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是人三分俗
阅读提示:“是药三分毒”,这“三分毒”就这么可怕吗?请别忘了你身上还有“七分”的解毒能力呢!
胡展奋
作家沈善增因心梗而突然去世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上世纪80年代他对上海青年作家的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我和他的相识应该是他的《正常人》出版不久,因为小说《正常人》的问世,他那时的人气之高,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所有青年作家都以认识他为荣。
传说中的沈善增亦庄亦谐、亦文亦武。我们昵称他“大师”。做报告,黄钟大吕;开玩笑,三教九流。上马可以杀贼,倚马足以草檄,他的太极推手,多大的个子都可以被他腾空跌出去,他的气功修为又让很多人得到了康复。而我那时,正供职《康复》杂志,他问我,贵刊可否对他的气功业绩予以报道,很多人因为他的气功治疗而不再吃药。我说,气功对重病有辅助功效,但因此而不吃药,把它当作主治手段了,不可取。
这以后,我们成了朋友,但是对“气功治疗而不用吃药”,我们一直存有分歧,记得2016年的夏天,我们再度一起吃饭叙旧,发觉“大师”变化极大,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牙齿掉了不少,咀嚼显得颟顸,说话漏风,再一问,糖尿病多年居然“长期坚持不服药”,我说,“大师”哎,你血糖介高勿吃药,好比高空表演不戴保险带。众所周知,糖尿病之阴险在于它是一个“伥”,为虎作伥的“伥”,其身后的“老虎”——心脑疾病说翻脸就翻脸!
牙豁齿落,视力暴降,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再往后就是心梗、脑梗了。
“大师”笑笑,说,“是药三分毒”,你明明知道的,吾正“冲病灶”,不怕。
我当时就想“大师”危矣!所谓“是药三分毒”恰恰是一句流传甚广而被误解更广的名言,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是药三分毒”只是告诫你用药谨慎而已,绝不是不用药。
况且,糖尿病本身在一定临床意义上,已经是“被人类攻克的疾病”,这里的“攻克”并不是“彻底痊愈”,恢复本初,而是通过药物干扰完全可以控制疾病恶化的进程,因而让你“带病延年”,太多的“糖友”因坚持服药而活到八九十岁的,你何苦再拿自己身体做试验。
我为他暗暗担忧,但“大师”不予理会,待到视物不清,心梗预兆连连而收治第十人民医院时,体况之糟居然已经不允许他安装“心脏支架”了……痛心之余,我常想,“是药三分毒”,这“三分毒”就这么可怕吗?人是个动词,请别忘了你身上还有“七分”的解毒能力呢!
没错,古人是说过:“是药三分毒。”我国著名医籍《内经》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但没叫你不用药。因“毒”而讳医忌药,恰恰是“因噎废食”,如同“是药三分毒”后面的那句话“是人三分俗”,清绝脱俗如李清照者还好赌博这一口呢,那种自称一听“功名”两字就要赶紧洗耳朵的人,说不定正是最矫情、最俗的呢。
大千世界没人真正免俗,也就不必“防药如防仇”了,况且,一般而言,大凡药毒都是能化解的,相传“神农一日而遇七十毒”,但解毒的植物还不止“七十”,甘草、菊花、板蓝根、绿豆、马齿苋、竹叶等等都是解毒良物,中药加工之所以特别强调“炮制”,比如去毒常用的发酵、净制、水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去油制霜等,都是降解药物毒性的,如半夏辛温有毒,服之可产生呕吐,咽喉肿痛失音等症状,然而经微生物发酵炮制成曲后,其毒性便趋零。著名的巴豆毒性昭著。但经过传统工艺的炮制和发酵后,毒性均可降至安全线内。就是近年令人色变的“马兜铃酸”,经制药工艺使用灵芝、槐耳等20种真菌发酵炮制后,也可降至“三分毒”的境地,何惧之有呢。
是药三分毒,是人三分俗。我为善增大哥叹息。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