐吗?通胀之下,一元钱只能买一撮葱姜,而一元钱逆行造成的交通大堵塞,损失多少?他们不管;一元钱逆行造成的龃龉甚至斗殴损失多少,他们也不管;一元钱使一个人的高贵性被剥蚀多少,他们也不管,当下,只要远远地一看见我在铲雪,立刻一扬头,若无其事地快步走过,我很好奇:他们真的无动于衷吗?人,真的“可以无耻到这种程度”吗?
我不是说我扫了点雪就应感动中国——绝对不是。我只奇怪地思考着,说人是不可轻侮的,但多少人天天在轻侮着自己;说人是不可低估的,但多少人天天在低估着自己。这么个麻木自私的“一元钱”,这么个油腻猥琐的“一元钱”,一旦社会有突发灾变,你能期望他们互爱互助么?一旦有外侮爆发,你能期望他们为国慷慨么?
教育太失败了。社会也太失败了。“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六十年来的无数人力物力居然培养了一群“无仁无义无廉无耻无信无勇”而唯独只有自己的“左拐”公民?
足足五个小时,我后来一个人扫清了小区道路上所有的积雪,我甚至不该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