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愿望
阅读提示:我能拥有一家剧院吗?像一块田,让我和我的团队,可以在上面专注耕耘。
林奕华
没有庆祝生日习惯的我,每年的那一天虽不致完全忘记,但总觉得,那也不过是365日其中一日,并没有特别到哪儿去。
今年一如往年,在工作室忙足一整天,己经过了晚上九时,正准备下班,洗完手,忽见插着一支蜡烛的小蛋糕等着我,第一时间便对自己说:仪式!还好蛋糕很小,切成五至六块便完成它的使命。所以,形单影只的蜡烛,便显得恰如其分——吹熄它之前要许上的愿望,合该是卑微的。
我的生日愿望,也许连卑微来形容,也是太庞然大物了,更贴切的比喻,应是一阵风——能拥有属于我的剧院吗?
我能拥有一家剧院吗?可大,也可小,像一块田,让我和我的团队,可以在上面专注耕耘。五年是初阶,十年是进阶。我们不用只靠迎合市场赚取票房把它养活,但也能在创造出来的作品中,证明它们能独立于剧院,在更大的市场环境中站起来。或不止,原创的戏码能开拓更阔的观众层面,实践戏剧在未来的角色。
是的,我羡慕英国的The National(国家剧院)、Royal Court(皇庭剧场)、Donmar Warehouse等,每年均有作品丰收的戏剧田野。作为年资超过30年的导演如我,对社会、对培养戏剧受众,以至艺术教育推广,若只是按目前这般,一年只能在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主办节目的情况下争取创作,以目前香港的情况,我只能被动接受在场地安排上的愈来愈边缘化。例如,我的剧团若不是自己申请租用,要靠康乐文化事务处分配,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和剧场早已轮不到中型规模如我团使用。
但以我坚持在做的大舞台式创作,所费人力物资,如果一部作品只演三五场便封箱,不单不环保,创作人的时间心血也即成为被消费品。从2005年的《包法利夫人们》到2014年的《恨嫁家族》、《梁祝的继承者们》、《红楼梦What ls Sex》,我共排了十五部大舞台创作,它们的巡演场次虽说穿州过省,但本质上乃逆水行舟:换了在伦敦、纽约,这些作品可以落地生根在某剧院内,树可以成林,让一片茂盛成为灵性地标。
但每每带着40至60人和至少两至三辆货柜车巡回的巨额成本,不能保证收支平衡,遑论盈利?滚动的石头不会累积青苔,西谚在这里有种莫名贴切。而我团只是一年只有130万港币行政费用资助的艺术发展局三年“最大支助额”团体,去年我们一年制作了三部原创剧目,全靠一支六至七人行政团体,与我团曾经合作的演员与艺术家都知道,这支连我在内六至七人的团体,不眠不休,必须金枪不倒,才能应付一日、一周、一年的工作量。但愿意拿一万元上下薪水(包括我)的他们,除了是把目光放远,还有哪些自我期许?
所以,去年夏天我团在文化中心大剧院主办八场《恨嫁家族》和《梁祝的继承者们》的重演是多么破釜沉舟:香港对这两部戏剧的需求,能够填满多少座位?答案是在非常非常辛苦劳力下得回的数字:10302,上座率九成。欣慰,满足都是有的。但六人团体没変,修道院般的运作模式依旧,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不能不担忧,这支“童子军”能支撑多久,我,作为领军,又能在信念、体力上坚持多久。
我知道我在华文戏剧圏一直都是边缘人。香港戏剧界不把我视为香港人,台湾把我视为香港人,内地有时以我的国语口音决定我的身份属性。但每次踏足外地的戏剧之旅,尤其刚刚过去的2月在伦敦,看了比利时导演lvo Van Hove,看了擅用多媒体的英国导演Katie Mitchell,看了年纪轻轻已在西区稳定发展的Jamie Lloyd,均觉得戏剧的强界绝对不是以地域划分,而是思考为何他们能够得心应手以人生、以创作的经验,回馈了丰富他们的文化、历史、社群。
而在我眼中,自己仍然举步维艰。在这又踏入生命中另一年的此刻的我,内心难免有点荒芜,有点苍凉,因为大环境的不同,我或一辈子不能有机会将思考、学习与实验所得的,交付给走在后面的人……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