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为晋一叹

日期:2024-09-1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两晋其实早已“社死”了。堪为一叹。
撰稿|胡展奋


  沈刚是铁了心要让人爆眼了。当年写小说出身的他,今年一年竟然连推两部史学著作,一部为繁体本《兴亡:中国两千年治理得失》,一部即刚刚出版的《晋朝的死结》。

  乍一听,小说家写历史,有点像张飞改行做刺绣,小说重虚构,历史忌虚构,完全是背反的,但沈刚看来已经成功转型入行,《晋朝的死结》让人一上手,就难以放下。首先就想知道,什么是它的“死结”——我对司马氏一向反感得很,甚至含一种痛恨,还在立国前就残害众多正直的知识分子,比如嵇康,没记错的话是被他们硬按了一个“不孝”的罪名杀掉的,《广陵散》从此绝响。他们还杀掉了魏帝曹髦——君王自有体面的死法,他们则直接杀之,如杀猪一样。

  民间舆论一直认为司马氏把事做绝了,一家子都阴森森的,刻薄、歹毒、残忍,不过,说“暴力弑君,得国不正”,请问,历朝历代夺取政权有谁是“温良恭俭让”的呢?但看了沈刚的《晋朝的死结》,才明白,正因为司马懿司马师父子“把事做绝”了,继承者为平息士族的怨怼而做出了重要退让,导致两晋的政治结构一改“秦制”,而为君主与士族共治,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虚君政治”,但问题是,当时外患严重,为抵御外族侵略,“保卫中华正统”又需要君主集权,集权则势必削夺士族利益,使“君臣共治”解体,终晋一朝,始终挣扎在“共治”——“危机”——再“共治”——再“危机”的盘桓中。

  手法上,《晋朝的死结》是一本剥笋般层层剖析晋朝政治史的著作,使用多棱镜的切入,透视晋王朝的结构性困境,揭示了其兴衰背后的深层次治理逻辑与历史因果。同时又结合人物个案和家族研究,如司马氏篡魏、八王之乱、桓温北伐等政治事件,剖析了晋之150年就是为“死结”折腾的150年。

  有鉴于晋开国时的“非法性”所造之“孽”,沈刚对“接盘侠”晋武帝司马炎试图修补前愆的努力是不乏同情的,甚至称之为“仁君”,故而试图打破大众对晋朝作为“最黑暗、最残忍、最屈辱朝代”的刻板印象,通过客观的分析和新颖的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晋朝的历史。

  书中指出,晋朝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的过程,即小危机的不断层累,最终导致崩溃。晋朝的历史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政治生态中的致命矛盾,从司马氏篡魏的惊心动魄,到八王之乱的尸山血海,再到桓温北伐的壮志未酬,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映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困境与挣扎。作者通过这些典型个案,生动展现了晋朝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及看似偶然事件背后的历史必然性。此外,《晋朝的死结》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分析,由沈刚娓娓叙来,很富故事性。例如,书中详述了永嘉南渡后,士族知识分子获得了一段难得的“黄金时代”,再如对“桓温篡位”给出了新解,指出桓温并非仅仅是个野心家,还应该肯定他“还我中华”的雄图大略。

  作者感叹,因为先天性的“立国不正”,晋武帝曾长期优待汉魏两朝的皇族以期弥补,但仍没给司马氏的后代带来和解,除了八王之乱中,司马宗室遭到疯狂杀戮外,司马氏子孙一直处以岌岌可危的“弱政治”状态中,直到晋末,比之桓温远远霸道残忍的大将刘裕出场了,他甚至连包装都没有,连续杀害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朝野居然不置一辞。

  两晋其实早已“社死”了。堪为一叹。撰稿 胡展奋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