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易“新纪元”
似乎人们已经开始在适应2020年起的这个新的时代。
时代的改变原先来自于一个还无法掌握的病毒,虽然现在科学家已经越来越了解,发现它不及想象中的凶狠,但是它却出色地引发出部分人隐藏的黑暗面,借疫情的理由纷纷展现。在短短的时间里,世界演着如肥皂剧般的剧情变化;无论从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种计较、各种界线;人性里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与不安,已经彻底策动并完成了这一场世界变化。也许最后新冠病毒改变了人们,不只是身体,而是心理上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从商业、政治起,处处充满了猜测与怀疑,终于冬天已过去,疫情即将缓和之际,只见各个行业着急启动挽回颓势。
我从较熟悉的艺术市场看到,这些年多数画廊纷纷放下了作展的努力,转往奔波于各博览会招商揽客;于是习惯画廊的收藏者,顺应变化把审美角度从与艺术作品深谈,也转场到如网红名媛各种拍照蹭流量的节奏。如今一场疫情把大部分交流与交易转向网络,世界各大博览会、画廊与拍卖行也重新演练跟进,到线上去寻找生存之路;趁机发展起来的直播技术导致了流量优先的判断标准,如同直播带货的消费行为。于是我们看到艺术审美的角度也跟着改变,形成了不用见到原作只要看网上流量就可以交易的艺术新气候。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在前两年就已经酝酿中,当潮牌风的艺术家在社交平台展览作品的同时,加秀出与各国明星、网红互惠式合作,操作流量后,适时再爆拍卖高成交新闻,再把符号卷标式的美术延伸品,让粉丝与水军去转发传播,操作基本完成。这样的商业艺术模式,造就人们只需认标签不需要看原作,只需要看懂流量不需要去思考作品。新的收藏模式这几年慢慢随网络的成熟而快速改变,去年一场疫情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完成了艺术交易新纪元。
这样的运作已经开始解构着拍卖行固有的思维和运行模式,先不论好与不好,对我来说,过往选择信任的拍卖行所给我的图录与数据,延伸出我从网络上和实体书上搜索数据,常常是我因为艺术而发展成的阅读。如今却有了阅读上的改变,此时因为频繁多元的网拍,好奇心让我开始注意到世界上许多不熟悉的美术作品,和许多因为地缘限制不认识的艺术家们,这是我去年以来阅读上和收藏上很大的探索转变;纵然看不到展览与原作,透过网络之便,都会要求拍卖公司专家们拍摄作品各局部短的影片与照片,以及状况报告等相关的资料,供我交叉对照。这样随网拍而起的新阅读方法,除了完成我对作品了解的要求外,也让我从去年起,在收藏上多出了开阔的阅读和自我审美检验的新领悟。
只是这样的要求不是大部分人的需要,因为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倾向适合于拍照修图上传社交网站,这是个网上欣赏图档更甚看原作的艺术时代,网络改变了阅读艺术品的方式,改变了艺术品交易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家和阅读者的审美,今年已经成形。不仅如此,数字兴起改变的是一场心理革命,随疫情造成的人们不安怀疑和漠视身旁,更倾向透过网络工具,安全且轻易地与远处交流求得慰藉。这样的行为变化已经成了日常行为,更进一步把人们推向网络上非实体交易和交流的文化生活状态了,过往与周边的人面对面交流的需求消失,消失的附近成了新时代最明显的特色,人际关系和区域关系也已走进另一个待检验的新世界。(撰稿 姚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