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一种美好的奢侈
阅读提示:人们总是好奇着传奇的情史、惊人的交易金额,多于艺术作品本身。
姚 谦
每天新鲜刺激的大图档、短视频与标题成了人群信息的主要来源,于是滑动屏幕手指的速度取代了思考的深度;当文化已经变成财力和权力可以丈量时,从机械工业进化而来的人群,依然陷入在面貌雷同的苍白时代。数字时代科技让信息文字与图文件轻巧取得,它们主动又快速地在每双眼前一滑而过,饲养共塑着现代人在这个大时代里的品位,那是种催眠之后的反应共识:随着日夜大量片段信息的浏览,片面放大与标签的彰显,浮光掠影成了一种虚拟的审美与文化。趁着多数人深恐落人于后的信息焦虑,趁着人群渐渐失去思考的主动性,我们的眼睛也失去了逐字、逐句、逐线、一点一点结构成体的阅读,也失去用自己的情感、思维辩证对照,化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
在今日看似蓬勃的艺术圈里,在论述比比皆是、看似宏大却空洞的浪潮中,艺术品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和金融共构的消费与展示场;于是大家都在流量大数据煽动之下疲于奔命,在一个接一个艺术展、一个又一个销售平台上出没,只是在千头万绪的浮动表象之下,究竟如何选择、如何摄取有价值的养分呢?我们究竟看过什么?“细看”成了一种奢侈的态度,成了一条清醒面对真实世界的途径。细看与思考都是珍贵之事。
1995年苏富比一场The Johan Franco Collection of Works By Sanyu拍卖,首次让一群喜爱艺术的华人藏家聚焦常玉,这位没有自画像、拒绝归类、被遗忘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家。他笔下不变的主题——女人体、静物、小动物,提醒了这个越来越不安静的世界。
2017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以馆藏常玉晚期油画49件作品展出的“相思巴黎——馆藏常玉展”,展品精彩地表达出中年后艺术家对于生命与当下的思考。作品尺寸都较大,以空旷大面积去对照生命的渺小与复杂,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近年来艺术家作品稀有珍贵造就市场供需追逐,常玉的作品价格历年来在拍卖场屡创高价,因此在展览后期慕名而来的人潮汹涌,擦肩接踵从画作前浏览而过。人们总是好奇着传奇的情史、惊人的交易金额,多于艺术作品本身。于是展览期间打卡、拍照、转发共同完成一次很辉煌的流量大数据成就。在浏览中忽略的是:面对这些作品背后所承载的时代意义,以及一个艺术家细微而独特的思考与品位。人们可以用几百种方法来解说一件艺术作品,也可以从不同方式去打开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的猜想;然而在这个快速忘记、来不及思考、花不起耐性成本的21世纪,此展对于许多长期沉浸于常玉艺术中找寻养分的研究者、喜爱群来说,这是一种遗憾与错过。
于是“细看常玉”这个概念,在长年关注常玉作品的衣淑凡女士与施俊兆先生的启动之下发生了,联合长年阅读常玉作品的研究者与收藏者进行一次分享。“细看常玉”展,除了提供一个重新认识常玉作品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提醒。在这个完全不以商业为目的的展览里,在这几个缓慢节奏、大量留白的房间里,特别制作的音乐环境里,每个人都能以很近的距离,如同艺术家面对着画纸创作的距离,回到现场,去细看。沿着艺术家每个笔触的进行、他的思维波动,甚至能聆听到他的呼吸,看常玉的小篇幅作品。
“细看常玉”试着让我们暂时忘掉艺术品与艺术市场的关系,忘掉屏幕上不停滑动、迫不及待的信息。先找回自己专注的节奏,思考的速度,借着常玉先生早期的小尺幅创作,包括纸上、镜上、素描、油画、版画,我们试着回到1930年代前后,细读刚入住艺术之都巴黎时期艺术家的作品。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不同媒材中,探索常玉先生的东西方美学对照,具象与意象的相容。借一次纯粹的艺术分享,让更多人感受到他们细读这些作品的美好。“艺术的美好,除了创作本身,还包括了阅读者自己的感想”。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