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正文

灾难叙事的“信息政治学”

日期:2014-08-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蓦然回首,才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留下痕迹有多深。

 

刘洪波
 
  这两天,打开百度手机应用,“全民话题”栏目下,是“云南鲁甸6.5级地震,天佑中华”。一个话题被称为全民关注,可能是推荐、选认或指定的,也可能是每个人关注的集约性结果。“全民话题”的生产有集中与民主两种形式,有时它是因“全民应该关注”而被推荐或指定,有时它是因为有最多的人选择而在无数话题中显露出来。当然,有时它是集中与民主结合的结果。可以说,“全民话题”的生产,无论从程序还是结果都能体现“信息政治学”。
  鲁甸地震,无论用集中还是用民主,足以成为“全民话题”,这是不言而喻的。对它的关注,符合“集中者”的意志,也符合多数人信息需求的实际。“集中者”无论是网站、网站编辑,还是站在网站后面的谁,让人们关注地震都具有凝聚人气的作用,有利于塑造注意力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或消费共同体。每个人的信息选择,可以用人们最近时间网络阅读的“大数据”直观反映。鲁甸地震作为全民话题,在“信息政治学”上也显得合情合理。
  鲁甸地震作为全民话题,主要指向在什么地方呢,是重要人物的表现、灾情程度、救援过程还是灾后抚慰?话题向什么方向展开,是继话题确定之后的又一个“信息政治学”问题。例如鲁甸地震的话题为何落脚为“天佑中华”的祈祷而不是“云南挺住”、“云南不哭”的鼓励,为何祈祷的是“天佑中华”,而不是“菩萨保佑”?
  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到“云南加油”、“云南挺住”,再到“云南不哭”,继而到“天佑中华”,地震的语汇调用显然有意义的游动,这样的游动难道只是时代差异吗,就算是时代差异,这种意义的差别又意味着什么呢?这种意义的游动,不仅包括从“人定胜天”到“人天均衡”再到“人顺于天”的变化,而且在主体从人民、到地方,再转移到了“天”。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是人为主体的,“生产自救”则是人民自我胜利的途径。“云南挺住”和“云南不哭”,转变到地方,强调的是一种情感性的不屈,通过自力进行“重建”的意义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我要挺住”,而“不哭”则是“挺住”的进一步弱化。到了“天佑中华”,则变成一种祈愿,人天关系的认知上,人不再是主动方面,“天”是祈告的对象。鲁甸地震的全民话题,选用了一张燃烛祭吊的图像,准确表现了这种人认命于天、祈告于天的状况。现在的“天人合一”,意思差不多就是“顺从天意”或者以较为符合政治正确的表达,叫“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即使祈求超人力的护佑,是祈求于“天”,还是“菩萨”与“主”,当然也是意涵不一的。在当下的一股性叙事中,“天”大概是既能恰到好处地模糊信仰分属,又能恰到好处地指向“信仰公约数”的一种形式。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天佑中华”,这个作为“全民话题”而出场的简短语句,既吸引人们从“上天护佑”去表达对地震的关注,也从这个角度提供了情感的抚慰。当然,这不是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的特殊现象,它后面有着普遍的社会认知背景,整个社会已经将灾难的认识和叙事转变到“祈愿平安”的层面上来。“天佑中华”的话语,也将个人心愿与整个民族的主题扣在一起,从而显得“亲切”。
  与“天佑中华”类似的,灾难认知和叙事中,近些年还有“多难兴邦”一语。两者的差异,在于“多难兴邦”是以判断而非祈使的语句表达灾难与国运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与个人关系较弱的大叙事方式。这个判断的表象后面,其实不是推理而是一种信念,所以它不属于逻辑体系,而属于“信仰体系”。
  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到“多难兴邦,天佑中华”,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身在过程中,如同身在此山一样浑然不觉。蓦然回首,才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留下痕迹有多深。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