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悲伤的夹竹桃

日期:2023-01-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我虽没有亲自参与,却有缘把艺术品留在身边再三咀嚼。
撰稿|姚 谦


  2022年是曲折艰难的一年,跨越了几天之后,一直处于独居的我,鲜少出门而把大部分的时间静静地挥霍在家中;坐在书房的一角望向窗外,或从卧室的床头看着墙角映上的一线晨光,或随意地浏览着散落在屋里的书本、画作、家具等等物件;忽然间意识到自己漫长、看似拥挤的日子,全部被这些对象占有,雅称之为收藏,并且还自以为是地思考着赋予他们似有似无的意义:那都是纪念、一个个曾经被感动的纪念;而感动其实就是对应自己某时某刻的经历或感想,也许不可重现但也许并不重要。只是对我来说,感动更多来自别人生命中描述过的对世界的感想,更多的感动是我由衷的欣赏和感谢他们分享。

  我们的生命对比于这个世界来说,都是如同蜉蝣般的存在,因为其短暂,所以感受才希罕了起来。当有想法的人把感想透过艺术的方式存放在对象上,往往都是作者借由高于当下常态的技巧,和其独特的个人性格思维角度,才吸引了我,也把他们所想之意传递到我心中,同时激发了我的想象和刺激了我的思索。为了保留那瞬间的感动,才会产生留下此物在身边的想法,虽然这是一种自私的占有欲望。

  这数十年来的收藏,几乎都是纪念着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不同人有心记载下的对象;那是来自他们生命中的瞬间感想与感动,我虽没有亲自参与,却有缘把艺术品留在身边再三咀嚼。

  就在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感受着疫情的疲惫中,有二件小作品安慰了我,它记录着2021年夏天清风徐徐的恬静,和后来越来越少的自由。这是北京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周四”是她的艺名,她以黄铜为材、用手成艺,去记载生活赋予的灵感。她的作品类似美国艺术家Alexander Calder活动雕塑的方式一样,可如风铃般悬挂,大型的作品可以置放在室外大自然里,小的则可以挂在屋里一角。在她的第一次展览中,我惊讶地感受到其不可言喻的灵巧动人,而收藏了三件;一件放在台北的客厅,另一件放在北京的书房。

  其中放书房那件是夹竹桃,周四有一段文字记述缘由:今年新种了一棵夹竹桃,春天的时候枝繁叶茂含苞待放。后来连着几天有朋友来家里做客,商量好了似的,都跟我说夹竹桃有毒啊不好啊不要养在室内云云。这棵夹竹桃好像听懂了。后来,就开始疯狂地掉叶子,本来花好好的就要开了,一夜干枯在枝头。姿态也变得垂头丧气。吓坏我了。我就开始时不时对她说些安抚的话,有意无意地称赞她。告诉她脱发也没关系的每个人每棵树都会经历的。这棵夹竹桃好像听懂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就恢复了生机,重新开花了。很奇异的香,挺好闻的,据说是有毒,但是我没再提了,也没把她移到室外去。她太容易悲伤了。

  就这样,她拿着一堆掉落的叶子,做了这件作品。一叶、一叶连接在长短不一很细的铜丝的尾端,再上下左右依叶片大小寻找平衡的串连支点,如洒在空中的叶子展开、凝结静止了,又会因为轻微的空气流动,而刺激着他们微调新的平衡。

  现在这件作品在我书房中,每回开窗它就随风旋转、摇曳,每回都像一次因为旋律不同而有了略有差异的新舞蹈;仔细看着每片黄铜夹竹桃叶子,都是刚落下时微微缩着的悲伤面容。我想着:记住昨日的感伤,也许是维系自己与世界平和关系的一个方式,看着夹竹桃叶与叶之间脆弱的平衡,如同地球上所有的生态,在一轮一轮旋转而舞中,找着平衡,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阵风起何时。

  明知很难,但是仍要祝愿2023年不再有疾病和战争。撰稿 姚谦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