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咬人之后
阅读提示:按照社会舆论的分配特点来分配治理的精力,未必是有意义的。
刘洪波
北京延庆野生动物园的老虎把人咬了,舆论场上热闹非凡,就像再没有比这更值得说的事情。河北邢台的洪灾淹死人、赵薇的片子使用台独演员、南海仲裁、韩国部署萨德、巴西要开的奥运等等,都不再是个事儿。网站上、公号上,为老虎写文章的,不胜其多,点击10+万的文章批量产生,于是新的网红在祝贺声中诞生。
每个人都会对事情的分量轻重有自己的排序,但表达未必是按这种排序在进行。邢台淹死人这件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比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人重得多,但在老虎咬人以后,大家都在讲咬人的事,很少有人说邢台了。
如果有谁以为,那些最多人议论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那么现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岂不就要把老虎怎样不咬人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治理要解决人们的关切,一般地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大家都在为老虎咬人上劲时,这种上劲算不算关切,即使它算得上关切,又能不能上升为治理课题?
实话说,人人一个麦克风也并非就能使舆论呈现出真实的面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舆论也未必就能表现出社会关切的真实。人被虎咬的事情,几年才会出现一次,甚至好多年不出现一次,而车祸、火灾、溺水、电击、洪涝、跳楼,甚至被高空坠落物砸死,都要多得多,但现在大家都在说老虎咬人。
老虎咬人,合乎本性,也合乎老虎与人的天然秩序。这一次,总算没有听到“动物是人类朋友”的腔调。动物当然是人类的朋友,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尤其是,小动物尤其是,但即便如此,动物也同样可以说是人类的威胁,如人畜共患病的威胁、抓伤咬伤的威胁,大型动物可能践踏致人死伤,猛兽更是可能直接吃人。人与动物的关系,哪里是朋友或者敌人这么简单的呢?但一段时间来,我们只听到了“人类朋友”的一面,人们更愿意讲述人与动物亲近的故事,与虎豹嬉戏的故事,而且专门告诉人们动物并不凶险,并不随意伤害人,只要友好互动,猛兽似乎也讲情理。这些荒唐的论调,确实更新了人们的认识,好像动物不会伤及人类,而只有人类伤及动物。野生动物园里的老虎咬人,如果说有什么教益,除了让人知道社会生活要遵守规则,就是让人记起动物跟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朋友或者敌人可以说清,不要一想到说到动物就来一句“人类的朋友”。
老虎咬人的舆论反应,与邢台洪灾等话题有一致性,就是人们在一瞬间被新闻激发,又将在下一个瞬间被更新的新闻引走。追新逐异是现代性的特点,互联网时代更加明显地显示了人们兴奋点的短暂性,关注并不持久。每一个瞬间的兴奋都是真切的,激动是真实的,并不见得是最兴奋与最激动的就是最重要的。每一次兴奋点的激发都仅仅是激发,不见得要解决什么问题,甚至不见得一定有什么问题。
按照社会舆论的分配特点来分配治理的精力,未必是有意义的。舆论可能前几天还在批评北方少雨地方下功夫修治洪道,过几天又在抨击洪道修道不力导致洪水成灾。舆论可能前几天还在讲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批评对人对动物防备过甚、警惕心过重,过几天又在抨击没有防范好动物的凶险,没有采取万无一失之策。而治理是一件需要连续、稳定地去进行的事情,轻重缓急必须认准,固然也要准备随时调整,但尤其不可以没有坚持的定力,而不是简单地装出“从善如流”的样子,实质上为舆论所左右。
表达是说话人的自由,表演是智力优越分子的天性,但治理必须是基于人民,服从于大多数,以长远功效为期的。治理课题简单地由舆论话题设置,治理方向简单由舆论方向左右,就会随波逐流,俯仰于舆论场上发声活跃的人群,而不顾及沉默的大多数的心愿和利益,那是投机取巧、卖乖市恩。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