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小雨夜

日期:2022-09-0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好的作品不需要伟大,只要感动人,那才是艺术的意义。
撰稿|姚谦


  忽然觉悟,所有世界的大变迁,都是被隐约的小事累积所致。

  然而透过网络稍纵即逝的传递记事法或相互抄写拼贴的结论下,只见总是虚假概念式的简述,宏大门面、黑白两极、空洞无理;这样的文化气氛弥漫生活四周,退化了感知力,只剩标签与口号的内卷。

  特别是在我关注的艺术与音乐圈,符号与形式让大场面变成一种审美指标,形成了新时代的疲劳、艺术的无意义,热闹烘烘的排行榜与画展对应着极端天气与此起彼落的静默消息,让人满心生乏。于是留在家中回望旧物,听着老歌,忽然一个夏天就过去了。

  突然察觉到自己早些年所收藏的一些画作,大都是尺幅特别小的作品;只因为观看画时总喜欢以很靠近的距离去阅读。眼与心在小小的尺幅里仔仔细细地游走,遇到喜欢的画时很容易就流连忘返;常常把看画就当作读一篇好文章、看一部好电影一样忘我,纵容自己心神都沉溺其中,暂时放下生活;也只有在小尺幅的画中才有这样的力量与乐趣。多年前,与两位艺术圈的前辈联合策划了一回常玉画展──“细看常玉”,当时展览名称是我随口取的,得到大家的同意,只因为大家和我都有类似的怀念:回到作品内在神游,都厌倦了再被宏大表象与卷标符号敷衍自己。

  在我小尺幅画作收藏里,最近收藏了一位目前居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年轻艺术家卜实的多件作品,卜实也是他本名。他总是画十厘米左右的小画,也许是在意大利受多年美术教育影响的关系,作品有着南意大利古典美术的黑色调叙事感。并且他仍延续老派创作者自制颜料和调色,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在黑暗中小方块中隐约看见;也许是几粒果实或只是一颗珍珠,对象也许在黑暗房中一角,四周欲言又止的扩张延伸,让观者进入深邃与神秘的阅读感。后来多看了几次他的展览,也开始读出了别的意思:这位年轻人的创作其实也反映出自幼家中篆刻金石影响,特别是在他的风景描述里。这是非常东方的艺术视角。纵然受的是西方艺术教育,在西方古典沉重的艺术历史学习里,特别在自制的厚重颜料打底之上,绘画的笔迹、造型却不由自主地有着篆刻金石感,特别是在反复细看阅读后,尽是东方文人的气味,那是在表面叙事之外另有的蕴藏意味。

  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全面以西方潮流为主导的当下,看见一反许多年轻创作者的荷尔蒙式大幅、大放发泄式创作,也不随俗地在数字虚拟世界中漫谈共娱,卜实的画作从真实朴素的物质本身衍伸,都是精神性往内探索。小方寸内的大世界,更让我想起了大半年来的世界——战争、疫情、气候、经济等大事件,其背后都隐藏着无数被忽略的小细节,然而我们身在其中却总是以表面姿态正确跟着起哄盲从,而忘了细看缘由。

  我收了卜实几件小作品,最常放在身边观看的是那一幅夜雨风景。画面像是从一扇窗往外看的景象:黑夜中下着雨的远方。雨丝是从黑色颜料中刮出的断续的线,在模糊的房子与树之上;是一幅平常的景象,只是很久没有这样仔细地凝望,那仿佛只有在童年时、内心安静时、不急着跟人说话时才能看到的夜景,平凡的小雨夜,却让我听到声音、嗅到味道、勾起了回忆。

  透过绘画、也透过在有限的尺寸里,生活中平凡的况味往下延伸,而联想了许多。我常觉得,好的作品不需要伟大,只要感动人,那才是艺术的意义。(撰稿 姚谦)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